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裴行俨小将军安排到礼部,是不是有些……”有些人问道。
一般,在礼部当官的都是一些老人,要么就是一些对于周礼和孔孟之道非常有研究的人。
像裴行俨这种少年,而且还是一个战场上的少年,来担任礼部侍郎一职,的确有些罕见。
“本帝师准备开设科举,需要一个激灵的年轻人跑前跑后,这个任务,裴行俨当仁不让!另外,我会让他弟弟裴行俭做辅。”
裴行俭跪**子,“臣,替家父、家兄,拜谢陛下,拜谢帝师大人。”
科举?
听到这两个字后,不少人为之一震。
“此次科举,设立文武,固有文状元和武状元之分。”周辰道,“各乡镇乃至村庄,可以向县城上报人数、名字!上报之人可前去当地县城参加县试,参加完县试合格的人,可以称之为童生。”
“之后,童生可前去当地郡城参加院试,府试通过的人,便是秀才。”
“之后,秀才可参加府试,至于府试的举办地点,可在集结3-10郡地,比如,在江南地区的秀才,便可到江都去考试。若是在山东的确的秀才,便可到淮阳亦或者彭城、谯郡这些地方举行。通过府试者,便是举人。”
“举人便可以前来洛阳,参加由礼部所组织的会试,会试合格,便是进士。”
“之后,若是在会试上表现出众的人,甚至可以上殿,接受陛下和本帝师的考核,称之为殿试。”
“若当真是有真才实学,便可任官。”
周辰继续道,“当然,这其中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则,我也会列出来,供诸位参考。”
想要一个国家强大,教育便是落不了的。
他的这些决策,不容反驳。
等回到了府上后,周辰便开始思考。
比如,只要成为了秀才,便可以开设私塾,教书育人,但一个学生在私塾里面最多只能上三年。
之后,举人便可以开设属于举人的私塾,上完了秀才的私塾如果觉得还想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便可以再去上举人创办的私塾。
甚至,周辰在考虑,若是有人得了秀才或者举人,要不要直接让这些人直接在当地的郡县挂个名。
这样,有利于他去创办国有的私塾。
先把这些决定记录了下来,周辰又分配了一些其他的的名次。
比如在殿试上得了名次的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另外,比如举人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其实,在古代的考生制度远远要比周辰所设立的这些繁琐。
周辰是直接去掉了在举人和进士之间的贡士。
把这些全部都制定好了之后,已经差不多是傍晚。
这时候,青橙走了过来,“帝师大人,玄伐和玄罪两人来了。”
阅读我的徒弟是杨广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