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就入了北地,到了出云的地界,然后两个宫女又出事了,染了风寒却总不见好。出云寒风阵阵,已经快至腊月份,气候更是冷得难耐。偏那俩宫女连日发热,实在病得厉害,虽是陪我出嫁的,可也不能这样白白丢了人家的性命,不得已之下,我便再次将人给送回了南地。
辗转到达出云都城溧阳时,我身边随侍的人就只剩下一个年近五十的嬷嬷和两个比我还小上两岁的小宫女了。嬷
嬷姓徐,名字不大清楚,她也似乎并不想被别人问起,只让人称呼她为徐嬷嬷。至于另外两个小宫女,一个叫夏竹,一个叫秋叶。
进了出云宫廷,便有礼部派来的女官来招引着前往住所。
那是一座很雅致的宫殿,想是为了庆贺出云与天离秦晋之喜,宫殿内外还用红绫喜帘装饰了一番。
刚一进门,就有内官领了几个小宫女和嬷嬷跟在身后行礼迎接。但是那些宫人的眼神却在偷偷打量着我们这些远客,看到我身后只带着这样一个老嬷嬷和两个不成样的小宫女时,还没忍住偷偷地笑了笑。
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个落魄王朝的落难公主,身边人手不多,就连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也很是有限,甚至真要同那些方才远远看到的出云宫妃相比,作为一个异国的公主来讲,这确实是有些寒酸。
虽然我心里是没什么介意的,但总归面子是要做足的。我用眼神示意身边的嬷嬷对那些宫人一一打赏,事后又说了些场面话后,便遣散了周遭人等。
到了晚上,我原本心里还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躇该怎样应付那出云皇帝,但就在我惆怅不已之时,居然只来了一群宫人。那个领头的内侍先是行了礼,接着又宣读圣旨,转达了皇帝封我为卿嫔这件事。不仅如此,还吩咐身后的侍从献上了各种各样的赏赐,说是这是出云皇帝亲赏的,替那皇帝传话说,让我只用将这里当成自己家就好。
我心下暗喜,可面色却沉静如水,不敢表露出什么,只颇有礼节地谢了恩,眼看着那群人离去。
身边的徐嬷嬷替我担心,说是看那出云皇帝对我没心,怕我日后受窘。可我心里却只觉得痛快,他要真能来不打扰我,让我在这宫里清净度日,这倒是一件我巴不得的好事。
看着我那满不在意的神色,徐嬷嬷和夏竹、秋叶不由地叹了口气。
连着过去了好几日,也没见到皇帝半个影子,于是宫里的其他人开始纷纷议论了。
比如说,我这公主什么落毛凤凰不如鸡了,到了这里也只是被冷落的命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但我在这儿也待了不是一日两日了,关于出云皇帝后宫的传闻也是听了一些的。
出云皇帝这几年来根本就是不近女色,好多因为倾心陛下被进献入宫的大臣之女,还不是等了几年之后最终死了心,乖乖听从皇帝安排出宫另嫁了别人。虽然顾念在那些女子母家的份上,那皇帝待她们不错,偶尔还会去看看她们,但听宫里人都说也不过就如同兄妹相处一般。
这样一看,大家反正都一样,有什么可不平的。
至于来到出云这样久,他都没来看我,当然我也没把这事当事,但细想之下,总觉得他可能不太想见我们天离人。
毕竟是死对头,就算如今和了亲又怎样,还不是一样是对头。总不能指望就凭这桩有名无实的婚事,还有那十几座小小的城池就能满足出云的野心吧,要真是这样那也不会有之前长达几十年的连连征战了。
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将从天离带过来的巫医丹药借着茶水吞下去。
还没来之前,我就听我那天离的皇帝哥哥说,我生来便患有寒疾,而且每月必要发作那么一次。所以在临行前,他专门派宫中的巫医帮我研制了丹药,说是可以压抑我体内的寒疾,以免受我因疾受苦。
但如今到了出云,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所带的丹药也慢慢地开始不够了。可去太医院请了四五次,也没人前来。于是,心下便明了,那些人是不会轻易理会我们这样身在异乡,且为皇帝陛下所冷落的宫妃了。
于是,请不到人,我只好派秋叶去医药局取些药材回来,想着自己摸索着重新配药制作。因为在天离宫中时,我便发觉自己对于医药像是极有天赋一般,简直就是天生奇才,不仅看到第一眼就能准确说出所有药材的名字,就连《本草论》我甚至都可以背得丝毫不错。
但我问身边人,他们却总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的,后来还是天离皇帝告诉我说,我在冷宫时钻研过医术。
但眼下,无人相助,也只能自己帮自己了。
(本章完)
阅读繁华烬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