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如今客居太原,行踪不明。刘弘基如今还在亡命江湖,以盗马为生。这两人很难找到具体行踪。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有几个人,要么是已经反隋,要么是和李渊等人亲近,想要凭着一纸诏书就叫到江都,基本上不可能。
不过,凭着那些能招过来的人,周辰自认为可以和关陇势力以及江南势力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平衡,甚至压过这两方势力一头。
大隋之所以亡国,内外都有原因。
若是周辰穿越到明末,那就必须要在安内的同时也要襄外。
但在大隋,周辰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隋朝的底蕴深厚,正史上若非杨广被宇文化及等人诛杀,隋朝再苟延残喘个十几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隋末虽说农民起义不断,称王称帝的数不胜数,但这些所谓的‘义军’中,多有自相残杀的。
很多人,都是想要在这场起义中,捞取到更多的好处。
当初,若不是宇文化及等人杀了杨广。王世充这些驻外将军,也不会自立为王。
把那些能召回的人列出了名单交出去后,周辰又写了一封诏书,“把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也叫过来,本帝师和陛下要好好奖赏他。”
在一些野史和隋唐的演义话本小说里,李建成这个人被黑的有点惨。
不过在正史上,李建成这个人还是有很大建树的。
若非有当初的玄武门之变,恐怕最后坐上皇位的人也不会是李世民。
且,若是李建成对李世民的威胁不够大,后者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发动玄武门政变,以如此强硬的态度上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在玄武门政变之间,李建成对李世民所造成的威胁,早已经不允许他有第二条路走。
若不发动政变,李世民必死。
下面颁布诏令的官员,看着这一封封让人捉摸不透的诏书,一头雾水。
不过,有了宇文智及和虞世南的前车之鉴,很多人只是心中不忿,但嘴上却不敢多说什么。
散朝后,一个內监走到了周辰身边,“帝师大人,陛下请您去指导国事。”
“看来,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啊!”周辰知道,朝堂上所发生的所有事情,杨广肯定都看在眼里。
这次把自己叫过去,表面上说是指导,实则是质问。
“走吧!”周辰让內监率先带路。
流珠堂中,杨广负手而立。
江都离宫之内奇珍异宝无数,流珠堂奢华至极,不过也只是众多奢华宫殿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老师建造武器库、帝师府邸,朕都能理解。”杨广转过了身,“可为什么,还要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入驻帝师府?散朝后,不少人找到了朕,说老师准备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朝廷,是也不是?”
“是。”
“胡闹,老师虽为帝师,可今日不过初入仕途,在朝堂之上一没有人脉,二没有自己的势力。刚才杀了宇文智及就已经得罪了关陇势力,后来贬黜虞世南又得罪了一批人,现如今兴建小朝廷,朝堂之上十之八九的人都已经对你不满。”杨广怒声道。
他本以为周辰的到来会让大隋朝堂焕然一新,可是如今,这本来就混淆的一池水,彻底被周辰搅成了一锅粥。
这一刻,杨广突然觉得,他把周辰叫过来,简直就是大错特错。
“这么着急?”周辰冷笑一声,“大隋积弊并非一天两天,你准备让我用一天时间就让你看到成效?”
“你可曾记得我当时说过‘一代皇帝,眼高手低,不停劝谏,无识人之明是你最大的毛病。’朝堂之上,虞世南、萧瑀这些人都有王佐之才,可如今这两人一个只是小小的起居舍人,另外一个更是被你贬为了河池太守。”
“和宇文化及等人比起来,这两人在大隋朝堂高庙之内,全然没有存在感。”
阅读我的徒弟是杨广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