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
直接让在场所有学子脸色狂变,唯独庆王乐呵大笑不止:“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哈哈哈!本王刚刚在山下,就听见有人念诵此诗。”
“觉得甚好!”
…………
易千源紧蹙眉心:“这庆王来者不善啊!要不殿下我们还是跑路吧。”
“正好我刚刚看到这楼里面有条后门,我们从里面跑出去,他们又没有看到我们,肯定也不会猜测到我们的。”
玉儿翻了个白眼:“跑什么跑!有我在这里,你还怕他能吃了你不成?!”
易千源碎碎念嘀咕着:“我倒是不怕,就怕他们真的会在这个月黑风高把你处理了。”
“好了!你放心……真要是有这种事,你自己赶紧跑吧。”biQuka.Com
玉儿明显听到了易千源的嘀咕,不过相处这么多年,她也了解小源子怂样,并不感觉到奇怪。
只是每次听到,内心依旧感觉很无奈。
随即便看她,缓缓站起身来出声道:“既大师有意讨教学问,自无不解的道理!”
“请出题!”
空中荡漾着玉儿掩饰的声音。
跟随在庆王身旁的苦行僧顿时露出笑意:“大师不敢当,贫僧法号“悟心”带来一偈。”
“想要与施主“清谈辩论”一番。”
说罢,苦行僧自己对着未央楼所在开口:“孟子言:“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要做到“亲亲、仁民、爱物”,贫僧觉得此法虽有“慈悲”却也有违,是以圣人不得成“佛”。”
这里的“佛”代表着大自在,大超脱,是凝聚无上智慧的结晶。
空中弥漫着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人陷入思忖却又都紧蹙眉心,学问之间的高深明显超过了他们能够反驳的程度,甚至有些人连参悟都有些费脑起来!
清谈辩论本是流传百家的学术探讨,双方各执一家学说,引用先圣典故进行反驳。
直至辩论到对方哑口无言为止,但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思想”层次上的辩论,这不仅仅需要对先贤流传书籍有足够的了解,更要有深层的研读,还需要磨合自身的‘思想。’
“老秃驴有点东西。”
未央楼上,易千源同样陷入沉思,作为嘴炮段子达人此刻同样陷入深深的思想斗争当中。
反观玉儿稍作沉吟片刻,声音珠圆玉润开口:“释家,动辄讲空!空到无力,下不去手又没有办法教化众民,于是丢下这个世界出家去了!”
“修得一个六亲不认。”
“然!儒家“慈悲”为济世救民,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礼、爱、智是为“亲亲民,明明德”,慈悲亲天下,仁民所以,视天下人都是自己兄弟。”
玉儿说到后面越来越快:“像你们释家慈悲则为空谈矣。”
台下,苦行僧悟心顿首,语气急促:“怎能空谈!佛陀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大智度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故大功德者,当怜愍一切众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定。”
“呵呵!”
未央楼传来阵阵轻笑,与原先那道声音有所不同,但陷入双方清谈辩论的众人,却无一人察觉到。
“既如此,我且问你。”
“假若:释迦牟尼站在河边,孔子母亲与他的母亲同时掉到河里,请问释迦牟尼先救谁?”
“妙!”
“拍案叫绝乎!悟心你且说道说道,若你释迦牟尼当真慈悲是否要先救孔母上河来?!”
“哈哈!你倒是说话呀。”
悟心低着头,原先满怀信心的脸庞已然彻底消弭,唯独剩下迷惘……,他该如何回答?!难道说释迦牟尼会先救孔母,而对生母苦难视而不见?!
不,此言即便说出口有违驳论,可若说先救自己母亲,那么……释家慈悲何在?!
“既然,悟心大师不愿说,那便让我来说吧。”
未央楼传来静谧的声音:“若是孔子站在河边,他一定会先救自己生母,然后再返身跳下去,救起释迦牟尼的母亲。”
“而这,也就是“亲吾亲以及人之亲。””
“儒家从不需要假慈悲,因为我们教义本身唯“心”尔。”
“啪啪啪~!”
“妙!精妙绝伦乎。”
“实乃清谈一大雅事,日后必定传颂大江南北!我孔圣从来不注重学问,注重的乃是“思想”。”
“哈哈哈!悟心你倒是说啊。”
“你释迦牟尼不是佛祖吗,指不定他能直接用神通同时救起自己生母与孔母呢!”
悟心听闻这般话,只是低垂眉头双手合十低声念诵佛号。虽然他确实可以这么说,毕竟释迦牟尼乃是佛祖,拥有大神通……可清谈辩论,谈的是学问,辩的是思想!
若悟心当真说出这番话,反而有点像小丑了!
“大师!常言释家有大智慧,我这有副上联,不知道你可愿意尝试?”
未央楼传来低吟声,声音听起来不大却传遍整座翰林院。
悟心抬头苦涩笑道:“贫僧愿也!”
挑起事端的是他,他要是不愿意,就连庆王都下不来台。
“你言,老子曾化胡为佛!”
“那我的上联便是:”
“老子天下第一!”
。
..
阅读长生武道:我在大内苟活三千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