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然不会想到,唐虎说送“李利”去余杭静养时日,实际上就是搬家,也就是永远也不会返回长安了。
所以,回到驸马府,唐虎要做的第一件事,他就召集了下人,以皇上要求公主去余杭静养的名义,说了搬家的决定。
他也征求下人的意见,如果愿意去余杭的,可以携家一起去,各种福利、安家等问题不需要他们担心,如果不愿意去的,他也会补发一年的月钱,作为遣散费。
但他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下人一致愿意去余杭。
既然是这样,他也给下人们了两天的假期,来处理长安的这边事。
第三日,十数辆马车从驸马府的门口缓缓而出。
只是没有人知道的是,这驸马府,已经是人去楼空。
本来,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公主出行,各种仪杖自然是不能少,唐虎却是以“不打扰公主心情”为理由,拒绝了李世民的安排。
尽管如此,公主出行,尤其是城阳公主出行,这事马上就传到沿途上的各个州府。
这一路上过去,安全与吃住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唐虎去考虑了。
早就有各地的刺史、县令候着了。
不日,一行人就进入了余杭境内。
让唐虎大跌眼镜的是,已经荣升为刺史的张地,不仅是早两天就在余杭做好了各种迎接的准备,他还让所有人都穿上了大红的服装,就连他自己,也定制了一套大红的官服。
干嘛呢?
当然是用来迎接公主了。
公主与驸马大婚,他这个刺史当然没有权力参加了。
于是,他就别出心裁地策划了这一出。
一方面,自然是尊重公主,另一个方面,自然是感恩唐虎的提携之恩了。
要不是唐虎,现在的他,说不一定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那有今日的高官厚禄。
而且他也清楚,接下去,他会再上一步。
张地虽然是刺史,但他的治所还是在余杭,可别忘了,余杭可是李世民特批的特区。
张地早就安排好了唐虎与李利的住处,也就是县衙里唐虎原来的那个房间。
张地清楚,没有其他的房间比这个更适合了。
至于王玲儿及其他下人,这一点,张地明显没有考虑到。但也不是事,这么多的五星级酒店,安排了一个最好的就是。
这些都是小事。
张地也是早就接到李世民颁布的圣旨,要在龙川湖边上修建公主静养宫。
在这之前,他是亲自且多次到龙川湖周边进行了实地考察,他觉得有一个河坊的地方比较适合。
第二天,他叩见城阳公主时,就将自己前期所做的工作,向唐虎进行了请示。
“河坊?”唐虎当然知道这个地方。
到实地看了看,他也觉得这个位置比较适合,首先是靠湖,然后又接近城区,此时的河坊当然不是后世的河坊街,而是一大片的密林。
要开发公主静养宫,按照张地的意思,自然是要这片密林全部砍掉。
唐虎看了后,却是有了另外的主意,他就自己规划了一份草图。在密林的中间取了一块地来建立公主静养宫。静养宫的标准自然是按照长安的内宫的凤阳阁的标准来建造。
这一点,在圣旨颁布的同时,工部早就有相关的文书过来。
周边的密林,唐虎不仅不要求砍掉,而是在外围,以十公里为范围,种植各种树木,且是以密集为主张。
通道只有一条,就是直达湖边。
唐虎又规划了一条林内的小道,他起名为休闲走道,在林内沿伸五公里路程即中止,不与外界有任何的连接。
让张地无法理解的是,唐虎设计的公主静养宫,外围没有一道围墙。
他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唐虎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这个还真的是不好回答,难道要告诉张地,这些密林就是围墙,难道又要告诉张地,他会在第二排起的树上,做一道密集的电网,用来抵御各种动物、蛇、虫,包括敌人的侵入。
不要说这是他的一个秘密,就算是说了,张地也不懂。
不要说电网,就是电这个词,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接下来的工作,张地就是执行唐虎的命令,他也是费尽了心力,不仅调动余杭境内所有的能工巧匠,还向周边州府进行了协调。
大量的人工,大批的材料,就涌向了河坊。
公主静养宫的筑建进度,完全是是嗖嗖嗖的。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