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儿你真是聪明。”
“嘻嘻嘻~”
三天后,赵凡命令新任从事阚泽率领一支队伍走海路出使河北。
同时。他又任命陈群为从事,专司侦查士绅大户私贩粮食之事,严禁向曹操的治下贩卖粮食。
安排好这两件事后,赵凡伪装陪家眷外出游玩,暗中却前往濡须口视察,并招集水军将领,商议进攻荆州的军事计划。
…
五月中旬,曹操率领手下的一部分文武官员,从徐州返回许都,陛见天子。
这天早晨,未央宫宣室的侧殿内,满朝的文武官员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上朝的时间到来。
太尉马日磾来得比较早,他见到曹操从殿外进来,便冲其拱手笑道:“司空一战而定徐州,真是可喜可贺。”
曹操拱手回礼道:“全赖天子洪福,将士用命,方有此胜。”
侍中大夫丁冲走过来,冲曹操拱手道:“司空大人取得如此大捷,论功可加封为相国。”
马日磾惊愕地道:“丁侍中,此议似乎不妥吧。”
丁冲:“非如此,不足以表彰司空大人的功劳。”
就在这时,一人在旁边开口冷笑道:“曹司空莫不是想要效仿董卓旧事乎。”
众人闻声望去,见开口之人正是车骑将军董承。
曹操笑道:“车骑将军误会了,丁侍中刚才不过是在玩笑而已,作不得真的。”
丁冲:“有功不赏,将士何以效命?”
董承正要反驳时,却见赞礼官已经走出宣室,开始督导百官进行上朝前的礼仪。
众人各自整理好仪容,在赞礼官的带领下,小跑着走进宣室。
礼毕之后,曹操率先站出来,冲天子刘协施礼,道:“陛下,臣已领兵收复了徐州,请陛下下诏委任徐州刺史,以安抚徐州百姓。”
刘协点头道:“曹卿以为何人可出任徐州刺史?”
曹操:“回禀陛下,原广陵太守孙静在此战中立功颇多,他可以接任徐州刺史。”
曹操的话音刚落,董承便站出来反对道:“陛下,孙静资历和威望都不足,臣举荐议郎吴硕担任徐州刺史。”
“陛下,臣反对。吴硕从未做过地方官,让他接任徐州刺史,只会害了徐州的百姓。”
董承回头看去,见反对之人竟然是司徒赵温。他在心里暗骂,赵温老匹夫莫非也被曹操收买了。
赵温的话一出口,满朝的文武官员纷纷附和,反对由吴硕出任徐州刺史。
刘协见此情景,心中顿生一股悲凉之感,朝庭才来许都半年时间,这满朝的文武官员竟然大部分都倒向了曹操那一边。
想起杨彪告诉他要忍耐,刘协点头道:“就依曹卿所奏,任命孙静为徐州刺史。”
侍中大夫丁冲出班道:“启奏陛下,曹司空收复徐州有功,臣奏请陛下加封曹司空为相国。”
刘协一听这话,立刻就想起董卓来,当初在长安,董卓就是逼迫自己加封他为相国。
太仆韩融出班道:“陛下,臣赞同丁侍中的提议。”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赞同,”
~
就在刘协快要发怒之时,曹操主动站出来,冲刘协施礼道:“陛下,臣位列三公,已是惶恐不安,岂敢再贪相国之位。众臣的建议,皆不可行,请陛下不予采纳。”
刘协闻言长舒了一口气,他微微地点头道:“就依曹卿所奏。”
曹操又道:“陛下,荆州牧刘表诛杀反贼袁术有功,臣请陛下加封刘表为左将军,命其兼领荆、扬二州。”
刘协闻言心头剧震,他立刻就明白了曹操的用心,就是要挑起刘表和赵凡的争斗,他好从中渔利。
“此议不妥,扬州牧早有其人,岂能再让刘表兼领。”
曹操忙道:”陛下,赵凡此人桀骜不驯,若不能加以制横,将来必成大患。”
刘协:“赵将军对朕赤胆忠心,朕也对其深信不疑。可加封刘表为左将军,兼领扬州之事,朕不准。”
曹操继续劝道:“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臣肯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肯请陛下收回成命。”
几十位文武官员呼啦啦地站出来,劝说刘协接受曹操的建议。
刘协怒道:“今日就到这里吧,散朝。”
说完,小刘协自顾自地站起身来,迈步朝宣室外面走去。
内侍见状,连忙尖着嗓子大声喊道:“陛下有旨,散朝。”
阅读醉枕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