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提早了几天返程,为的就是在省城再下船去梅山县拜见他们的老师。
他们此次中了进士,且姜榆还和江家有了更深的关系,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去拜访江晏的。
这次二狗子自然不必再陪着他们来回折腾,二狗子也五十几岁了,舟车劳顿一趟来回他也很辛苦。
不过这次钱衡带上了他娘蒋氏,蒋氏当初和离的时候已经划定清楚她跟着小儿子过。
如今她前头几个儿子早就成家各自在荷花镇上过得好好的,五郎最得她疼爱,如今五郎以后大半时间都要在京城呆着了,且明年就要成亲,一堆的事情等着她过去操持,她对着荷花镇也没什么留念的,自然要跟着去京城了。
当初不过是因为嫁给钱秀才她才过来荷花镇住的,如今跟着儿子去京城,在蒋氏心里就有了一种打赢胜仗的感觉。
就让那老东西自己在这荷花镇等死吧,她要跟着儿子去京城享福去了,她对荷花镇毫不留恋,收拾收拾就准备跟着去京城了。
姜榆也考虑过自己是否应该接二狗子和吕氏去京城住,他们这个年纪在前世还不算大,但是在古代就是做曾祖父曾祖母的年纪了。
万一有个头痛脑热她也鞭长莫及,到时候悔不当初就晚了,至于张氏…
从礼法上她不可能接她去京城的,如果她真这么做了,置她大哥于何地啊…
但是姜瑜一提出要接姜铎吕氏去京城的想法,姜铎就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跟你去京城做甚么?我们又不是老得动弹不得了需要你伺候,你在京城才赚几两银子,把我们接去了跟你喝西北风去?再说我这边还有学生呢,不去不去。”
说完就懒得跟他争执,自己回屋去了。
吕氏心里倒是想跟着去,但是她不可能抛下官人自己跟着儿子去的,不过等姜铎走了之后,她道:“你爹虽然说话气人,但是不无道理,我们现在在荷花镇过得好好的,等到了年纪了再去投奔你就是,你以后在京城花销的地方多了去了,我们就不去给你添乱了。”
说着拿出几张银票:“你去了京城以后,买宅子定然需要不少钱,这钱的花,你可别舍不得,就是你自己能不住,你媳妇也得住好点的,她是下嫁给你,你可不能亏待了人家。平时和同僚出去别人请你,你也要回请,这花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
说着指了指那几张银票道:“这四百两,一百两是你上回让人带回来买地的钱,你爹给你攒下来了,一百是娘的体己,娘在荷花镇有铺子有地,没什么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剩下的两百两是你舅舅家给你的,娘知道你不爱白占人便宜,只是你什么也不用做,你的身份就能让你舅舅做生意的时候少不少麻烦,这钱你拿着不亏心,放心花用去吧。”
这话可不是她哄儿子的,以前她家把她嫁给她官人不过是看上她官人秀才的身份,哪里能想到她儿还能考中进士…
现在多的是人家巴结她,所以娘家大哥送来银子的时候,她也没拒绝,推了就生分了,且她儿以后在京城也是处处要用到钱的,她自然舍不得她儿为了银子委屈了自己。
其实她大哥本来要给的银子不止这些,只是吕氏也有自己的一些打算,她怕银子拿多了以后娘家若是托三郎办难办的事,三郎不好推脱,就折中拿了一半…
所以这话怎么说呢,有了孩子之后,人都是往下一代多考虑,纵然三郎不是她亲生,但是她确实也当亲生的考虑了。
她儿未来的路还长得很,对他不利的事她自然不会短视为了银子就给她儿挖了坑,也不是说她要见着娘家有难不帮,只是当娘家和三郎要她做出抉择的话…
她自然是多为她儿考虑了,以后她和官人走不动路了,靠的还不是她儿子?
姜榆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没法劝动二狗子和吕氏跟着她进京,且她确实还没在京城安定下来,等她安定下来了再接了他们过去…
姜榆觉得赚钱是如此地紧迫,只有赚了足够多的钱,能少掉许多的烦恼。
…
姜榆方才带着几分不舍几分惆怅,踏上了通往省城的路…
她心里也清楚,纵然以后她还能回乡探亲,但是姜家村荷花镇更多地只能活在每封千里之外的家信里,活在她和小钱时不时的谈话里…
活在她的梦里…
在回程的路上,她脑子里都是真题解析的事儿,恨不得当场写出十篇八篇来。
等到了梅山县,江晏接到信早就等着了,他知道这两个学生非池中之物但是没想到他们如此地争气。
这些天他接到好多封京城的来信,有他的好友写信来恭贺他的,也有好些特意写信来酸他守孝也不消停的。
总而言之,他心里简直爽翻了,压中了两个宝贝,青出于蓝,比他当年还给力。
阅读还是要考试(女穿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