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工虽简单了些,可我觉得都是姑娘亲自选料做的,主君定会喜欢”,秋实整理着桌上剩下的布料和一些零零碎碎的药材渣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她家姑娘每次刺绣都能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
“我都瞧见了,沁阳院那边,做了好几件袍子,图案花样都绣得栩栩如生呢!”,春华皱着小脸,“我还不是怕姑娘的东西被看不起”。
“你大可放心,这比得是心意,又不是物质”,秋实笑了笑,继续道:“咱们姑娘可是用了心了,这外人看不出,我们还能看不出来?”。
秋实把手里拿着几片小的貂皮和一篮子的中药材递给疑惑不解的春华,春华看了更是不解,连眉头都要拧在一起。
篮子里都是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当归、红花、乳香等中药,甚至篮子里还有一些药材粉末。
想了许久,春华有些急的问道:“姑娘可是病了?”。
笑声蔓延望雨轩,就连一向沉稳有度的秋实也实在憋不住了。
她嘴角带着笑意,道:“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姑娘把它们捣成碎末,再放进棉布里摊薄,用针细细封成小格。这些都是姑娘自己用了心思做的,不比别人差”。
春华听了,眼睛一亮,直道:“姑娘真是厉害”,丝毫不在意刚才两人取笑她的事。
“好了,这些东西拿过去给母亲”,沈姝准备的东西不多,几件护膝和十几包驱湿寒气的药材,这些都是等会要送到远在蜀地任职的沈云鸿那里。
等把东跨院准备的东西都装上了马车,整整一辆车都塞满了过冬的东西,众人才觉得好。
华鸣被沈姝安排跟着队伍前去蜀地,这一来回就要两个月,也将近年关。看着马车渐渐走出了胡同苑,众人才把目光幽幽收了回来,心情都有些感伤。
沈姝却没多余的时间去感想这些,她想,她父亲应该明白祖母母亲的用意。
在第二天,从平江过来的余府车队终于到了汴京沈府。
一车的药材和绫罗绸缎直接从沈府大门搬进去,惹得旁人羡慕不已。
看到车队带头人,沈姝有些吃惊,竟是外祖父贴身侍从箫舒琮,跟在他身后的乃是邓大夫。
邓大夫身上衣袍多日不换,胡子拉碴,人看起来也有些邋遢,但一进沈府便开门见山跟沈姝道:“休息可等,但病情却等不得,先替病人把把脉为好”。
沈姝自然诚信谢过这位远道而来的邓大夫,亲自带着邓大夫往露辰阁而去。
院外风雨飘摇,这场迟迟不来的秋雨终将汴京城笼罩在阴沉中。
不多时寒气逼人,屋里也烧起了碳火。
主屋里,沈姝站在一旁静静候着,就连沈老夫人也透着绵绵秋雨而至。
邓大夫眼神凝聚,脸色凝重,屋里人都拘谨得很,火盆里的木炭正“哔哔啪啪”燃烧着淡黄色的火焰。
“夫人平时喜欢吃鹅梨吗?”,一直不说话的邓大夫开口问道,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他继续道:“这个时节正是鹅梨旺季,夫人不如每日吃上一两个,蒸煮或制成糕点都可以,以便于起到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才好,但切记不可多吃”。
他收回把脉的手,在他随身携带的药箱里翻弄出一支脱毛的毛笔和粘了药汁的白纸,边写,边像是自言自语道:“在下开张药方,夫人每日三餐时不可落下,一剂药需放三碗水煮成一碗水,先吃上三日,三日后,在下把脉复查,根据夫人身体状况再下药”。
药方写完,邓大夫才抬起头,环视了一圈,皱了皱眉头。
阅读簪花时节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