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虎的出现就引起了众臣的侧目,唐虎身边他李隆基自然也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进了宣政殿,早朝开始后,李隆基就站了出来,口称“儿臣参见皇上”,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一阵骚动。
狄仁杰受武则天之命去余杭接回楚王,这件事,就不是一个秘密,朝堂私下,纷纷议论,大家都是隐约觉得,这个楚王有可能会成为太子。
重点是,这个楚王的师傅太不一般了,唐虎。
尽管,唐虎在这些年来,连影子都没有晃一下,但是,没有哪个人敢忽略唐虎的存在。
“皇儿,几年不见,你变化好大,与先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武则天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
太子无疑!
武则天这么说,完全是发自肺腑之言,眼下的李隆基,站在朝堂之上,那份满满的自信,加上唐虎刻意**的一些言行举止,完全就是“帝王形象”,与李治与之对比,那不是差一个档次的。
“圣上,儿臣蒙受恩师教导,深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儿臣,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李隆基这话除了自信,更有一份“狂傲”的气势喷涌而出。
武则天愣了一愣。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她还是比较了解,是比较好学,与大儿子李显对比,肯定是强上一点,但也就是强那么一点。没想,几年不见,不仅气质大变,说话的口气,也是完全不同了,就是武则天自己,也不敢这么说。
多读了几本书?
在这朝堂之上,哪个人不是饱读诗书,否则,也站不到这里。
此刻,武则天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有那么一点“狂妄”,册封为太子适合吗?
接着一想,既然来了,又是唐虎带回来的,那就先看看决定了。
武则天的略有所思的神情,被唐虎看在眼里,他自然就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开始。
李隆基这一说,不要说武则天有想法,朝堂之上,以文官为主的这些人,更有想法了。
你现在还不是太子呢,这口气怎么这么大,多读几本书,你一个楚王爷,会去很认真的读书?
他们在心里想到的是,无非就是,你跟了一个好师傅,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众位爱卿,楚王自小好学,朕也相信,他的学识有所长进,你们中出来几个人,与楚王交流学识。”
武则天喊了几声,无一人应答。
人就是这样,有想法是一个方面,真正的出头又是一个方面。
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这李隆基可是来接受册封太子的,犯不着与一个即将成为太子的人结下“宿怨”,这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时,有一个声音悠悠传来。
“圣上,臣愿意与楚王探讨一番。”
大家一看,这不是刚刚升迁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吗。
骆宾王可是著名的神童,他7岁时所作《咏鹅》至今无人能超越。
骆宾王是一个才子,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只是,大家都是脸露异色。
阅读我被大唐退学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