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陵带领的一干文官经过昨夜的事情,心里早就哆嗦成一团,此刻见到局势平静,才又恢复了酸腐模样,在刘时英面前指摘张坤等人对皇上的不敬,又指责刘时英对属下管教不严。
裴陵听在耳朵里面十分不舒服,但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刘时英表情平静,便也只得跟着忍了。
赵东倒是跟那几个人不同,经过昨夜的战事,对边关又有了新的认识。先是在刘时英面前表了一番功,又跟刘时英说将来要跟上司请求调到刘时英手下,在边关效命。
「此事容后再议。」刘时英心里不耐烦,但面上没有表露,他给裴陵使了个眼色,让裴陵转移赵东的注意,接着把活捉的反叛将士的名单给剩余的手下看,让他们看有没有逃脱或死亡的。
统计完毕,他才对靠在营帐门口小憩一会儿了的左三知问道:「你那边情况如何,我还以为你得等我收兵后才能回来。」
「呵呵,那些胡人兵士都是我手下败将,能有什么能耐。」左三知淡淡一笑,不以为意地拍了拍战袍上的灰尘。
当上卫指挥史后,他就在手下培养了一批探子,当定边王谋反的意图暴露,他派出去不少人查探,甚至还假意松动,让定边王以为他动摇而放松了一些警惕。
定边王要趁裴陵来边关之际动手,这事情他得到情报后,便跟刘时英商议,连手卖了个破绽,准备借机查出谁是隐藏得最深的叛徒,连带拔除定边王在边关得残余势力。
昨夜,他趁大家有七八分醉意之时借口不胜酒力溜出了营帐,接着悄悄带兵出击,分成两路,一部分夹击去偷袭抚远城的胡人,一部分去劫持定边王用来里应外合炸城门的火炮。
得胜后来不及休息,他留下小部分得力手下看管定边王一家和胡人的俘虏,整合了其余人回来支持刘时英这里。
不出所料,刘时英这里相对更为棘手一些,叛变的兵士顽死抵抗,杀红了眼的胡人也以为被出卖,疯狂反扑。
「不过我们的损失不算太大。受伤的兵士很多,但殒命的少,也算不幸中的大幸。」刘时英点头,再次跟裴陵还有一干文官商量起来。
双方觉得此事干系重大,彼此都没有权力处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各自上书给皇上,请皇上亲自下旨。
裴陵思忖自己及手下都有上密折的权力,此举对刘时英可能不太有利,但说不出反对意见。
待众人各自回去休息,他才把担心跟刘时英说了。刘时英也有同样的顾虑,可也没有应对之策,只能先这样处理。
他叫过左三知,让左三知派些心腹去看管定边王及王府众人,免得逃了谁,将来查出来会治个失职之罪。
「我每晚都会亲自巡视。看管他们的人我也会慎重挑选。」左三知看看刘时英,又瞧瞧裴陵,扬起嘴角道:「裴大人,您是朝廷派来劳军。虽然文官不负责看管犯人,但此事关系重大,您是否也随本官去巡视呢?」
「呵呵,左大人过谦了,有左大人在,本官很是放心。不过既然大人开口,本官派人去也好。」
裴陵眯起眼睛笑笑,「我手下有个随行武官赵东,是兵部尚书赵大人的儿子。说起赵大人,我还听说您差点成为他的乘龙快婿。可惜啊可惜,您失去了上次的机会,这次要好好把握。」
「我上次不敢高攀,这次也是一样。」
左三知笑笑,伸手在裴陵的脸颊上轻抚了一下,在裴陵暴怒前转身离开。留裴陵一个人在咧嘴大笑的刘时英旁边咬牙切齿。
第六章
定边王试图谋反一事让整个大周朝廷震惊。百官得知,纷纷上折。有的弹劾定边王罪无可恕;有的弹劾刘时英治下不严导致部分将士被收买;还有的弹劾边关的文官,说他们不能及时明察定边王谋反的消息,导致此事发生……
裴陵在边关接到京城来信,得知朝廷状况,心里便骂那些人都是事后诸葛亮。
那封信是他爹爹派人送来的,信上除了讲述朝廷的动向,还大大赞扬了一番他,说只要这样下去,皇上对裴家的信任只会越来越多,裴家恢复当年的盛况也指日可待等等。
「他还是忘不了当高官的滋味。」裴陵把家书递给刘时英看。
刘时英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皱眉道:「从信上看来,皇上是打算让另外一批人来这里审定边王,没打算让你审。」
「肯定的。这件事情里面,我算是功臣,如果我再参与审案,皇上不好封赏我。何况此事关系皇家体统,我还不够格。」裴陵让裴勇去收拾行礼,打算等新任钦差到来后便上路回京。
刘时英笑裴陵想得太远,裴陵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跟刘时英谈笑了一番后就出了营帐,穿过兵士们的住处,来到了营盘的边上。
「你怎么在这里?」想到几日前跟左三知在放平安火的地方相遇,裴陵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那个地方。可到了,却发现左三知一个人坐在燃尽的狼烟旁边出神。
「你能来我不能来?我在想……想多年前,我不过是个被兵士奴役、任由他们支使的军奴。」左三知回头,见是裴陵,就站起身来走到裴陵身边站下。
「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武将,而今,却成了朝廷众官闻之色变的御史。所以说,人世无常。」裴陵端详左三知,想伸手触碰左三知的脸,却又忍住。
「你要走了?」见裴陵眼中一片深沉,左三知反而笑了。他拉过裴陵的手,握住,轻轻包在掌心中。
「你看到裴勇他们
阅读军奴左三知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