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已过,月亮却如玉盘一般悬在天空显得更加明亮,甚至亮的有些刺眼,把鸡鸣寺的后山照的一片雪青,以至于可以清晰的看见一道身影在山中快速狂奔,闪转腾挪间是遇山过山,遇险过险。不消片刻,人影已行至半山腰才停下来,此人正是刚才在鸡鸣寺经过一场大战之后的老道士。只见老道半身下蹲,脸色苍白的用剑撑地尽量不让自己倒下,脑门上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冒出,显得极为吃力。
老道一边擦着汗珠一边不停的喘着粗气,看来刚才一战老道也是耗尽了功力,加上之前不眠不休的赶路,如今老道是再难提起半分气力。虽然这后山不是什么悬崖峭壁,但一路蜿蜒曲折,一口气行至半山腰,也是非常人之力所为。
“人一辈子呀,欠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欠人情!道爷我想过自己的一百种死法,就是没想到自己会累死!”想到这里,老道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看向远处的山顶,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虽然现在是人命关天的时候,龙脉也就在眼前的山顶,奈何老道已无力再前行半步,于是老道盘腿坐下,抱守丹田,开始闭目运功调息。顷刻间,只见一股紫色的氤氲之气从老道周身散发出来。一柱香过后,老道脸上开始有了血色。
金陵城西北城门处的一座军帐大营内,一身形伟岸的中年男子身披胄甲,不怒自威的端坐在案台前,剑眉星目间透露出的英武气势,压的台下两排并列而坐的数十名将领无一人敢吱声。:“诸位将军随本王南征北战多年,均立下汗马功劳,本王感激不尽。今日敌将李景隆和朱橞已经将金川门打开受降,我军现已将皇宫围的水泄不通,稍后攻破皇宫,还恳请各位将军务必保全我那侄儿性命,切莫下杀手。”说话之人中气十足,正是端坐在案台前的中年男子。男子虽是以恳求的话语向眼前的各位将军求情,但语气中透露的威压让人容不得半点拒绝。
“燕王仁慈,我等心感佩服。那小皇帝处处想置燕王于死地,而燕王却始终念及叔侄之情不忍对其加害,有这般仁爱的主上,我等定是誓死追随。”案台下一名为首的将领说道,其他将领见状也是立马齐声附和到:“属下愿誓死追随。”
看着眼前众将的回答,显然这个被称作燕王的人对此很是满意。现如今攻破皇城擒拿小皇帝已是稳操胜券,但凡事都要讲个名正言顺,要是小皇帝被哪个不长眼的小兵小将给结果了,那将来自己登基皇位必然要想方设法堵住悠悠众口。如果能生擒小皇帝,逼其禅位,那这皇位可就手到擒来,虽然这个方法看似老套,但简单粗暴好用,历朝历代的造反者无不例外都是用的这个办法实行朝代的更替。最主要的是同时还能显得自己宅心仁厚,收买一波人心,想到这里朱棣暗自佩服自己这一招的厉害之处。
“好,今日一战,便能一定乾坤,打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结束了。众将听令,以一个时辰为限,一个时辰后,若我那侄儿仍不肯投降,我军便开始破城,切记千万莫伤及我侄儿性命。”燕王再次强调道。
“遵命。”众将起身齐声应道。
“朱能听令。”燕王道:“令你率兵接管李景隆和朱橞兵马,以防止其诈降。”
“末将领命。”起身领过军令的正是刚才为首的大将。
“丘福听令。”燕王接着道:“令你率兵列阵于正阳门前,时辰一到,城门不开便发兵总攻。其他将军听从我的调令便宜行事。”
“领命。”一名被唤作丘福的将领闻言起身领命。
“火里火真,听闻我那侄儿拜一道家高人为师,此人不仅道法通玄,而且传言是前朝皇子,俗家名字叫伯颜真金,你也是蒙古人,可否识得此人?”
“禀告燕王,当年沙巴罗广设法坛,属下曾于沙巴罗坐下听经时,曾与之有过一面之缘。”一名长相粗犷,身材高大的将领起身回应道。
燕王看了看眼前这名叫火里火真的将领接着又发问道:“你觉得此人怎样?”
火里火真也不思索,便脱口而出回答道:“当年一面记忆犹新,此人惊才绝艳,不失为天之骄子。”
燕王见火里火真对此人有如此高的评价,便长“哦”一声说道:“如果他是天之骄子,那你说说看,我是什么?”
听到这里,火里火真心中一紧,顿觉后悔自己说错话了,加上自己又是蒙古人的身份,心中顿时一紧,但又马上反应过来回道:“燕王是天。”
“哈…哈…哈。”朱棣听到这里立马开怀大笑指了指火里火真说道:“火真呀火真,你可真会说话,看来这蒙古人也学会了汉人阿谀奉承的这一套啊!好,既然是人才,我命你领三千精骑,寻得踪迹务必劝其归顺于本王,让其为本王所用。”
火里火真本是前朝大将,归顺朱元璋后被分配至燕王朱棣帐下,而如今听到燕王让自己劝人家归顺,显然这是挖了一个大坑等着自己往里跳。劝人家归顺哪有带三千精骑的,这明显就是断人后路,万一劝降不成,想必是要斩草除根的节奏。
想到此处,火里火真也不得不答应下来,因为火里火真很清楚燕王朱棣的用意,同为蒙古人,如果带不回这位道家高人,自己恐怕有通敌之嫌。如果做不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话,这三千精骑怕不紧是为对方准备的,恐怕也是为自己准备的。
此时所有事宜布置完毕,所有人都在等着一个时辰后的命运到来,老道也在这一刻开始完成他的使命。
这时只见老道睁开双眼,提掌收功后便是仰天一声长啸,这一啸如黄钟大吕精气十足,已和刚才的精疲力尽的老道判若两人。
老道见自己功力已恢复大半,便提剑朝山顶直奔而去,身边的树木杂草飞速从老道身边掠过。行至一陡峭崖壁前,老道轻轻一跃,单手在崖壁突出的石块处一搭,再一个鹞子翻身,便轻松凌空跃至山顶。
山顶视野开阔,地势平坦,十多丈的地方,竟也无杂草,只有一些石头和一棵梧桐巨树。老道跃至山顶俯瞰脚下,由衷赞叹眼前这金陵城的钟灵毓秀,可惜今夜多半是要毁于战火了。来不及多想,老道便来到这棵梧桐巨树前拔剑伫立,饶是老道见多识广,仍被眼前这粗壮的梧桐巨树所惊到。
民间多有传言,凤凰非梧桐不栖,这梧桐为树中之王,是为灵树,能知时知令。眼前这梧桐树身足有一丈之粗,枝叶繁茂,与这山脉相连浑然天成,从远处望去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而这梧桐树简直与龙头上的龙角一般无二。
老道想到如此山川之灵就此被自己毁去,心中也是万分难舍,以至于老道始终有几分犹豫。眼看时间不停在流逝,老道最终还是举起长剑心中默念:“今日所作所为报应在我身上一人即可,切莫牵连无辜。”心念于此,老道便举剑蓄力,面对如此巨大的树干,老道也未有十成把握能将其一举斩断。
老道开始不断蓄力,将真气源源不断的灌入真刚离火剑内,片刻后剑气已达到鼎盛,剑身上剑芒透剑而出,老道看准时机后便用力挥剑斜劈。瞬息之间,长剑伴随着一道强大的剑气如流星一般划破夜空,好像要把这这梧桐树连同黑夜撕成两半。老道这一剑已是倾尽全力没有半点保留,长剑划过树干余势未消,直到剑尖碰到地上三尺见方的石块将其一分而二,梧桐树才跟着石块裂开之声应声而倒。只见梧桐树干和石块断裂之处光滑平整,有如鬼斧神工,可见这一剑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剑。
老道见巨树倒下,便将长剑用力插入地面腾出双手,双手立即化掌凌空朝树墩劈去,随着掌力所至,巨大的树墩立即碎裂开来化作无数木屑。就在这时,随着树墩化作木屑四处飞散,只见一道青气从树墩下方冲天而起,直入云霄。伴随着青气冲天而起,一道龙吟震彻山谷。
这突如其来的青气如一道气墙,把老道朝悬崖处猛的推去。老道刚才那一剑已倾尽全力,见一道青色气墙向自己推来,已是来不及闪躲,只得弯身握住插入地面的长剑,想借助长剑插入地面带来的阻力,减轻后退之势。谁知这青色气墙力量太过强大,把老道连人带剑硬生生的挤压出一丈开外,地上也被插入的长剑撕开一道长长的裂口。
待老道稳住身形后,青色气墙开始化作数道无形剑气从老道身上透体而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随着剑气散去,青色气墙也随之消散。这时老道扶剑跪地,突然只觉胸口一闷,喉咙一甜,一口鲜血猛的喷出,老道暗自心惊:“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这龙脉之气竟然能蓄积剑气,待龙脉之气破土而出时,能让剑气将攻击者反噬,天地造物果然玄妙。”
随着青色之气冲入云霄,龙脉被毁,天地突然风云变色,满天黑云席卷而来瞬间便把满天星辰和皓天明月遮的一点不剩,隐约间只有荧惑星散发着猩红的光芒。见此异象,飞来峰上灵隐寺内一老和尚被惊的乍起,并踉踉跄跄的迅速朝方丈室跑去。
来到方丈室前老和尚门都没敲,招呼也没打,便推门而入惊呼道:“方丈师兄,方丈师兄,你也看到了吗?难道禅宗一脉的劫难当真是避无可避吗?”
黑暗的房间里传来一慈祥老者的声音:“荧惑守心,明王降临。龙脉被毁,压制明王的最后一道禁止没了,避不开的岂止是禅宗一脉,整个苍生恐怕也难幸免于难。”说话之人正是灵隐寺的方丈慧明禅师。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老和尚朝慧明禅师焦急的问道。
“世间一切运转皆有天意,非人力可以改变。中洲大地福泽绵长,定不会就此消散,苦难之后必有盛世,你我顺应天命就好,你安排人收拾间禅房出来,不日有贵客来访。”
苗疆十万大山深处,一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一面有着奇怪红色符文的悬崖峭壁前苦思冥想。老者同样也被天上这突如其来异象惊得身形摇晃。老者稳定心神后,长叹一声,于是对身后数名穿戴黑色斗篷的人说道:“明王恐怕已经现世,立刻安排圣女去中原寻找明王,迅速召集各垌垌主前来共同参悟红崖天书。”
老者身后身穿斗篷的几人将面目隐藏在斗篷之下,让人无法看清其长相,看上去十分神秘,但面对老者的吩咐,这里人却是显得极为恭敬,于是齐声回答一声“是”后,便悄无声息的消失在黑夜之中。
老道见龙脉被毁,擦拭了嘴角血迹便朝皇宫方向飞奔而去,随着老道一路狂奔,老道也渐感被剑气反噬后,体内真气在快速流失。
皇宫奉天殿内,一个身着金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的年轻男子来回踱步,英俊的面容下掩饰不住满面的愁容,男子左手握拳不断在右手掌心摩擦,显得极为焦虑。
“皇上…皇上不好了,反贼已经将皇宫围的水泄不通了,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只见一个小太监模样的人惊慌失措的跑进大殿之中,一个踉跄跪倒在英俊男子面前颤声说道:“皇上,要不咱们投降吧!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听到活命的机会这话时,英俊男子身边的人当中已经有人开始按耐不住想要一起劝英俊男子投降,甚至有人在想,要是此刻能擒下小皇帝献给燕王朱棣,别说活命,说不定更是大功一件,而这名英俊男子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正待有人动手时,只见小皇帝身边一老者挺身而出,一脚直接将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踹倒并大声喝斥道:“混账东西,谁给你的勇气让皇上投降的?就算投降老夫也要先宰了你,给我滚。”
随着老者的大喝声,大殿内的那些蠢蠢欲动之人立马又安静了下来。那老者见已震慑众人接着道:“皇上乃九五至尊,岂能做他人阶下囚,就算死,也绝不投降。”
小皇帝眼见大敌就在眼前,此时情形已是凶险万分,何况身边之人早有叛变投敌之心,要不是身边还剩下一名大内高手忠心护主,恐怕自己早就身首异处了。见自己现在已是腹背受敌,谁知道程济这老头不仅不想办法解决问题,竟然硬刚这些人,要是激怒他们,这不是让自己死的更快吗?尤其是听到那句“就算死也不投降”心中更是惊得倒吸凉气,要死让程济那老头去死,自己可不想英年早逝。早就向师父发出求救信号,可为何迟迟不见师父前来?加上皇爷爷曾给自己留下法宝,说是遇到生命危险才能使用,现在正是生死攸关之时,可这法宝到底藏在哪里皇爷爷也没给出半点线索呀!小皇帝想到这里心中更是焦虑,早说过不想当这皇帝,非得让我我来当,子承父业不好吗?非得让我这个孙子来当皇帝,如今江山没了,老家也要被别人给端了,这皇帝当的真孙子。
众人见小皇帝对眼前一切好似熟视无睹,只是不停的来回踱步,口中还念叨着什么,见此情形大殿里的众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显然所有的生机大家都寄托在眼前小皇帝一人身上。
小皇帝久久没有想出对策,心中顿时绝望起来,心想自己今日真的要命丧于此吗?如果投降,落在朱棣手上,那还不如死了干脆,可就这么死了,自己愿确实不愿。想到这里,小皇帝便默不作声走上大殿中间的台阶朝龙椅走去,之后便一下瘫坐在在上面。面对如此情形,小皇帝束手无策也只能仰天长叹。
阅读诛杀明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