第184章 向荣准备迁都。_废太子生存指南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4章 向荣准备迁都。(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均田制推行至今有三载,实现了家家有产、人人有地。一时间举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只肯干活,就没有饿死的道理。

对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废疾者,官府则督办孤独园,收容他。

官府鼓励百姓收养这些人,因为这些鳏寡孤独废疾者亦是有田地的,收养他,可一并收下他的田地。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萧彧想了不少辙。

首先就是全国范围内推广铁农具,铁农具推广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最主的原因是铁矿产量有限。

铁用途广,武器、马掌、农具、炊具无一不需用到,崖州的铁矿发掘出来,确实解了燃眉之急,但是不够的。

萧彧入主建业之后,便命人到处寻访矿产,幸运的是,就离建业不远的丹阳郡发现了一处矿脉,这矿脉不仅含铁,含铜,可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如今这铁农具正慢慢推广普及,再过数年,全国都能用上铁农具了。

说倒铁矿,萧彧就免不了想起新大陆,大洋洲与南美洲可都是铁矿储存丰富的大陆,而且都是富矿,是能够航行到那边就好了,可大挖挖一番,愁缺铁吗?

这个征服大海的梦想不道能不能实现,何时能实现。

其次就是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扬州、东扬州与吴州一带土壤极其肥沃,最大的问题便是多沼泽泥淖,许多地方都没耕种。

萧彧便命地方官牵头兴修水利,开拓沟渠河道,兴修池塘水库,将低洼处的积水排出,储存池塘水库之中,备干旱时节取用。

并命工部将筒车推广开来,利用自然之力灌溉,节省人力。

又鼓励江南一带百姓栽种桑树,饲养桑蚕,为繁荣商业打基础。

令萧彧比较欣慰的是,王涓主持下的工部很多方面都有突破。

比如改进了曲辕犁,将原来笨重的直辕犁改成了轻便灵活的曲辕犁,这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畜力,提高了效率,面积窄的田亩中依旧能够运用。

诸多方面都有改进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年年都翻新高,尤其碰到风调雨顺的今年,粮食总产量比没有饥荒的前年多出五分之一。

百姓家家粮仓爆满,百姓生活富足,如此来,便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促进商业的繁荣。

棉花与蔗糖的产量随之攀升,各种手工作坊蓬勃发展起来。

有商业行为,便会有创新和进步,这是萧彧最乐见其成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自均田制后,安国的新生儿出生数量每年都激增,这都是社会安定、生活富足带来的结果。

为了让医疗水平跟上,由太医院带头,各个州郡创办医学馆,招收有志学医的学子,培养大量大夫。

尽管培养大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万事都需开头,现开始做,将来就能看到成果。

自古医者就是个高门槛行业,都是单人教学,效率低,且有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顾虑,因此大夫不愿意广收门徒。导致大夫数量稀少,医疗水平低下,人均寿命普遍低下。

办医学馆是为了提高效率,集中一批有经验的大夫来授课,学子学习三年理论识,再进入医馆进行两年实践『操』作,通过毕业考校,官府颁发执医资格,便可坐馆问诊,成为真正的大夫。

这比从前的教学模式快捷不少,当然入学门槛比较高,需通过医学馆的考试才能入学。

不少科举考试中入仕无门的读书人则可选择入医学馆就读,至少从医学馆出来能够学得一技之长,而且大夫从来都是受人敬仰的职业。

此外萧彧求地方官府对稳婆和土郎中进行管理与培训,他才是真正深入基层、直接关系到百姓生命的人群,水平素质自然越高越好。

各级官府加□□生健康教育宣传,总而言之,提高民众教育素质,才是真正提高民生质量的关键。

看着安国从一片混『乱』中逐渐稳定下来,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萧彧内心是欣慰的。

尽管目前百姓的生活水平依旧很低,才勉强填饱肚子,未来的路有很长,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会越过越好。

他与阿平,有后来者,都不忘初心,坚持朝正确的道路前行,便能开创出真正的太平盛世来。

十月,吉山带着船队回来了,这次回来的船只比时多了十多艘,都是沿途国家跟着过来的商船。

阅读废太子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