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_行者列传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99(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面对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李冰邀请了很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这里特殊的地形和水势做了一番实地勘察之后,决定先从凿穿玉垒山开始,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所以他们就采用火烧水激的土办法,使岩石爆裂开来,在玉垒山硬是凿出了一条人工引水渠道,因为其形状很像一个瓶子口,人们就给它取名宝瓶口,从此以后滔滔江水就源源不断的被导入了下游干旱地区。

宝瓶口虽然能够起到分流和灌溉作用,但因为其所处的江东地势较高,江水流量小的时候很难流入宝瓶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把宝瓶口河床降低以外,还必须要在岷江中修建一道分水堰,把江水一分为二,一支主流顺江而下,把另外一条支流导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酷似鱼头,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鱼嘴,有了这个鱼嘴的存在,汹涌的岷江就被一分为二了,西边人们称之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干道;东边人们称之为内江,其水流经过宝瓶口分流到下游地区,用于农田灌溉以及生产生活用水。

这里有一处细节,因为其设计的十分巧妙,你注意听一下,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水位低的时候40%的水流入外江,60%的水流入河床较低的内江,这种设计就保证了天气干旱时,下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不受影响;而雨季洪水来临时,江面整体水位升高,于是60%的江水就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只有大约40%的水流入宝瓶口,这样成都平原地区就不会再受洪水之患了。

这些还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解决下游灌区供水的稳定,还必须先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流量,既要做到分洪减灾,又要保证下游正常用水,李冰通过实地勘察最后决定,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近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起分洪作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溢洪道前修有弯道,这种设计使江水在此形成环流,当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的泥石流便顺着外江排走,这样就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了,因此人们称其为飞沙堰。

千年大计,安全第一,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流量,李冰还让人雕刻了三个人形石桩,立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另外还凿制了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为示,作为每年枯水期淘滩排患的标准,就这样,这李冰父子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

老大爷一口气就讲了这么多,看得出他作为一个都江堰本地人,他的内心是充满自豪的,说起这些如数家珍,我是十分感谢老人家给我讲这些关于都江堰的故事的,因为以前只知道一点点大概,现在才知道了这都江堰水利工程确实很伟大。

老大爷,您辛苦了,多谢您给我讲这些关于都江堰的细节奥妙,请喝茶!

老大爷喝了一口茶水说道;“没什么,应该的,因为都江堰是我们这里的标志,虽然它和现代的水利工程没法比,但是李冰因势利导的设计理念永远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的,所以我很乐意把它讲给来自各个地方的朋友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都江堰参观,把我们中国古人的设计理念发扬光大,也算是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吧!”

听了老大爷的话,我突然觉得生活在这里的人真的很纯朴而善良,让人由衷的敬佩!

阅读行者列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