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你不处在一个行业之中,永远无法想象其中有哪些变化在发生。
这也正是隔行与隔山的由来。
三姑没有让他们等很长的时间,今日穿的低调,一身深黑色的男装,收拾一下,倒像是个充满阅历智慧的大叔,毕竟唇上占着些许胡子,看起来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抱歉,楼子里有一些事情,耽搁了一阵子。等急了吧?
呀,几日不见,安安又漂亮了。
瞧这小脸蛋,都嫩出水来了。”
三姑表现的非常的热络,亲热的拉着沈安安的手。
沈安安很是尴尬,但是当着吕崇安的面,却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
三姑也知道这小丫头还因为之前的事情,对她有意见呢。
也不强求她转变观念。
寒暄了一阵子,就放开了沈安安。
几个人说了几句话,上了楼,进入了雅间。
雅间的隔音效果做的都非常好,这一点上面,杜陵这边还是比较注重隐私的。
等酒菜上齐了,三姑招呼了一声:“都别愣着了,快吃吧。
听说你们才从城外回来?
按理来说,我不该这个时候耽搁你们休息的时间。
但这儿的确有一些事情要跟你们说。
我不拐弯抹角,便开门见山了。
朝廷准备成立织造丝衙门,由户部主导,挂在户部门下。
这事情,在这次皇商选拔之后,就会正式推行。
每年税收方面,岭南府丝织业这一行当,都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但是很多作坊,账目不轻,缴纳的税收,也不明不白。
很多大户人家,为了逃税漏税,根本就是私报账目,说什么原料价格增加,他们没赚什么钱。
毕竟如果真要查账,将会是非常大的工程。
很不现实。
这个问题,不过是在丝织业,就在其他行当,同样存在着。
朝廷一直秉持着,轻税养民的政策,想要藏富于民。
但到头来,养肥的并非是百姓,而是这些商业大户。
丝织业衙门的成立,就是为了要稳定物价。
原料多少价格收,多少价格出,都要有一个相应的规程,不能盲目定价,哄抬物价,或者私自压榨农户。
这一点做起来同样很困难,但这衙门建立,终究是规范的开始。
当然,由于天时不同,丰年与荒年的价格,不可同日而语。
稳定物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防止一些人发国难财。”
说到这儿,三姑若有深意的看了沈安安一眼,只不过沈安安正在对付一个酱肘子,并没有注意到她的目光。
三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听闻,如今岭南府内,似乎有些商户联合在一起,要组建一个联合商会。
这些人,估计是听到了这个织造丝衙门的风声,想抢先一步动作。
毕竟就算后来衙门成立了,他们也成了气候,官府不可能强行的征用人家。
虽说民不与官斗,但人家奉公执法的话,官府也奈何不得他们。
而据我所知,这织造丝衙门的主簿管事,有人推荐沈安安来担当。”
沈安安本来正在开心的吃着酱肘子,不料锅从天上来。
顿时一口肉卡在了喉咙,差点噎死。
阅读小裁缝的古代悠闲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