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_杏林无双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8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于我而言,时光流转,自第一天接触中医,到现在也有十八年了。

回首过去,心中很是感慨。如果,能有办法穿越回去,如果可以重新开始,那么,我将全心全意地执着于中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中医,绝不会象现在这样,空度岁月,至今还是没有什么成就。

我相信,后来者一定能胜于我们。将来,**传统文化将璀璨勃发;将来,中医也将成为主流医学。依靠的,就是新的一代年轻人。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既然选择了中医,那么,就要有为中医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志向越高,将来的成就就越大。”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游毅挥挥手,继续讲下去:“今时流行的是简体字,我们从小所学的,就是简体字,甚至从来就没有在课堂上学习过繁体字。那么,繁体字还有市场吗?还有必要学习繁体字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繁体字将来大有市场,当然有必要这习繁体字。

上世纪文字改革,现在看来,流弊是十分明显的。不在于简化笔划字形,而是很不适当地归并文字。有学者批评简化字破坏了**传统文化,我是同意的。比如,岳飞五个儿子都是“雨”旁,非要将岳雲改成岳云,而他四个弟弟却是使用“雨”字旁的岳雷、岳霖、岳震和岳霭,合适吗?

今时比前辈优胜之处,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信息更容易获得了。但也有负面效应,就是年轻人不愿意认真通读古籍了。为什么不愿意去读古籍,根本原因还是不识字,就是不能掌握繁体字和古文了。

我的建议是,对于准备学习中医的青年人而言,学习繁体字应该是第一位的基本训练。我常跟我的弟子们强调,要像学习外文那样学习繁体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简化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这是无法否认的,那么为什么要学习繁体字?

一方面,中医古籍上都是繁体字,没有简体字。有人说,有呀。今时出版的中医古籍,都已经改成简体了。但我认为,自己认识繁体字,可以更方便地阅读中医古籍,相当于掌握了阅读古籍的能力。由此说,识繁体字者,得中医古籍;能读中医古籍者,即能得真正的中医学问。

另一方面,繁体字是汉字的原始形态,是中华民族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学习繁体汉字的过程,即是学习汉语文字的内涵,可以提升我们的传统文化素质。于中医人而言,只有传统文化的,才是真正中医的,也才是世界的。

繁体字是中医的载体。我们要学好中医,要传承中医,要挺起中医的脊梁,却连繁体字都不认识,还怎么谈中医?!更何况学习繁体字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的内心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当前简化字已是生米煮成熟饭,不可能恢复繁体字。作为年轻的中医学子,我们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多了一重负担,就是必须通晓繁体字。其实,繁体字并不难学,若能多多阅读古籍,参考古汉语字典,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另外就是中医人的知识贮备。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通过高考,进入中医药大学,说明已经具备了学习中医的知识贮备了。我却认为,这还差的远!

的确,我在读中医药大学时,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医学史》,同时开有《中医基础理论》,大学的中医教育就算是开始了。现在想想,如果能再加一门课就更好了。

加什么呢?建议加一门关于先秦典籍的阅读。我的建议是,进入中医药大学,开始学习中医了,那么,一是要掌握繁体字,二是读一些先秦典籍。我之前对于先秦典籍是不够重视的,近数年来才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先秦典籍对于中医学子建立纯中医思维模式非常重要。我也开始补课。可以说,先秦典籍有助于正心,帮助中医学子对中医理论产生信心,并且对天人合一、取类比象、整体观念等思维模式产生信心。

中医学子要有成就良医的志向,那么,就要去尝试着阅读先秦典籍。我自己的体会是,先秦典籍中有关于《内经》理念之所以产生的人文环境,有中医理论的最原始形态,也有先贤对于中医与天文的研究成果,更有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中医人,非读先秦典籍不可。

最后就是对中医学术的态度。中医关乎生命与健康,临床对病处方时,一丝一毫都来不得马虎。可以说,中医人在平时应该是一个很严谨的人。只有严谨,才能让病人产生信任;只有严谨,才能用方用药无误。

严谨源于对中医学术的真实和客观。简单来说,就是不想当然,不作伪。不少人可能认为,中医人其实是“差不多”先生,加这味药也行,去那味药也无所谓,谈何严谨?!在我看来,这是误解了中医人。中医证候对应于药方,一有证则有一证之药方,证变则方变,并不是差不多就行的。

以经方桂枝汤为例,桂枝与白芍等量是桂枝汤,功在调和营卫、调和阴阳;若重用桂枝则变成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寒气上逆;若重用白芍,则变成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肝脾不和的腹痛。虽然药味没变,因为用量变化,就有不同的功效。这就是中医,绝不是差不多就行的。

要想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我的观点是,紧紧抓住一个“真”字。中医是求实的学问,一切以符合临床为目的。凡是不真的,即是作伪的,也必然会导致临床疗效不高。

做临床要真,做人也要真。我自己体会,作为一个中医人,要有做事求实、做人求真的精神。坦坦荡荡,活的真实!内心谦和,日子既平淡,又真实;既有享受,又能利他。

率直地说,我个人不喜欢中医界同仁之间过度的夸奖。比如,动不动就把某个学者的中医作品加以诸如新视野、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新出发、前沿论坛之类包装。如果学力不足,特别是研究不足,就有可能名不符实。在我看来,这样很丢人,很没有面子。面子从来都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一些在平实处见功力的文章。我坚信,真理是朴素的,探索生命与健康真谛的文字也应该是朴素的,不需要包装,更不需要发明和创造怪僻词汇以自炫。如果一个人的学力不足,特别是下的真功夫不够,其作品就显得苍白乏力。

中医是学问,从事中医即是治学。大凡中医治学到了一定火候,知彼己、辨是非、识深浅是相当重要的。看中医人的著述,就很容易地辨别出哪些是在下笨功夫、死功夫、苦功夫和真功夫,哪些是在取巧,不费多少工夫地搞花拳绣腿。特别对于我自己,看到人家的不足,就会更虚心地体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尽可能予以弥补。

“学而后知不足”,依据我自己的学医与临床经验,越是读书,越觉自己有所不足;越是传播中医,越觉社会对于中医还有太多的不理解。于是,就越是发奋努力,很担心今天知其一,也许不知者十,明天知其十,也许不知者百。前贤有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关键还是个“苦”字。作为中医人,只要能吃的苦中苦,必然能在中医学术上走的更远。

其实,本文所论述的一些观点,不仅适合于学习中医,亦适合于学习其他学问,特别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问。我是一个中医人,我有志于做一个明医,以上既是我对于年轻学子的建议,其实也促我自勉。”

游毅说到这里,见台下的众人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会场里显得鸦雀无声。显然是还在想着自己说的话,他眼珠转了转,猛然大喝道:“中医等同于国术。国术无双,杏林才能无双!”

“杏林无双!”台下众人呆了一会儿,同时大声的呼喊着这四个字。

一千多人的呐喊,穿透了大礼堂的屋顶,穿过了层层白云,直冲云霄!

在白云深处,是一排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

看样子,就和凡间百姓在电视里看到的天宫一模一样。

在云雾缭绕的琼楼玉宇深处,一个身材高大的老者正通过一口古井一样的镜面看这下界,游毅的演讲,他听得仔仔细细,看得明明白白。

他擦了擦眼睛,眼睛里闪露出慈祥的光芒。

疏忽间,空气中出现一道痕纹,一个满脸猥琐,却头戴金冠,穿着龙袍的老者走了出来。只是,他这样穿着,给人一种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感觉。

他来到高大老者的身边,微笑道:“对我的安排怎么样?”

“游牧野见过玉帝!小神对玉帝的安排,非常满意!”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游毅的爷爷游牧野,而这个穿着龙袍的家伙,正是刘老六。

刘老六听了游牧野的话,撇撇嘴,不爽的说:“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的想法。你现在登上仙界了,也想着要把你的孙子弄上来。可是你想过没有?下界,如果没有游毅这小子,那我们的努力不是就白费了吗?”

游牧野想到刘老六说的后果,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惶恐的说:“小神知错了!”

“行啦!我相信你的孙子,得到了这么多失传的医术,绝对会将中医发扬光大的。毕竟嘛,杏林无双!只有无双了,才能到达另一个境界。”刘老六撂下这句话,飘然而去。

尧慕林咂摸着刘老六话里的意思,突然一乐,伸手在镜面上一抹,朝刘老六追过去,边追边问:“刘……玉帝,你这话啥意思啊?”

(全书完!)

阅读杏林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