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棚安家_我的78年代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牛棚安家(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一牛棚安家

夜已深,整个太平村陷入一片黑暗。这时候,村里除了大队和几个干部家有灯光,其他人舍不得每年2元电费,选择蜡烛或者睡觉。

李锐起身出屋,查看一下院里的情况;狗在大门口卧着,隔壁爷爷奶奶睡着了。

他迷茫的坐在院里的一块石头上,父亲早就病死,母亲改嫁,爷爷李富贵和奶奶赵桂枝和他相依为命。他虽然勤奋努力,架不住家底子太薄,依旧吃一顿少一顿。

抬头看着星空,明亮的星星闪烁着,北极星,北斗七星。既然星象无误,那就是在地球。

不知从何时起,他总在断断续续的做一个梦,梦见过两年会娶一个媳妇,打打闹闹有俩孩子。国家会让农民自己承包土地,叫什么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大家都吃饱了饭,还会出去打工,涌现出一批有钱人,居然没有人批斗,还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不记得那一年,国家居然举办了奥运会。后来有人居然钱多到花不完,叫马什么。想起来就像是自己提前过了半个世纪似的。李锐思索着,难道我活了两辈子。又重新开始了,也许能改变点什么。

国家在不停的进步,政策在不停的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宽,试水。今年大队就有了变化,把大队、各小队一些公共财产和个人进行了调整、置换。虽然不能明着说买卖,实际上就是这个事。队里把油坊、牛棚以宅基地形式进行了置换调整。一些资本主义尾巴也不提了。

本来谁也不愿意要村边的牛棚,都愿意要最近的油坊;建国那几年不太平,附近出过土匪。大家都愿意扎堆居住,互相有个照应,一个大门进去三四户人家属于正常。李锐有了梦里的记忆,知道以后大家有了钱,都会从老房子里搬走,在村边建大房。所以他说服爷爷奶奶,半夜找到本队马队长,把自己的老宅和牛棚置换。至于队长答应了啥,李锐不清楚,只知道爷爷半夜扛回了一袋粮食,说今年又能熬过去了。

于是,赶在冬至前,马队长迅速进行了协调,好几户人家进行了变动。李锐和爷爷奶奶就搬到牛棚安家。虽然听着不好听,可牛棚五间大,比老宅的三间大多了,因为以前放队里的牲口、马车,院子半亩地大,周围如果起一圈屋子,住几家没问题。

队上大大小小都分到点东西,没人注意李锐一家子;真有人想起,也是因为讨论谁家最穷。那个年代,虽说贫农光荣,可是谁家最穷,还是遭人鄙视。大家羡慕的是谁家儿子多,挣得工分多,分粮食多。李锐三代独苗一根,自然没人放在眼里。离开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宅也好,省的闹矛盾受欺负。

李锐和爷爷花了七八天功夫,利用下工的时间,才把牛棚漏风的屋顶、门窗弄好;里边用旧砖土坯做了隔断;中间三间,两边各一间。中间盘了大火炕,点着那一晚,火炕热热乎乎的暖人心脾;终于能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了。

下雪了,北风呼啸。整个村庄陷入沉寂。华北的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就是猫冬的季节。李锐这时候反而活跃了,没办法,每年这时候不搞一点吃的,一家人迟早饿死;队里收萝卜红薯时,都免不了遗漏,大家晚上又没有娱乐项目,一帮半大孩子每晚都去地里寻找吃的,也能掏个兔子、田鼠啥的。

李锐更是此中高手,每年掏田鼠窝,能掏出二百多斤粮食;李锐刚成年,爷爷老了,奶奶身子虚不能上工挣工分,靠着李锐年年打兔子、掏田鼠窝能不出去借,一家人活到如今也是奇迹。再说了,半夜没人时多砍点柴火,做饭点火炕全指着它了。

夜里,框的一声,爷爷满面愁容的回到家,坐在炕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李锐从火堆里扒出几块烧熟的红薯,和爷爷奶奶分着吃。“变天喽,”爷爷感慨着。原来,今夜队里开会,确定明年包产到户,今年年底大家开始分地。收成算大家的,明年收完粮食按照工分分完,队里就不管了,大家各自努力。

(本章完)

阅读我的78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