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历元亨二年初,京城的一间茶馆里,一个瘦骨嶙峋的中年,在角落里喝着茶,吃着枣,听着一位说书人讲着故事。
只见那说书人手捋着胡须,手指着前方,脸上表情甚是丰富道:
“莫道儿郎无志气,只是性气未曾发,若有一日大风起,儿郎腾云变金雕。”
“啪!”醒木一拍桌,只见说书人眼睛一睁,又道:
“想当年,北国内乱,外有豺狼虎视,国家岌岌可危,就在这国家危亡之际,定阳城,吕侯府内有一位少年郎......”
北国历遂志九年,初春,南阳郡,定阳城外嘲风河畔
停着几辆马车,河畔几个少年在玩水打闹,这些小孩身着上好的丝绒,腰间都别着玉佩,只不过玉佩样式各不相同,但看着都极其奢华,不像一般富商所能佩戴。
在那群少年的不远处,站着一群虎背熊腰的侍卫,他们身着银色重甲手里拿着擦的锃亮的长枪。
在这片银甲中,一位身穿黑甲的护卫显得格外突出,他与别的护卫不同的除了那一身黑甲以外还有他手里那柄长刀,渗着一丝阴森的白光。
“青叔!”一个腰间别着麒麟玉佩少年对着哪个身穿黑甲中年叫到,少年长的很俊秀,在与他人聊天时脸上一直挂着一抹很干净笑容。
“在!少爷有什么吩咐?”那被少年叫做青叔的中年男子答到,“青叔,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与我父亲是在战场上共生死的生死兄弟,老是管我叫少爷真的是折煞我了,叫我凯归就好了,或者叫我凯凯也行,嗯?”少年带着些许疑问道。
“好的,少爷。对了少爷,你刚刚叫我是有什么事吗?”青叔点点头又郑重其事道。
吕凯归低下头右手扶着额头左手拜了拜无奈道:“算了吧!青叔您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对了青叔我父亲这几日也该从京城回来了吧?为什么还没有快骑来候府禀告?”
“属下不知,但看着时候最慢也就在明天应该就会有消息了,如果明天消息还没来的话,我就北上去找侯爷,还请少爷不必担心。”青叔将长刀立在身前双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抱拳道。
“嗯,如果明天还没有消息的话我就与青叔您一起去一趟京城”吕凯归思索片刻后回道。
“好了,今天也玩乏了,回府吧!各位”吕凯归对着河边的几个少年说到
“凯凯,今天是你叫我们从来陪你游玩的,这才刚过午时就急着要走啊!”一个穿着黄色罗锦长衫,腰间佩戴一枚刻着蟒蛇纹样的玉佩,身型有些胖的少年看着昌凯归扫兴的问道
“高不成,本少爷说了,今天乏了,会府吧!嗯?”吕凯归以一种不可反驳的语气说到
高不成听了吕凯归的话吓的愣在了原地,他平时和吕凯归开玩笑时,吕凯归从来都没有像今天怎么重的语气和他说过,这是第一次,高不成有些懵了。
“走了,回家了,兄弟们!”一个个子比同龄人高了一节,穿的和高不成差不多的少年拜了拜手替高不成解围道。
“对对对!各位回府了!”高不成陪笑的说到,其余几人也纷纷上了马车,各自回府了。
次日清晨,吕候府内,几个下人正在庭院打扫,吕凯归,坐在大堂的屋檐下,嘴里吃着红枣,喃喃自语道:
“老头子,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呀?他不就是去京城探望一下魏丞相吗?不能回不来了吧?”
官道上,一行车队,正缓缓向前行驶,车队中间马车帐篷里,一个中年男子身披血色铠甲正端坐在帐中与旁边坐着一个白发老人在侃侃而谈。这身穿血色铠甲的中年男人浑身散发着不可言喻的威武霸气,有一种世间万物,在他面前都得避让三分的感觉。
这名中年男子便是吕凯旋的父亲北燕国的定阳侯吕立封,是定阳侯府的第二位侯爷。
定阳侯府承先帝之恩,得世袭罔替之席,世代替皇帝镇守南阳郡,南阳郡是北国最南端的郡,与南方的楼国交界,自高祖统一北国之后便挥师南下与北上入侵的楼国在玉南关打了一战,这场战役中,当时的左将军吕秋成带三万赤血军直接攻进了楼国庆阳关活捉了当时楼国的镇北大将军陆常州,使得楼国军队群龙无首,一触即溃,从而使得北国大获全胜。
而后,楼国便于北国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订了协议双方边境永久停战,高祖便将这场战役中最大的功臣,吕秋成封为定阳侯镇守南郡,并且世袭罔替。在签订协议之后楼国与北国和亲,相互的贸易也越加频繁,作为与娄国接壤的北国郡,南阳郡自然是俞加繁华。
突然,帐外传来勒马的嘶吼声一小卒高声道:
“吁,禀告侯爷,前方就快到定阳关了!”
“好,终于快到家了,这几日在玉山请张真人耽误了,而且还没有派家丁回去传报?我的宝贝儿子肯定又要骂我这当爹的不懂事了!张真人你说我给我儿子怎么说他才不会生气?”吕立封一脸难为情的看着那白发老人问道。
那看着有些仙风道骨的老人,看着这镇守南郡志冲斗牛,气吐凌云的侯爷,此时说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如此神情,虽然此前也听说过侯爷特别疼爱自己儿子,但还是心中一惊,但不过一瞬就恢复过来,又看向那一脸为难的定阳侯爷,手中抚摸胡须淡定的说道:
“侯爷爱子心切,回去将此行目的如实转告少公子,想必公子也会理解侯爷的苦心,公子应是明白事理之人,侯爷大可不必太过为难。”
“唉!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吕立封叹了口气说到,又转脸看向张真人,握住张真人的手开心道:
“这次张真人能下山,收我儿子为徒是我的荣幸啊!啊?哈哈哈”
“侯爷这是那里话,吕秋成老侯爷生前与我师傅便有约,在吕家第三代时便下山辅佐吕家,这便已经结下缘,如今老候爷与我师傅都已仙逝,我理应下山的师傅,替还了这个果。”
.....
定阳城内,只见一骑快马,踏着风尘奔向定阳侯府,片刻后,侯府大门敞开,府内侍卫家站在大门两侧,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坐在大门正中,后面站着两位丫鬟,丫鬟手里端着一根约摸着两丈长的鞭子,少年气定神闲倚着椅子,如同要审犯人一般。
定阳城外城门下,一行车队,车队前两位穿着红甲士兵,手中举着一面写有吕字的大旗,缓缓驶进城内。起初,城中百姓并未看到是谁。
“吕侯爷回来了!”人群中不知谁大喊了一声。
(本章完)
阅读少年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