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阅读_帝王秘事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序一:史说新语

作者:程鹤麟

看过一部hbo自制电影叫《mrs。harris》(港译〃狂情黑寡妇〃),本·金斯利(就是演甘地的那位)饰演的男主角是个医生,业余爱好是读史,他有这么一句台词:历史如此精采,何必读小说呢?

如果读了倪方六这本书,阁下应该会同意这个说法。

其实倪方六的上一本著作《盗墓史记》,就已经印证了这个说法。当时曾有媒体指出:〃《盗墓史记》的作者抽丝剥茧,另类读史,记述了从中国古代到现代几千年间内发生的稀奇古怪的盗墓现象,集知识性、趣味性、史料性于一体,是一本比盗墓小说还好看的文化读本。〃(《江南时报》2008年1月15日)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些对历史有很深造诣的人士(多为非职业史学者,他们既不是史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不是学校里教授历史的老师,史学是他们的业余爱好),用很不历史但引人入胜的笔法来讲述历史,用很不主流很不官方的观点来重新诠释历史。

兄弟我将这种现象称为〃史说新语〃。

倪方六便是这样一位〃史说新语〃者。

在中国,以往所见的历史书籍通常都很不精采,一般都非常乏味,枯燥程度仅次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盖因为以往之史家,以史为业而未能以史为乐也。

所谓以史为业,就是以治史为饭碗。饭碗的背后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老板的脸色。你不能由着你自己的性子来,你怎么来得由你老板决定。

老板喜欢标语口号,你就得想办法多来点儿口号标语。

老板喜欢〃格调高雅〃,你就不能〃格调低下〃。

老板喜欢玩深沉,你不深沉也得装深沉。

老板要你说教,你就得说教。

总之,你拥有了饭碗,失去了自己。

于是,数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读到的少得可怜的那几本历史书籍,要么官气十足,要么索然寡趣。

不仅外行人觉得不好玩,他们业内人士也觉得自己白忙一场。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曾在他的古稀之年说了这样痛心的话:

〃解放以后许多年里,明史学界只搞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农民起义,为了贯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这一学说,我这一代人都在研究农民起义……现在回头看看,农民起义的研究基本是一堆废纸,能够留下来的成果基本为零……〃(《新民周刊》2007年第8期)

但倪方六不是吃历史这碗饭的,不靠历史论著评职称升官职加薪水。〃历史〃,只是他自家的〃后花园〃。在这个后花园里,没有老板(非要说有的话,则他自己就是老板),没人管得了他,没人能告诉他,该研究什么,该怎么研究。他拥有极大的自由,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

倪方六自己说,有人在他的博客上留言,骂他不干正事,尽写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肮脏之事。

这也拦不住倪方六,他还是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如果一个人只是凭兴趣做事情,并不打算取悦于其他任何人,并没有世俗功利的目的,你又能拿他怎么办呢?

于是,专攻盗墓史以及帝王私密生活的倪方六,就这样冉冉升起了。

于是,倪方六的第二本有关中国帝王〃陈芝麻烂谷子的肮脏之事〃的专著,就这样翩翩降落了。

2008年10月24日

(程鹤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著名〃时事辩论会〃主持人)

←虹←桥←书←吧←bsp;第2节:序二:〃人格化〃的故事

序二:〃人格化〃的故事

作者:王丰

我国历史上下古今何止五千年,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尤其官史部份,书写政治生活者向来占主流位置,长此以往,后代子孙读古人史册,总以为古人非圣即贤,古之帝王将相日常作息除了国是,仍是国是。此种误解无他,概因史家基于为贤者讳,为帝王官家讳,是故一贯鲜少着墨古代帝王生活私事。惟其如此,古代帝王和官家多采多姿的生活面,在有意无意间,被遗诸正史。官方记录的史册扬弃生活面,多言及政治生活面之历史陈迹,而少言及日常生活面之吉光片羽。帝王将相「神格化」的面向,被刻意放大,〃人格化〃方方面面的记忆,反遭史家刻意沉埋,或刻意忽略,终为后世所淡忘。

但是,帝王将相生活面〃人格化〃的故事,还是古今士农工商各界均感兴趣的部份。本书针对历代帝王私密生活,全面而细腻地描述宫闱内幕,把各朝各代的帝王,最隐密幽微的部份,全部摊在阳光底下,接受读者的检验,不仅仅一定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好奇心,更能以〃人格化〃的观点,平视的视角,观察古之帝王各种俗事,这的确是作者对千万读友莫大贡献。

例如,倪先生在书中述及〃朱元璋葬父出现怪异天象〃的情节。并说,〃朱元璋,为什么能开创大明王朝,当上皇帝,……民间传说是因为他祖坟葬得好,父母埋到一块风水宝地上,恰巧这里有王气,是真龙结穴之处。〃云云。中国人自古相信风水谶纬之说,这种说法甚且牢牢深植民间信仰,大家坚信不移。直至近世西洋科技文明移植中土,风水五行之说,仍盛行不坠。本书最可贵也是最有价值者,是它总是在故事情节之中,总能佐以文献史籍,而非仅停留于稗官野史道听涂说的位阶。就以〃朱元璋葬父出现怪异天象〃而论,倪先生列举明朝徐桢卿所着的《翦胜野闻》的说法:〃帝(朱元璋)父母兄弟相继死,贫不能具棺,与仲兄谋草葬山中,途次便断,仲返计,留帝视尸。忽风雨,天大晦,比明视之,则土裂尸陷,已成坟。〃又说:〃朱元璋放下扁担的〃土裂尸陷〃地方,正好处于龙脉上。因为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结果平地起坟,朱家子孙有了帝王命,从此风流三百年。西元1644年灭亡了,则是帝王之气不存,龙脉受伤之故。〃

本书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涉猎的议题举凡酒色财气无所不包,但广博却不失其专精,泛论亦不沦为虚浮,总能深入浅出,用一些有趣且奇特的故事,画龙点睛,巧予勾勒,而又不失低俗难耐。比如说,书中述及马秀英嫁给朱元璋后,曾为要偷馒头给朱元璋食用,却因此烫伤乳房的事,虽是一小故事,却可佐证古之帝后平易恩爱,实与平民何异。又例如,书中以〃刘邦老婆是〃偷情〃高手〃为题,述说吕雉不守妇道、〃红杏出墙〃的事迹,亦透露了帝后也有人性弱点的不争事实。

作者倪方六先生能上穷碧落下黄泉般地,掘罗各色多趣的题材,充分展现了倪先生不凡的创作功力,和资料消化能力。本书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应与倪先生的资历密切相关,他是资深记者、文化名人,更是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考古学会会员。读者详阅此书,必定不会有空手出宝山之叹。

谨序于2008年11月5日

(本序作者系台湾知名传记作家台湾、《新新闻》周刊资深主笔)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3节:自序:把历史写得更好看一点

自序:把历史写得更好看一点

倪方六

中国历史,其实是一部宫廷史。

翻开二十四史,部部都是围绕帝王展开的,帝王的生平事迹均编撰为〃本纪〃,置于首编。古代史家这般选题和安排是十分合理、恰当的,因为,古代中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即所谓〃家天下〃。

帝王既然有〃家〃,便免不了有成堆的〃家务事〃,家事即国事,国事即家事。帝王也有喜怒哀乐,也要过夫妻生活。但帝王贵为人间天子,其〃家〃自然非黎民百姓可比,宫殿高墙,亭台楼阁,嫔妃多多,后宫深深。即便吃、喝、拉、撒这些寻常之事,也要弄得与众不同,吃饭不叫吃饭,叫〃用膳〃;做饭处也不能叫锅屋、食堂,叫膳食房;上厕所更讲究啦,即不能说方便、解手,更不能叫拉屎,而喊〃出恭〃;甚至连死也有规定的用字,称为〃崩〃。

帝王家事因此被便抹上浓厚的神秘色彩,隐而不露,故曰〃秘事〃。因为有了这份神秘,在〃公天下〃的今天,大家才有兴趣去了解和阅读〃帝王家那点事儿〃。

于是,我假《太史公书》、《前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这些正史典章之梯,借《洛阳伽蓝记》、《朝野佥载》、《东京梦华录》、《南村辍耕录》、《万历野获编》、《清稗类钞》这类古人笔记之便,闯进了皇家后院看风景。

〃皇家后院〃实在太大了,院子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我只好念叨起当年高考应试口诀,来不断复苏自己的记忆: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最有兴趣的,我认为当在汉朝〃刘家大院〃、唐姓〃李家大院〃、明朝〃朱家大院〃,而不是现代人聊得最多,最为熟悉的〃清宫文化〃。这三座大院大概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全部荣耀和辉煌,里面的故事也最香艳、最惊心动魄、最不可思议。

〃刘家大院〃里曾经发生的事成儿,不少已成后世为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高祖刘邦后宫的〃人彘〃惨祸,武帝刘彻的〃金屋藏娇〃,成帝刘骜的〃牡丹花下死〃,哀帝刘欣〃断袖之癖〃……夜夜欢歌的背后,显现出的尽是帝王们错乱的性爱,与〃李家大院〃内太宗李世民弑兄淫嫂、高宗李治〃子娶父媳〃幸才人、玄宗李隆基〃父娶儿媳〃夺寿王妃,女皇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共夫〃,联手构画出了一幅〃脏唐烂汉〃的淫乐图景。

再后的〃朱家大院〃,荒唐和混乱不亚于汉唐,成祖朱棣疑心宫女〃对食〃不贞怒杀三千,武宗朱厚照寻花问柳连寡女也不放过,世宗朱厚熜逼宫女太甚,引发了〃壬寅宫变〃,光宗登基未满月服〃红丸〃暴亡······为极尽淫欲,帝王们遍寻〃不老药〃、吞服壮阳丹,结果造成〃群体性短寿〃。

皇权大概是稳定性最差的一枚〃定时炸弹〃,因权力争夺而导致的弑杀现象,在中国皇家后院内最为集中,非正常死亡成了皇帝人生的非情愿选择。中国封建第一皇帝秦皇赢政,留下了被宦官赵高谋杀的悬疑;汉少帝刘辩仅当了四个月皇帝,就被当道的奸臣董卓废杀;隋开国皇帝杨坚,让自己的二儿子、后来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西天;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允炆被自己的亲叔叔、成祖朱棣带得走投无路,宫中自焚。

皇帝是人世间贪欲最强烈一族,生前奢侈,死后也想过得舒服。在活得好好时,便开起营建〃寿陵〃,花巨资修筑供死后休闲的地下寝宫,将子民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的私有,随葬地下。为此,诞生了一种专为皇家而设计的风水理论,寻找风水宝地,万年吉壤成了御用堪舆家的任务。皇家的风水宝地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动工时有什么讲究,下葬时要注意什么,如何防止死后不被侵扰、随葬品不被盗走······这些问题给帝王陵附设了诸多谜团和玄机,成为帝王家事中外人最难知晓的秘密。

这〃后院〃里究竟发生过多少桩有趣的事情,上演过多少出流血的阴谋?恐怕谁也说不清,且写不尽。我这本书也只是走到哪扯到哪,尽量把帝王家事说得清楚些、系统些,全面些,称之是中国皇家宫廷史有点难为了,叫〃宫廷杂史〃倒有几分贴切。

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把历史写得更好看一点〃。当然,这更好看一点不是胡嚼乱侃写小说,有意给历史抹粉,而是少摆学者们惯耍的〃之乎者也〃臭架子,脱去学术的腐朽味儿,让读者看得明白看了还想看。

希望我的书能做到这一点。

2008年10月19日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4节:皇帝新婚入洞房前后的秘密

一、中国帝王的私秘生活

皇帝新婚入洞房前后的秘密

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

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他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5节:皇帝找老婆要走什么程序

皇帝找老婆要走什么程序

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并没有什么两样,一般也要遵守周时的风俗,即《礼记·士昏礼》中约定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六礼〃原本是远古贵族男子的娶亲程序,被皇家移植后,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程序也为普通人家采用,不同的是,仪式简化了。

到清代,皇帝娶亲从提亲到迎娶,形成了一系列繁缛的礼仪。清代皇帝结婚称大婚,要由太后、宗室王公大臣议婚选定皇后。要设立专门机构,操办皇帝的终身大事。

清皇的仪礼程序主要有〃纳彩〃、〃大征〃、〃册立〃、〃奉迎〃、〃合卺〃、〃庆贺〃、〃筵宴〃、〃祈福〃,每个环节都十分地隆重,耗资巨大,非民间可以想象。

当然,皇帝找老婆与找后宫嫔妃是两回事情。皇帝的老婆就是皇后啊,关系国家社稷的兴衰存亡。后宫嫔妃仅是皇帝的性交对象,与古代的官妓无异,如果要说在皇帝家里的地位,不过民家小妾的地位,甚至不如,也就是上面说的二奶、三奶的份。

所以,所谓皇室后宫,粗俗说来,不过是一座皇帝大妓院。当然这所大妓院的〃老鸨〃,应该是皇后了。

皇帝找老婆与在民间选拔美女进后宫供其泄欲是两回事情。找老婆在古时要有媒人的,而选拔嫔妃,程序很简单,甚至谈不上程序,大太监主持就行了。选嫔妃重色相,长得不漂亮是不行的。汉武帝当年〃掖庭三千〃,标准就是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要长得清纯漂亮。即《汉武故事》中所谓,〃年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资质明秀者,始得预其列〃。而找老婆则重人品,这可能是历代皇后都不是太漂亮的原因吧。

◇欢◇迎◇访◇问◇bsp;第6节:皇帝给老丈人家送多少彩礼

皇帝给老丈人家送多少彩礼

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

定婚送彩礼,是人之常情,也是中国古代流行习俗,到今天也未见取消。但区别还是有的,古代上门提亲,要女方的〃八字〃,至订婚时,正常礼物是雁,即所谓〃婚礼。下达,纳彩用雁〃。后时兴送金送银,现在敬送的贵重金属饰物则更高档,要白金什么的。

皇帝的彩礼当然不会与民间一样,亲自去送,而会选择身边人临时做〃执事官〃当使者,一般是由相当地位的官员担任。礼送到时要宣读〃纳彩制书〃。

在明代,执事官会说:〃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惟重,祗遵圣母皇太后命。遣使持节,以礼采择。〃

在清代,执事官会说:〃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某女为后,命卿等持节行纳彩。〃

皇帝的彩礼对皇帝的老丈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如在汉代,仅黄金要送万斤以上。东汉桓帝刘志娶权臣梁冀的闺女时,照着孝惠皇帝纳后的例子办,〃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鴈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礼金翻了一倍。

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如在清帝婚仪之〃大征〃时,要送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金茶器一具,银茶器二具,银盆二具,各色缎千匹、全副鞍辔文马二十匹。

阅读帝王秘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