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在他们临出门时,让辛诚帮着画了一幅小卫邦抱着小悦悦的画像,交给了旺财,让旺财看着实在哄不住他的时候,再拿出来给他看。
要是不需要就不要给他看,安安他们本心希望,这边的事能忘记就让他忘记了最好。
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旺财看着从小带大的孩子,本来活泼开朗的性子,现在变得不苟言笑,旺财也是心疼。
前两天实在没忍住,把画像就给小卫邦看了,那个小子立刻下笑颜开了,每天有空就掏出来看看,太子妃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内心却酸涩不已。
太子妃每天就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卫邦,亲手给他缝制衣衫,陪他讲故事,这一路他们一家感情加深了很多。
四月中旬终于走到了京城,当今的皇上和皇后听到他们回来的具体日子,特意等在了宫门内,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他们。
当皇上看到了白嫩嫩的小卫邦时,就感觉时光倒流,看到了太子小时候的模样。
鬼精的小卫邦,立刻甜甜的叫着:“皇祖父,皇祖母。”把皇上和皇后高兴坏了了。
皇上亲自抱着他走回的皇宫,就这短短的一段路,小卫邦各种甜言蜜语的轰炸,就把皇上夫妻哄得龙颜大悦。
旺财也替安安和辛诚给皇上夫妻,带了一些保健品,毕竟皇上夫妻什么也不缺。
皇上也非常感激他们又救了自己的孙子,简直就是他们家的大救星,还是福星,下旨封了辛诚安国公。
旺财立刻表示辛诚有书信给皇上,辛诚信里诚恳表示,他们不会参与朝政,只是想帮助边关安置好伤兵,把边关建设好,一切安稳了,大概三年以后他们就会离开。
这让皇帝一家更加感动,安置伤兵,安抚百姓其实都是皇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他们却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无私的帮助。
而且精明的皇上更有私心,这样可以助国的福星,有是有大能耐的人更应该牢牢地与他们绑在一起,既然不愿意参与朝政,倒是正中皇帝下怀。
就只封一个闲职给他们就可以,不用上朝,身份上有很多便利,又不束缚他们,还能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困难时能与皇家所用就行,这是皇家占尽便宜的事情,皇帝更是喜闻乐见。
七月中旬,圣旨传到边关,辛诚被封了本朝第一卫国公爷,不用参与朝政,俸禄就是燕翅城的税收,圣旨已下,辛诚他们只能接受。
皇上这一手做的很漂亮,一点也没有违背她们的意思,但是很好的把他们和朝廷绑到了一起,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好在皇帝充满了善意,安安他们倒是可以接受,现在这里已经被他们建设的初具规模,因为种子十分的好,加上水井里也被安安偷加了料。
耐旱的玉米,高粱等已经长到了一人来高,一片一片的甚是壮观,圈出来的放牧区更是遍地牛羊,辛诚还圈了一块地专门养马。
他答应了太子,给蓝胜培育一支强悍的战马出来,让外敌不敢轻易犯边。
兔子这边更是已经达到了上千只,半个月就能出笼一批,预计到年底每天宰杀一千只都不是问题。
专门处理皮毛的作坊也逐渐开工,农闲的人们除了建房就是建房,烧砖用的土已经用掉了三座大土包。
他们的防水漆作坊,是开起来的第一个作坊,现在有一千人在每天不停的加工着,才能满足订单的需要。
现在就这一个作坊,现在就可以养活的了,这一万人的日常吃用了。
下半年,地里的粮食熟了,留下明年的吃用,剩下的就开酿酒作坊了,年初就已经试验好了几个酒方子,制造好了酒曲,有了粮食就能开工了。
不得不说安安他们改造的高粱种子十分的强悍,颗粒饱满不说,估计秋天产量能比普通的翻倍不止。
忠烈祠在八月初建设完成,都是靠着这些伤兵,为他们逝去的袍泽亲手建设的,连同辛诚父母和吴家的坟茔,建成一座开放样式。
这里没有华丽的大殿,是一座高高的两层基台,上面一座巨大的碑塔。
石碑的三面是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这是有名有姓的,另一面素素净净的,只有几个苍劲大字《无名英雄永垂不朽》
在基台底下有一个巨大香炉和供桌,基台底下和坟茔附近种满了生命力旺盛的野菊花,以一圈苍松劲柏围了起来,旁边简单地一溜厢房,就再没有别的。
建成以后,在厢房这里安排了几个不能干活的伤兵,每逢初一十五,只管在这里给英雄们点上三炷香,平时打扫一下卫生就可以。
阅读空间之带着房车穿古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