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为了保护地擂摆主,不惜与炙手可热的四王针锋相对。他这般求贤的态度,令一些观望之人改变了想法。另外,武林中人虽多有傲骨,不屑为了芝麻绿豆似的小官失去自由,然而各擂擂主却可统领诸多豪强,又有皇家背书,其份量不可谓不重。武林中人不甘于屈居人下,一旦放开了手脚,那可当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
只见大擂上,马帮的三当家率先登台,刚一出声,崆峒的传功长老便跳上台去,与他斗在一处。两大门派同处西北,多有摩擦,此时擂台相见自是各出绝活。小擂更是喧闹若市,数人同时登上擂台,名号一报完,竟然连话也不肯多言,就混战成一团。
眼见大擂与小擂一派火热,李承乾不由望着季怜月满意地点头:若非此人第一个登上擂台,那些江湖武者怕是会一直观望不战,他这个举办大会的太子可就大失颜面了。
想到此人刚才还当众斥责过李泰,他故意笑着瞟向身旁之人,“这地擂不会一天就决出擂主吧?依本宫来看,这名季姓武者若是给他个地擂擂主当当,倒也算合适。”
“王兄此言差矣。”坐于其身侧的李泰摇头反驳,“比武大会不过是刚刚开始,就算先拔头筹,却极有可能后劲不足。就好比某人明明占尽了天时,却被本王后来者居上。这鹿死谁手,仍未可知。本王以为,此人赢不过三场。”
“哦?那么本宫就赌他能赢得过三场!”听到他暗含隐喻之言,李承乾气得出口与他对立。这胖鸟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而父皇被其花言巧语蒙骗,对其宠爱已远超于己,令其逐鹿问鼎之心,越发昭然若揭。
“大哥这是想与小弟对赌了?”李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算计。
李承乾愤然点头,“如果本宫赢了,上次输给你的那块玉佩要立刻还来。”那块玉佩乃是父皇所赐的宝物,他日思夜想着要赢将回来。
此话正合李泰心意,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抺淡淡的笑意,“好啊,不若咱们继续上次未完成的赌约。如果此人败了,那幅顾恺之的画……”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住,目光挑衅地斜睨着李承乾。
上次二人,曾于万阁楼对赌两帮相争的输赢,岂料由于季怜月的出现,两帮并未真正地打斗起来。而此事过后,李承乾这呆子不知为何不肯再与他对赌。见这呆子再次上钩,他便旧事重提。
“此人若败,那幅画本宫便送与你了!”李承乾大方地挥挥手。那些书画他并不再意,只是玉佩却必得赢回来。
“太子殿下今日倒是爽快,为何前些时候却扭捏着不肯出来玩耍?”李泰心中暗喜,表情却仍是轻描淡写。他要将这呆子的珍贵之物一分一分地侵占到手,最后将其生生逼下太子之位,最终取而代之。
“本宫事务繁忙,哪有时间日日玩耍。”李承乾自是不甘示弱,语气不善地回道,“况且总有些贪婪贼子惦记着本宫的东西,本宫当然要亲君子而远小人。”
二人目光相对,眼神深处都迸发出如刀剑相激般的火花。
汉王李元昌眼珠一转,笑着说道:“既有赌约,怎能少得了我,我自然也要掺和掺和。四贤侄可愿再多添些东西?”
李泰转向他道:“王叔要玩,小王自当奉陪。”
李元昌呵呵笑道:“那我就加上把琵琶吧。”
李泰眼瞳一缩,“可是汉宫的那把琵琶。”
“我是个闲王,也就那把琵琶能拿得出手了。”李元昌笑着抚了抚短髯,“四贤侄就看着再加些玩意吧。”他与太子交好,一向看不惯这位飞扬跋扈的四王,此时当然要帮衬太子。
李泰咬牙回道:“本王没有同等宝物,用父皇新赏赐的锦帛万段作为赌注,想来将就够数了吧?”
“倒也够数。”李元昌哈哈一笑,看向一直未语的李治,“我说小九啊,你要不要也来玩上一把?”
“与诸位相比,我更无资本可言。”九王李治一下子苦了脸,“我没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的宝物,只加些银子跟跟庄可行?”虽然他喜欢与太子哥哥一同玩耍,但四王兄外表雅致通达,实则城府极深,他可不敢得罪。说话之时,他不由小心地观察着双方的脸色。
“你要跟赌哪方?”李泰阴着脸问道。此三人常玩于一处,莫不是想要联合起来害他?
“那季姓武者看着像名书生,应无长力。我便出一百两银子,赌他赢不过今日吧。”李治见李泰脸色不善,知此时若是与他作对,定会被他记恨,所以轻轻下注帮他。
李泰脸色略缓,瞟着李治,嫌弃地说道:“你这出手也太小气了吧。”
李治陪笑,“小弟一无宝物,二无气魄,哪能与两位哥哥相提并论。再说这场比武不是才刚开始嘛,往后还有的是机会。”
“小九本就是跟庄,随意就好。”李承乾知他生性软懦,又看不惯李泰咄咄逼人,虽然李治并未跟他的庄,却仍是帮他讲话。
李泰闭口不言。皇罗伞下诸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到地擂那个挺拔若竹的身影之上。
随着大擂小擂战者不绝,地擂这方终于有人高喝挑战,“汴州柳门首席弟子王峻,前来向季公子讨教几招!”
随着话音,一名脸色黝黑、体型敦实的青年拨开人群来至台前。他一个冲步虎跃,高高跳起,如同一块秤砣般稳稳当当地砸落在擂台上。
他这一式稳而扎实,毫不虚华,脚下震起一片尘烟,观之甚有气势,引得观众哄然叫好。
台下的乔知叶不由将心一提:这汴州柳门,正是会前他打探到最不好对付的两派之一。其派以镇山拳闻名于江湖,门内弟子多为柳姓。汴州之人,性格固执且门户之见极深,王峻以外姓之名担起柳门的首席弟子,必是有其过人之处。观其登台之势,可知除拳法外,其下盘功夫亦是不弱。一位弟子便已是如此,那掌门柳志怕是更为不易对付。
季怜月在王峻跃上之时便礼貌地退开数步,立于擂台的一端。施礼后,他客气地问道:“不知王兄弟想比试些什么?”
王峻似是不习惯在众目睽睽下讲话,脸上泛起红潮,好在他脸色本就黝黑,不细看倒也看不出来。他朝武场某处望了一眼后,对季怜月拱手答道:“师傅有命,叫我上来挑战。我想和你对打三拳,不知你可愿意?”
季怜月沉声应战,上得擂台本就要接受众人的挑战,对方出招岂有不接之理。他随着王峻的目光望去,但见那处,二、三十名身体健硕的武者簇拥着一位高大魁梧的中年大汉。而那名中年大汉,正是他曾暗中留意过的汴州柳门掌门柳志。
柳志见他看来,目露鄙夷,竟对他做出一个挑衅的手势。
季怜月神色不变,目光淡然地转向王峻。
“那么我就出拳了!”王峻凝气大喝。随着气爆之音,其右手手臂肉眼可见地粗壮了一圈。
阅读贞观五行劫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