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情深深雨蒙蒙 情在回肠荡气中_白狐仙女传奇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情深深雨蒙蒙 情在回肠荡气中(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上回书说到:蓝老师放学后急忙换上旗袍,匆匆搭黄包车去邮局给家打电话。

蓝老师家住广东省海南市崖州马岭村她的爷爷那代开始做染布生意,爷爷头戴黑色毡帽,身穿黑色长衫用担子一头挑着陶瓷大缸另一头挑着颜料走乡串户吆喝染布。手工作坊,自己用棉花纺线然后织成布,织出来的布是白色的,染色后才能做衣服用,只有三种颜色可染,黑色、灰色、绿色,染料基本上源自天然,其中用矿物颜料染色称为“石染”,用植物染料染色称为“草染”。夫妻俩不光看准了商机还能吃苦,肩挑着几十斤重的大缸和染料每天行走在乡间小路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辛苦,正因为他们辛苦付出,很快积累了些银子。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蓝老师的父亲排行老二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去日本留洋回来,就开始把日本印染技术引进来。

中国已经有了工业化的萌芽,传统的作坊手工业向工业过渡,她的父亲就在当地投资建起了印染厂。不再像老辈人一样挑缸下乡,而是雇人用马车从乡下把布收到厂里染,染好后再送回乡下,不光染黑、灰色,对工艺进行了改进:旧式染坊中分化出漂坊、印花坊、踹布坊等,漂坊主营练漂。白坯布在染色之前,需先进行精炼。旧式漂坊业用桑叶灰、猪胰汤或瓜蒌汤等动植物内的生物酶进行土法精炼。

新式练漂棉制品用蒸汽的机械化精练,陆续建立烧毛、退浆、高压煮练、丝光和漂白等工序,并采用纯碱、烧碱和漂白粉等助剂。由蒸汽升温,平幅悬挂煮练,制品质熟而富有光泽,外观优美,引入化学合成染料,由于齐全的色谱蓝、红、黄、白、绿都可以染,并有着良好的色牢度,技术就是生产力。

就像八国联军用了两千多人就占了北京,拿长矛大刀的清朝一国之军队根本不是用枪的八国联军的对手。

蓝老师父亲的生意就是这样,先进的工艺、颜色、蒸气机的使用,其他传统手工作坊根本无力同他抗衡,传统作坊很快被他挤垮,市场他形成了绝对垄断的地位。

这时广东军队里有个负责后勤的同学,将所有的军装的布都在他这里染色,不到几年蓝老师的父亲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并娶了当地一个大户旺族家的漂亮小姐为妻,生了三男一女。

蓝老师有三个哥哥,大哥跟父亲开印染厂准备做印染厂的掌门人。二哥在政府部门从政。三哥是美国化学博士,在美国一所工学院从事化学研究。蓝小姐聪明伶俐,又最小父母自然视为掌上明珠,英国八年回来归来在这所“国立”大学教授英语课。

天色渐晚,天空的云朵像被夕阳点燃,火焰把天际烧得通红,只有近处的几块云还没燃烧呈现出黑色,海水也被点燃,天边云海交会在一起分不出是水还是云。海滩上长满了一人多高的灌木以及茂盛杂草,几株椰子树高高的挺立在海边,树干细长笔直,无枝无蔓,巨大的羽毛状叶片从树梢伸出,撑起一片伞型优美的树冠,椰叶下面结着一串串圆圆的椰果。其中一颗树干被风刮倒斜斜地伸向海面,顶长有巨大的羽毛状叶子拖在海水中,晚霞渐渐熄灭远处海岸线、村庄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就在这岸边有一所围墙大院,青砖一丈二尺高的围墙有五十亩地一片,后门有条两丈宽斜坡路直通海边的码头,码头上停泊两条大铁船有人来来往往卸货。两扇黑色铁门紧闭,一丈八尺宽的门口,只有左边一扇大门上开了扇小门是开着的,拱形黑色铁门横上用毛笔写着“华南精业印染厂”。铁门外是一个绿色木质方形尖顶值班岗亭有一个黑色穿制服的保安在值班,院子里面四角都是三丈多高的木吊脚岗楼,上面各有一个穿黑色制服的保安手持长枪在瞭望。院子里是两栋两丈高黑墙黑瓦的厂房,外面正看是两层,实际上只有一层,上面一层只是有五尺高的透气窗,上下翻转的玻璃窗扇半关半开。侧面看整个房子呈现“由”字型,由字形的尖顶就是玻璃透气窗。

院子里停着三台美式绿色的十轮卡车,三十几个工人正在卸货。厂房里传出“轰隆隆”蒸汽机的震动声,黑色的浓烟从高大的烟囱冒出,白色的蒸汽从仓房上的那排半开的窗口喷出向夜空中扩散,一台大的机器正在旋转,机器有三个两尺的轮子正在皮带的带动下转动,轮子的同轴上是三个直径半尺的圆柱滚筒。三个圆柱滚筒呈品字型排列,上面的滚筒压紧下面的两个缠布的滚筒,下面的两个滚筒,一个放布另一个轮收卷布,就像电影的胶带卷,上面有一排的小水管在向下流水,瀑布一样的水流哗哗的均匀的淋在棉布上……

厂房前面有十间房子黑瓦房办公室,一个室内电灯正亮,枣红色的书柜里放满了高高低低的书,一张枣红色的八尺长的大板台上放着手摇磁石电话机,墙上挂着两个酒瓶一样大小的干电池,三个男人正围着一幅展开桌上的图纸在讨论着什么。一个男人五十多岁,头发向后梳得很整齐,只是鬓发有些斑白,戴一副近视眼镜,身材不胖不瘦,上身白色长袖衬衣,攀肩的吊带西装长裤。另两个三十多岁都穿蓝色长袖束口工作服。

桌上的电话突然;“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响起。戴眼镜的男人用右手拿起电话:“喂,请问哪位?”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孩子娇滴滴的声音;“老窦!”是蓝老师的声音。(1)戴眼镜的男人马上流出惊喜和笑容;“天天,你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来了?吃晚饭了吗?”其他两人看有电话回避退出去。

电话里蓝老师的声音传来:“我还没吃饭,放学我就出来打电话了。爸,我给您请示一下”。“有什么事呀?我的小姐姐,工资不够用了?要多少?我明天给你汇过去”。“不是,爸,我不要钱,工资够用。”电话那头蓝老师有点着急。“那你要干什么?”爸爸有些疑惑了,哎,女儿大了,她想什么真是猜不到,这么大年龄了还不结婚,真是麻烦。“爸,我们校长今天上午找我谈话……”蓝老师没说完,后面的话不知道怎么说。父亲有些急;“校长找你说什么?你们校长我听我同学说是个很不错的人。”“校长说……他有个朋友……朋友。”蓝老师还没想起合适的表达词汇。“朋友怎么了?你今天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过去你可不是这样的”。“他朋友是山东人……”“山东人怎么了?我在听,你继续说,你那里信号还清楚吗?”父亲说。“信号清楚,他山东的朋友……山东的朋友……是单身的。”蓝老师终于找到“单身的”这个词了。她父亲一下明白了她要表达的是什么:“他朋友多大年龄?”“今年三十岁,属虎的。”蓝老师终于放松了一些,她知道父亲明白了她的意思。“校长怎么说?”“校长说给我做媒,这不,我就给老窦打电话了。”父亲心里有点奇怪:这么多年见了这么多人,今天她怎么主动给我打电话商量:“你见过吗?人怎么样?”“见过……不是,没见过。是有一天他到学校送书我看到过这个人。我不知道怎么回复校长。”马上意识到不对立即改口。“你见过,你感觉怎么样?他父母做什么?兄弟几个?”父亲问。“这个我还不知道。”蓝老师答。“家庭不重要,主要是这个人要,勤奋人品好,家庭只是他的出生环境,是他父母的家,他个人的将来是靠他个人努力得来的。‘坐吃山空’,家庭再好如果是个懒人也总有一天会破落,家庭不好只要人勤奋努力,智慧总有一天会变的富裕。我们家你爷爷只是挑担子的小贩,他老人家就是靠勤奋能吃苦耐劳才有了我们家的今天。”“我看他人挺好的。”蓝老师只是简单地回答道。“那你就答应校长,接触一下看看,我相信我女儿的眼光。”“还是老窦开明,谢谢老窦。老窦给我妈也说一下,我先挂线了,后面还有几天排队的人”。“好的,拜拜,宝贝!”

蓝老师放下电话看看时间,付了话费走出邮件,心里特别舒畅,情不自禁地哼起家乡小调《侬仔的帆船》:“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尽管狂风平地起,美人如玉,剑如红,啊情深深雨蒙蒙世界只在你眼中,相逢不晚,为何匆匆,山山水水几万重,一曲高歌千行泪,情在回肠荡气中,啊,情深深,雨蒙蒙,天也无尽地无穷,高楼望段,情有独钟,盼过春夏和秋冬,盼来盼去盼不尽,天涯何处是归鸿。”

街上华灯已经初放,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照亮了这个城市,沿街店铺的霓虹灯闪烁着:“万寿堂膏药铺”,“何记粥铺”,“肥佬煲仔饭”……码头旁的“土地公公”庙顶房梁上挂着尖尖锅盖似的盘香,每排六盘,共五排,香烟袅袅,一瓶“玉冰烧”白酒放在旁边,三只白瓷高脚杯里斟满了酒,酒香弥漫,两只果盘里分别放着香蕉、新鲜荔枝。庙前三个人在烧香叩拜,两个乞丐在向香客乞讨。

蓝老师从小手袋中掏出四块大洋分别给两个乞丐,乞丐连忙磕头谢恩。

蓝老师后来如何?请关注本号,以免错过精彩。

(1)“老窦”是广东人称自己父亲的习惯口头用语,“老窦”可不是“老头”。这是引用了五代人窦禹钧教子有方,后来五子登科的故事,以表示对父亲极端尊崇。此次父女对话本来是用的“白话”为照顾全国的读者,笔者翻译成普通话。

阅读白狐仙女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