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宗的案例也就成了一个典型,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反面教育作用,也打击武则天这些人气焰。
一时间里,风平浪静。
武则天是暂时消停了,一个从博州传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长安城。
琅邪王李冲举兵造反。
唐虎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上了记忆库,他就惊了惊,琅邪王李冲,在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山东聊城)举兵。
这是历史上的记录,按照历史,这个李冲人都还没有出世呢,现在却是出来造反了,这个时间跨度不是一点点的大。
李冲造反的理由不是针对李治,而是针对武则天。
武则天虽然没有没有当上皇帝,但她干预一些朝政上的事,大家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像李冲这样公开来针对武则天。
李冲这个想法没有错,错的是他的做法。
你可以到长安来找武则天理论,而不在起兵。
一起兵,味道就变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可是李治李姓的天下。
你李冲在博州起兵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继续发扬唐太宗李世民的“作风”?
暗里明里,一片哗然。
武则天当然紧张了。在龙凤榻上,她就问李治,“圣上,臣妾并没有什么过错,就帮圣上做一些事,这琅邪王李冲却是如此污蔑臣妾,圣上,你要替臣妾作主!”
李治自然是好言安慰。
上朝后,他就问了兵部,这事如何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自然是镇压了。
兵部尚书虽然没有这么说,但他的意思却是很明确。
李治觉得也只能这样,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唐虎却是出了班列,“圣上,臣有本奏。”
李治见是唐虎,心中一喜,“驸马,可有更好的办法?”
“讲和!”
唐虎这话一出口,不仅李治一愣,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都是造反了,还讲和。
又不是国与国之间。
当然没有人知道唐虎的真实想法。
既然历史都变了,我也不按照历史发展的来。
你琅邪王李冲不是要举兵造反吗,理由是因为武皇后干预朝政,行,我也不来镇压你,就在这个话题上与你聊聊。
讲和的说法,当然是在朝堂上的一套说辞。
不这么说还能怎么说?
“驸马,您的意思是?”
“圣上,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琅邪王虽然行动冒失,但没有直接冲着圣上而来。此事,臣可前去说说。”
李治一听,驸马爷这话有道理呀。他本来就是宽厚仁慈之人,能不出兵就不出兵,又不是国与国发生了冲突。
“家里”的事,那就按照“家里”的方式来处理。
“那就辛苦驸马了!”
“圣上,这是臣份内之事。”
接下来,唐虎就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说,要一兵一卒或其他什么的。
朝堂上也形成了一个习惯,既然是驸马爷说的,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也不需要我们去操心的了。
退朝后,狄仁杰就找上门来。
最近,根据计划,他在朝堂上一直来没有公开支持过唐虎。
但是今天听了唐虎的话后,他就有了一些担忧。
这琅邪王他听说过,机智过人,功夫了得。
唐虎虽然是神仙般的人物,关键是这琅邪王也是不弱,人称“小诸葛”,而且是“功夫了得”。
唐虎却是“文弱书生”无疑。
狄仁杰与唐虎关系完全远胜于其他人,他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大哥,无须担心,此时,弟弟心中有数。”
接着,两人就继续聊了一些关系武则天的近况,事实上当下也没有什么出格的行动。
狄仁杰走后,唐虎也出了门,他还是骑了那匹马儿,晃悠悠的出门了。
去哪里呢?
博州呀!
从长安出发,到博州,按照后世的距离,约八百里左右。
他当然不是骑这马儿去这么远的路。
到了驿站,他就换了马儿,上了官道,一路踢踏,数日后,就进入了博州境内。
在进入博州境内前,他就给自己化了个妆,扮成了一个近五十年龄左右的男子。一身商贾衣着。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