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如今已经不见丝毫江南水乡的古朴,全然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特别是市政府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工业区,全现代化工业体系,哪里还有一点鱼米之乡的秀丽?
充斥着噪音和烦躁的都市情绪,苏州已经建成2500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作欢颜。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姑苏古城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朱珠决定住到周围的木渎古镇,想远离繁华静心独处。
每天,上午她会去园林逛逛散步,轻抚腹内的宝宝,柔声交谈。中午就吃进点简餐,傍晚准时回郊区的古镇歇息。生活倒也算极有孕妇的规律。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实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这日上午,朱珠逛到博物院旁边的王府和狮子林。看着雕刻的中国花窗,框起天人合一的融洽;构起的东方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这座园林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是很美,驻足停留在一片仅剩残荷的池塘边。深绿色的水中锦鲤串游盘旋,撞起每一只冷藕阵阵摇曳。让人恍惚间觉得:一朵莲花,就像丰碑一座,倾诉着先人多少没有记录的历史神话?一片残藕,有着灿烂一刻,随着长江浪花朵朵逝去,流淌着古往多少不经意间,风骚雅客啸唱汗青的千古佳句?!
朱珠突然有些感慨:还好,毕竟我已经不是一个人孤单的活着,我已有宝宝相伴身边。
中午,来到景区里的游船餐馆就餐。只见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随意坐下,环视四周,只见处处楼前飘管吹,馆馆门外泊舟航。呵呵,很多做生意的在拉客呢!
听着窗口飘过的悦耳评弹,朱珠拿起筷子,开始吃餐前甜点。她来的这家游船画舫,台上的评弹唱的也很不错。听着软软的姑苏浓语,心里却不由泛点凄苦。唉,毕竟他乡异客,听得不太懂,食客嘈杂也不很真切。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孕妇的情绪毕竟很不稳定,不知怎么的,就想起马老师教她的这首古诗。美若西施又有何用?!红颜薄命。最后还不是落得沉湖,有家不可归?!而她呢,现在又好的了多少?……
思及恩师,黯然的叹口气:马先生已经死于癌症多时了。清明时节,她都没有给启蒙恩师添添土,上个坟,吊唁一下什么的。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均感惆怅不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闹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我远道而来,感觉苏州景色真的挺不错哦!……小姐,我可以坐下吗?别处没有位子了。”朱珠正在伤春悲秋,身后响起一个绝对正宗,字正腔圆的浑厚男音。
回首一看,朱珠乐了:说话的竟是个黄发卷毛,碧眼白皙的八尺“老外”。
你别说,此老外的国语说得还真地道。估计也是醉心中国文化,就连“拼桌儿”也出口先来段不太闻名的古诗。
确实,他坦然的气质,给朱珠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请坐。”
“好的。”他礼貌的点头,随着古龙水的味道,欧洲贵族般,轻轻在对面落座。
“小姐,你们姑苏女子,都像你这样具有古典美人的气息吗?”男普通话悦耳的响起,让人不觉抬头,看看这位年轻的老外。
他很年轻,而且英俊。最主要的是,有股高傲的气质,浑然天成,令人不可小觑。
“呵呵,我不是苏州人。”朱珠笑笑,有点警觉:怎么此人像是故意搭讪引起她的注意呢?
“哦?”老外感兴趣的接着话问:“那你是哪里人氏呢?我是德国人,我叫冯竹鹰。”笑呵呵的对朱珠介绍自己。
‘von。adler’,中文名字叫冯竹鹰。
“对不起,”朱珠淡淡的回应:“我对阁下叫什么名字不感兴趣。……对街上随意搭讪,介绍自己的男人,我一般都不予回应。”
可是,很显然,这位冯先生看起来傲气十足,但实际很不懂进退。他就像没看出朱珠的拒绝意图似的,继续开口:“十年修得同船渡。我们有幸一起在船上共进午餐,为什么不可以聊聊呢?要知道,我来苏州,除了市区园林,还没有去过任何风景点呢。有没有兴趣做我的导游呢?”
这么明目张胆而执着的邀请,朱珠知道他是冲自己来的了。
“没兴趣。”朱珠捻嘴里一块点心,望向窗外。
“朱小姐,”冯竹鹰笑了,他唇红齿白,加上光滑不见胡须的下颌,给人挺挚诚友善的感觉,“如果我说,我是你熟人介绍来保护你的。你还会这么充满敌意吗?”
“我不管你是谁介绍来的,”朱珠如今是一听熟人就当仇人看待,她躲“诸位熟人”都躲不及呢,当然不会有好语气:“都请你滚!请,立即消失在我面前。”脸色不好看起来。
“我是沈月的丈夫。”冯竹鹰无奈只有亮明身份。他对朱珠感兴趣的地方,朱珠只怕是想破头也猜不到的。
谁知道,朱珠压根就不猜,更不理会他。抬手找来服务员:“小姐,结账。”说完放下钱,转身就走。
直觉上,沈月是不会把自己的行踪透露给任何人。就算“透漏”,她也不知道自己到苏州来了啊。所以,这个冯竹鹰很可疑。
走出就餐画舫,老外没有再跟着纠缠。朱珠不敢直接回宾馆,净往人多的地方挤。
出门穿过热闹的几条街,就是留园。朱珠不确定是不是甩开了德国佬,就干脆再进去佯装观光。
徘徊在游客不算太多的园林里。苍古、清幽,无半点金粉之气。她却无暇细看,匆匆穿过亭台楼馆、曲径斜廊,仿佛从一蓬蓬花草、一片片山石中生长出来的竹子沙沙作响,更添阴森。猛的回首,什么人都没有,像是自己吓自己。
于是,紧走几步,横穿花影粉墙。顿足前方沧浪亭,朱珠佯装系鞋带,靠着墙角蹲下,偷瞄身后,只见黑色的瓦、苍古的树、摇曳的竹。总算甩开了啊?朱珠放心了。
站起身,顿觉景物焕然一新:沧浪亭如同俊秀的俏姑娘,亭亭玉立于青苔上,恰似长出的一阕宋词,?
阅读碰瓷儿碰出个金元宝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