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48节_七十年代韩小英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十年代韩小英 第48节(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韩小英回头叫白氏止步。

  白氏还是将她送到门口,直到看着她跟那位“谢伯伯”离开,还没回屋。

  “老婆子你瞅啥呢,人家都走远了。”宋博古送完人回身,见自家老妻还在房檐下站着,不免打趣了一句。

  “没瞅啥,就是瞅那丫头脸伤得不轻,你不是会配那个养颜膏子吗?抽空给丫头配两瓶。”白氏说完,不等自家老头子应承就转身回屋了。

  宋博古:“……”他还没答应呢!

  那膏子可不是说配就配的,工序繁琐着呢,连他亲孙女出嫁时他才给了两瓶,这老婆子对个外人倒是大方!

  从宋家出来,谢良玉就要回去了,吉普车停在村口等着呢。

  谢良玉到车前,打开车门,从车里拿出个网兜,这是他提前准备的一些东西,刚才进村时没带着。

  “丫头,这些你拿着,伯伯来得匆忙,没来得及买啥好吃的,等有时间伯伯再来看你。”局里一堆事儿呢,他必须得回去了。

  这边的案子已经有了结果,小英丫头他也看到了,目前生活得还不错,他放心了。

  韩小英知道推辞没用,就大方的收下了,“谢谢伯伯,您不用再惦记我了,我能照顾好自己。”

  谢良玉点点头,“回去吧,别送了。”说着上了车。

  韩小英等吉普车开走,才转身回去。

  刚才她看见车里还有两三个人,谢伯伯真的是来查案子的,就是不知道哪个村子出了事……

  而在某部队的谢平安,训练回来收到韩小英的包裹,打开之后见是件毛衣,愣了好一会儿。

  在几个战友的玩味的眼神中,他浑然不在意的打开包裹里的信。

  信里寥寥几句,说了毛线的来处,织毛衣给他是感激他上次的包裹。

  看完信谢平安就把毛衣穿上了,无论是长短肥瘦都非常合身,可见织得人用心了。

  有人就忍不住好奇,“谢营,毛衣谁给织的啊?”大家都知道谢营没对象。

  谢平安扯了扯身上的毛衣,穿着还挺舒服的,他很嘚瑟的道:“我妹妹给织的。”表妹也是妹妹。

  战友们一个个羡慕嫉妒的盯着他身上的毛衣,恨不得给他扒下来。

  “咱妹妹真是心灵手巧,这毛衣织的这个带劲儿。”

  “是啊,真不错,谢营,能不能给咱介绍介绍,咱不介意当你妹夫。”

  谢平安脸直接黑了,吼道:“都给我滚一边去,我妹妹才十五,是你们这些大老粗能惦记的!”

  众人一哄而散,可不敢招惹这位翻脸不认人的谢罗刹。

  谢平安把人赶出他的宿舍,就开始翻箱倒柜,表妹辛苦给织的毛衣,他当表哥的不能没表示。

  至于信里说的,不让他再寄东西了,他就当没看见。

  所以在过年前,韩小英又收到一大包好吃的,她再次头疼的扶额。

  这个谢平安,都说了不让他再寄了,偏又寄来,比上次还多,没完没了了这是!

  韩小英无奈得收拾着包裹,干着活。前些天生产队杀年猪给大伙分了肉,韩小英他们每人分了一斤猪肉。

  只是这么几斤肉哪够过年的,他们又悄摸的弄回来一只猪前腿。

  韩小英包了很多冻饺子,还蒸了几锅馒头跟粘豆包,炸了菜丸子,她这几天都是忙忙呼呼的,在准备年货呢

  进了腊月之后,他们屋里冷得不行,火盆早生起来了,是从宋大婶家拿来的,而郑家和他们那屋用的是个旧瓦盆。搭炕火墙的事,他们几个商量之后,决定明年再弄,今年先将就一下,反正有火盆烤着,屋里也没那么冷了。

  可知青点就不行了,尤其陶永芳出嫁之后更冷清了,也没有火盆烤火,没事儿肖兰她们都窝在炕上不出门了,真的是在猫冬。

  而陶永芳出嫁那天嘎嘎冷,韩小英没去,知青点只肖兰跟周文静去送嫁了,就说她做人有多失败吧,结婚都没人乐意去捧场。

  陶永芳婆家条件一般,彩礼随大溜给的,陶永芳娘家也没人来,她嫁妆自然也不多。

  就这么憋屈的嫁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张牙舞爪的折腾,最后却落得这么个结果。

  作者有话说:

  明天开v了。

  第60章三合一

  韩小英等了几天,不见刘金枝来还手套,去大队长一打听才知道,刘金枝不在家,上她姥家串门子去了。

  手套肯定是给带走了,韩小英这个气呀,这什么人啊,借给她东西不知道还。

  “你当初就不该借给她,管她冻不冻手!”谭雅婷愤愤的道。

  “我不是寻思,人家死冷寒天的跑她来给我传话儿,手冻得通红的,就借她戴一小会儿,后来我回来时,忘了要了。”她当时真没想太多。

  一副手套而已,刘金枝脸再大还能赖着不还?她根本没当回事儿,结果刘金枝一拖这么多天,还带着出门了。

  刘金枝一去大个月,回来时都快过年了,手套是拿回来了,可脏的已经不能看了,左只手套指尖处还烧了个黑洞洞的窟窿,已经没法戴了。

  刘金枝一脸讪讪的,她也知道自己过分了,把人家新手□□成这样。

阅读七十年代韩小英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