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一首颜真卿的《劝学》一刹那就触动了全场所有人的心!
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不正是李小风的真实写照吗?作为群孩中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这很显眼,让人惊讶,可当李小风念出这一首《劝学》时,所有人都能感到他心中的不甘!
众人望着他,发现一滴斗大的泪珠划过脸庞,他们一震,但紧接着,李小风突然以极其悲怆的声调,对着整个少年宫背诵出那首千古闻名的《劝学》。
是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o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ou)槁暴(pu),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悲怆的语气,激昂的腔调,此刻,李小风以不甘而愤怒的泪水诵背出这首原本很庄严的《劝学》!
众人都震住了,《劝学》大家都能读,可其中的道理,他们用一生也无法理解,可当李小风站出来时,所有人都能感到那股悲怆!
他以自身的实例让众人理解了《劝学》的真谛!
那一刻,少年宫里死一般的静,下一秒,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李小风以惊鸿的一举瞬间就征服了在场所有评论员的心,他的泪水,他那饱满沧桑的神情,他那抑扬顿挫的情感,他那小小的天却有大大梦想的志气一瞬间就博取了所有人的好感!
会场接着是一段漫长的寂静,陪赛的老师静静地注视着那个紧握拳头的大男孩,而参寒的学生们则被悲伤的气氛感染,哭得很彻底。
比赛很快就结束,有了李小风那惊鸿的一场吟唱,几乎已是这次竞赛的巅峰,其他队伍背得再好,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不痛不痒。
在二小老师的插足下,李小风并没有获奖的资格,可当会场主持人将冠军的头冕颁发给小神童时,全场却是一片死寂,而当主持人以遗憾的语气表扬李小风时,全场却响起了激烈的掌声,那是对一颗不甘的生命毫不掩饰的赞扬。
李小风获取不到胜利,可他却赢得全场参赛者的心,无疑,他已经成功。
当天下午,他与另三名参赛同学回到市一中时,校长已经组织了全校师生欢迎他们,握住李小风的手,校长只是道了一句:“后生可畏。”
第十四周时,李小风顺利地换掉了桌面上的那套已经翻得泛黄的课本,三年级的教科书有六本,再加上几本习题。仿佛已经熟能生巧,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背熟了语文课本与英语课本,可这次,他却不想再停留在字面的背诵上,他开始追求有实质性的内涵,也就是老师说的中心思想与诗中灵魂。
他开始查资料,开始翻动那本厚重的词辞,开始为了一个人物而泡三四天的图书馆。他也不再埋头于小小的房间里,他试着走了出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才真正地理解那篇《风》歌颂的原来是美好的春天,除此之外,他还到了四川蜀山去,攀登上了悬崖,他才真正地理解李白那篇杰作《蜀道难》。
【第154章】爬天都峰
【第154章】爬天都峰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有一篇《爬天都峰》,在别的群童还在教室里朗读着课文时,李小风已经去了黄山。;天都峰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课本上只是简单几笔滥竽充数,当李小风站在“登峰造极”的石刻下时,方能切身感到峰的险与奇,他心里感触,默默地望向云绕雾缠的峰间,突然间,他高歌一曲:“盘空千万份,险若上丹梯;调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歌声豪迈,性情一起,他心血来潮,在峰顶上耍来拳法,有鹤勾、熊掌、猴摆、蛇尾、虎腿。
每摆动一个姿势,他就吟唱一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越耍越性起,越唱越来劲,这下,天都峰上的游客都围了上来,大家紧紧地望着忘乎乐然的李小风,只觉率性而豪迈,众人不甘心里一震,心里起敬。
陪同李小风来天都峰的是吴烟枫与郭丹清,萧菲婵早在昨天就飞往威尼斯了,在水城上呆了一天,今天已经飞向爱尔兰首都柏林。
吴烟枫与郭丹清并没有打扰耍拳的李小风,只是心情澎湃地观望,忍不住为他的忘然表演而喝彩。
李小风时而单脚独立,鹤立山峰;时而虎腰一震,神龙摆尾;时而又蛇舌一摆,猴眼伫望。每一次摆拳,都有一声哄亮的诗句陪衬,犹如神灵下凡,在人间起舞,追逐不可攀登的巅峰。
阅读同居暧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