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在书房里,找到了关于卫玄的资料。
对方出身于北周时期,在北周武帝做藩王时,百年被引荐做了记室,后来升成了给事,继承了其父兴势公的爵位,食邑四千户。
再后来,隋文帝上位后,任命卫玄为淮州总管,被封为同轨郡公,后被免官。
再后来,担任岚州刺史。卫玄负责督造长城。
再之后,李渊造反后进军长安,当时卫玄已经年老,自称有病,不再参与政事。
之后,李渊兵临长安,李渊对卫玄等人宣称自己依旧是尊奉隋朝皇室,并无反叛之意,卫玄等人不作答复。
后来,李渊攻破长安后,卫玄没过多久便在家中去世了。
卫玄此人,倒也算是有些本事,先后在北周和大隋担任官员和将领,初仕北周的时候,曾平定了和州蛮夷叛乱!隋朝建立后,先后监督修筑长城、镇压山獠叛乱、东征高句丽、击败叛军杨玄感。
周辰觉得,这样的人若是真和韦家勾结,说不好还真敢进他的帝师府拿人。
“这样也好,也是时候让那些门阀士族看一看本帝师的真本事了。”周辰道。
与此同时,皇宫之内,杨侗在杨广身边道,“皇爷爷,孙儿听闻前两日帝师大人在城内伤了洛阳令的弟弟,洛阳令把帝师告到了刑部,似乎刑部的人联合了洛阳的官差,就要前去帝师府拿人了。”
“哦?竟有此事?”杨广微微一愣,“这个洛阳令还真是会别出心裁,在朕这里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竟然直接把老师告到了刑部,真是稀奇。”
“皇爷爷,您难道不准备从中调和吗?”杨侗问道。
杨广摆手,“这些日子,老师的盛气太重,几乎就要到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程度!卫玄刚从长安赶来,他这个刑部尚书,自然也应该处理一些刑部应该处理的事情。”
“问清了缘由也好。”
现在,大隋的乱境和以前相比已经好了很多。
至少,很多地方已经趋于安定。
杨广担心,若是周辰依旧这么目中无人,保不齐他这个皇帝都要被对方给拽下去。
身为皇帝,能力如何是其次,但这权术是必要的。
现在朝堂之上的天平已经彻底倾向周辰,就算是那些个士族门阀,在周辰的威严下也不敢多做反抗。
或许,他可以通过这次的事情,杀一杀周辰的气焰,否则,他这个皇帝可就真的成为傀儡了。
特别是杨广现在听闻,城外的难民,已经到了只知帝师而不知帝皇的程度。
毕竟,关于安抚城外难民的政令,是周辰这个帝师下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早就传到了城外那些难民的耳中,他们现在一个个对周辰是感激涕零,更有甚者,居然有难民想要给周辰修筑雕像,每日里供奉上香。
这让杨广对周辰的不满,更多了。
杨侗才过来没多久,萧皇后便也走了进来。
“侗儿也在?”看到杨侗之后,萧皇后明显有些诧异。
阅读我的徒弟是杨广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