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会不会给银子。
许敬宗会不会从中作梗。
道州两史会不会扣克。
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要银子玩不了,只能是借银子了。
所以,他在上报的折子中,稍稍扩大了问题点,又重点提出了“借银”。
有一句话很经典,他是这么写的。
“虽然余杭县民不聊生,百姓也没得饭吃,但万岁,臣觉得,臣寸功未立,要银子不妥,所以,臣就向圣上借银子。”
他的意思很明显:老李,前面我将问题告诉你了,理不理是你的事,我也不向你要银子,就是向你借银子,来治理你的天下,你就不能这么小气了吧。
李世民就不好拒绝了。
现在是李世民这一关过了,许敬宗也没有理由阻拦了,到了道、州,却是出问题了。
出了问题怎么办?
向他们要,会还吗?
基本上不太可能。
闹到朝庭吗?
这不仅复杂了,接下来,自己是什么事都不要做了。
能够坐到州、道这些位置上的人,能量、人脉、手段,自然不是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县令能够抗衡的。
唯一的出路,就是玩心理战术,让你们自己乖乖的给我送回来。
刚才就说了几句不轻不重的话,叶申王就有反应了,心里一喜。
话就来了。
老叶,你怎么这么快就要投降了,你可是堂堂的刺史大人呢,这就沉不住气了,虎爷我还没有开始玩呢。
看他这得瑟的。
“唐县令,此事本府查查,究竟哪里疏漏了。”
听到叶申王这么一说,唐虎就知道,这是要开战了。于是,他就接着叶申王的话问了时间。
叶申王当然老大不爽了,催什么催,如果只是我自己这两万两,还你就是了,问题是道御史那三万两,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底。
但他现在是骑虎难下,于是就说了半个月的时间。
唐虎本来觉得,半个月就半个月,而且有五万两了,有些事也是可以落实下去了,但是转念一想,记起后世时,有一个客户欠了公司一笔货款,也是说半个月后给的,结果是一拖再拖,到了半年后才付清。
所以他觉得,这叶申王与客户没有什么区别,要货款这事,不能由客户定时间,得让客户遵守企业的营销规则。
想到这里,他就说了,“刺史大人,下官当日赴任,当面向圣上借银子时,圣上问过下官,他说,唐修撰啊,你觉得,你在余杭县实习这段时间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吗?而且,你能够保证将每一两银子都能用到实处吗?下官当时是这样回答圣上的,圣上,不管微臣在余杭县任职多久,在任一天,臣自当尽心尽力。至于银两的落处,圣上大可放心,要是哪个胆敢动用了半分银两,臣第一时间奏请圣上圣裁!”
唐虎这番话听来似乎只是将他与李世民的对话说了出来,可是让有心人听来,却是有三个信息。
其一,李世民没有叫唐虎为县令,而且在余杭只是实习的,也就是说,随时可能调任,至于调哪里去,这个嘛,靠猜,怎么猜都行。
其二,这笔银子不是唐虎到任后向朝庭借的,而且还没有来余杭前,向李世民亲自借的。等于是,这笔钱是李世民的。
其三,李世民十分重视这笔银子的去处,而且,唐虎也向李世民作了保证,尤其是那句,奏请皇上圣裁。
完全是怕怕的。
【作者题外话】:重要的话说三次:求银票!求银票!求银票!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