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谁见过这么漂亮的婆婆呢就算不是小媳妇儿了,也是最年轻漂亮的婆婆,对不”
“好吧,那臣妾就争取做世上最年轻漂亮的婆婆吧。”虽然对这一“殊荣”非常不感兴趣,但好歹是康熙皇帝人家金口玉言,也不能太不给面子不是
十六阿哥刚学会说话走路,正是好奇的时候,东摸摸西碰碰也自己心里高兴。德宛怕磕着碰着,使人把屋里带角的带棱的都换了圆转的,不能换的也都用软布包了那么些棱棱角角的,虽看着不那么齐整,却最是安全。
“小十六,今儿想听什么故事”德宛坐在他床边,准备讲完就回去歇息了。
“狐狸精!”小十六兴奋地叫了起来。
德宛眉心一跳,忙问,“这狐狸精是谁说与你听的”
“奶母。”小十六会说的不多,可这个倒知道。见自己能答上来,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德宛没应他,只是讲了个历史故事与他。小十六也不挑,反正有得听就是。
待把他哄睡了。德宛才板起脸来,把小十六身边一众伺候的都叫到前面儿去。奶母保母宫人太监跪了满满一地。
德宛沉着脸,看也不看他们。倒把下面跪着的一群人吓得发抖。
“你们是谁在十六阿哥跟前说那么些子不三不四的话的你们打量着主子小不懂事,就在那儿胡乱嚼舌头起来了。你们也不怕教坏了小主子”德宛气德脸都泛了青。
“有这等事朕竟不知这些奴才还有如此混来的,当主子们是什么当真该死!”
德宛一愣,忙站起身来,“皇上多早晚来的,竟也没人通报一声,臣妾不曾恭迎皇上,实在该死。”
“哪来这么多该死该活的话,说的怪没趣儿的。朕来时听你在十六那里,便没让人通报,否则也未必能知道这些子刁奴的事儿了。”说着,康熙伸手拉她坐下。
“皇上这次才真是说错了呢。若知道皇上在,臣妾何苦在这儿花这么多心思,只管统统推给皇上就是了。”德宛又瞥下面的人一眼,“今儿晚上,臣妾不过是按往常的例给小十六讲些故事哄他睡,可谁知那小子竟说要听‘狐狸精’,可真是吓着臣妾了。他才多大点儿的人,如何能知道这些,可不都是这些做奴才的造的口业。小孩子不懂事,倒要被他们给教坏了。都说‘三岁看老’,可见小时候最是重要,这时候被这些猪油蒙了心的给耽误了,以后可就不好往过扭了。真是阿弥陀佛,幸亏十六还小,要不然,臣妾才真是……哎!”
“这也亏得你是个喜欢孩子的,若是旁的人,怕是孩子已经被毁至差不多了也未必能看出什么来。想想十三和十六都非你亲生,却胜似亲生,便是他们亲额娘也未必能如此的。”
“这可不一定。皇上是没见王氏对孩子的疼爱模样。每次见了孩子,都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查看个遍,那些奶母保母们也都要一一问个遍,生怕孩子受了半丝委屈,再没有比她更周到的了。孩子有个病呀痛的,都心疼的什么似的,那次见十六身上被蚊子叮了个包,她都心疼成那样,眼泪流了一地,可见是亲生的。臣妾每次看着都觉得心酸,真真可怜见的。”德宛抓着康熙的手,垂着头玩起他的手指来。
康熙微微勾起了嘴角,笑的意味不明。“是吗她倒是小心的,朕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小心的呢。”看着德宛把自己的手指头当玩具,他倒是惬意起来。
“所以说是生母嘛,孩子不在眼前,总是忍不住担心的,谁知道照看的人当不当心呢。就像今天的事儿,若不是十六不懂事儿说起来,臣妾也难知道的。好了,既然皇上来了,臣妾也能趁这机会偷个懒,把这挑子撂给咱们万岁爷了。”德宛眼角斜飞,软软笑道。
“李德全,把他们先关起来,你们连夜审审,看哪个这么不当紧的,都拉出去了。你再亲自挑几个老实本分的给小阿哥配上了。”康熙吩咐完李德全,拉起德宛,向后面走去,“时间也不早了,德妃也早点儿休息吧。平日里嚷嚷着要睡什么‘美容觉’,这会子倒想不起来了。”
后宫女人的依靠
德宛和康熙在一起的时候到底睡过“美容觉”没有,这一点不管德宛是什么想法,康熙百分百是持肯定态度的。瞧瞧这油光水滑的小模样,可不就是朕给你的“美容觉”滋润出来的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时间依旧匆匆如流水,带着德宛在祖母之路上越走越远。
永和宫仍然继续收割着孩子。
三十六年三月初二,陈贵人生下一子,就是历史上的十七阿哥,果亲王胤礼。三十八年五月,六阿哥的侧福晋富察氏生下一子,这是六阿哥的第三个儿子,康熙亲自赐名弘昙,富察氏在三十五年生下女儿后一直以来的不甘心也终于被抹平了。
三十七年,一直以来还算平静的后宫了。康熙第一次分封诸子,大阿哥和三阿哥分别被封为直郡王和诚郡王,四、五、六、七、八几个阿哥俱被封为贝勒。惠妃和荣妃腰杆子顿时就硬气了许多,谁让满宫里只有她们俩的儿子成了郡王呢而已经失宠许久的卫氏因为儿子争气得了康熙的喜欢,又重新可以偶尔见一两次康熙了。
其他的阿哥对上面两个哥哥还只是羡慕,然四阿哥却最是个要强的,见三阿哥只比自己大一岁,平日里圣眷也不如自己,此次居然就成了王爷,而自己只是个贝勒,自己就这样被人狠狠压了一头,面上虽然看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却难免有些怏怏的。
而康熙对此的解释是“四阿哥为人轻率”,更是让他心中憋屈。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在那以后,他开始慢慢收敛自己的脾气,准备向“忍者”之路迈进了。
三十八年七月,康熙巡幸塞外,德宛依然留在宫里陪太后。一、三、四、五、六、七、十三、十四这八个阿哥跟了康熙一起出去了,留下了太子在京城当临时盖章机。
十三阿哥在三十七年康熙去盛京谒陵的时候已经随驾过一次了,可十四阿哥倒是第一次,德宛对这个儿子还真是不放心。
“额娘,这东西你都收拾了这个多天了,还没收拾好呀去年儿子随驾的时候也没见额娘这么经心呢。这次四哥、六哥和儿子都在,还能亏了十四弟不成”十三阿哥不依不饶起来,拱到德宛怀里撒起娇来。去年他随驾的时候可是只有一、三、五、七、九、十这六个哥哥一起的,虽然五哥很照顾他,可毕竟没有自己的哥哥来得亲近。
“你这小子,瞅瞅你这模样!谁不知道你的性子,谁敢欺负了你,啊额娘的小老虎”德宛扭着他的小肉脸,手感真好。
“额娘”十三阿哥手脚并用终于逃离了魔掌。使劲儿揉揉脸,真是的,额娘还把人家当小孩子呢,人家今年都十四岁了,皇阿玛都说了过两年就给人家选媳妇儿了,额娘还这样,真是太过分了。
德宛对着最小的儿子,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四阿哥和六阿哥都大了,她也放心得下,十三阿哥性子活跃又得宠,她也不担心,可就这个十四阿哥,她完全看不出来哪里和清穿文里那个或嚣张霸道或活泼机灵的十四阿哥有哪里相象了,分明就是一个沉默害羞的小家伙,除了在最亲近的人跟前还能伶俐点儿以外,在外人面前,比小姑娘还像小姑娘呢,那真是拎起来一串儿,放下去一摊儿。
最令德宛瞠目结舌的是十四阿哥的武艺课程,她简直无法相信这个居然就是传说中的“大将军王”的成绩,从来都是倒数的名次,无论骑马、射箭、布库什么的,他都只强于七阿哥,不,人家七阿哥射箭还比他要强得多呢!记得有一次,噶卢岱给他陪练,噶卢岱的成绩都比他强多了,噶卢岱可是个女孩子,只比他大两岁而已。为此,德宛基本已经快要放弃这孩子的武艺了。索性在文学艺术方面这家伙还是可圈可点的。
为此,德宛还专门求过康熙,说是小十四性子是个绵软的,她实在不放心这小子跟了去。
结果呢,康熙为此又狠训她一通,反正是把她定位成了“败儿之慈母”了。
“依朕看,十四那性子就是被你保护太过了!须知道,慈母多败儿,虽然你偏疼幼子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总得长大,你看看你把十四惯成什么样子了下一次选秀都可以给他指婚了,他现在还跟个没断奶的奶娃娃一样,你这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再这样下去,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我爱新觉罗家的男儿,都必须是顶天立地的勇士!”
德宛太悲愤了。这个老康,只要孩子有一丁点儿的闪光点,那也一定是像了他的。但凡有一点点的不好,就都是她这个做额娘的错。哪有这样的道理再说老康平日里宠十四也未见得就比她少,怎么这孩子文才好就是随了他的,武艺差性子软就是自己的错了
算了,懒得跟他争(再说也争不过不是)
“好了,明天就要走了,今天你们几个去跟苏麻喇姑还有十二阿哥道个别。还有,问问苏麻喇姑最近身体怎么样,顺便把本宫最近抄的那本经书送去给苏麻喇姑吧。”康熙对苏麻实在是极好了,因为孝庄太皇太后去了以后,苏麻生无可恋,竟把年幼的十二阿哥送去给她抚养。四、六两个阿哥自幼也是和苏麻亲近的,每次远行前都必会前去道个别。
不过,康熙走了,并不代表她就可以休息了。
比如哈宜呼,她的长女,已经是个十七八的大姑娘了。现在选婿就是摆在她面前的头等大事。
她是个深宫妇人,哪里知道什么好的人选,只得托了父母在外面看看。结果一看他们送上来的外孙女婿候选人的单子,真真吓了一大跳,清一色的公侯子弟。
虽然能够理解他们对哈宜呼的关心,但德宛其实并不打算给女儿找一个太过高贵的人家。虽然哈宜呼是皇帝宠爱的公主,但在姐姐们一个个不得不远嫁蒙古的时候,她却舒舒服服嫁在京城里,已经够让人嫉妒了,要是再找一个不是当公就是做侯的,还不得让人用眼锥子给锥出满身的洞呀。况且在她看来,找个差不多的,不必过高,当然也绝对不能低了,只有性子好,能够对女儿好,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萨伊堪,也只比哈宜呼小一岁,也得开始准备了。不过萨伊堪的事情还得和太后商量着办,毕竟萨伊堪是养在太后身边的。
结果这话头跟太后一露,老太太原本挺好的心情立时就阴了。萨伊堪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跟在老太太身边了,一呆就是十多年,小丫头安静乖巧又孝顺,几乎快要成了太后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突然告诉她萨伊堪长大了,该要准备出嫁了,便突然间受不了了。
太后一生都没有亲生子女,康熙跟她也没有特别的情谊,虽然身份尊贵却难免寂寞。自从有了五阿哥和萨伊堪陪着,才觉得日子好过了许多。然而现在五阿哥在外开了府,不能常在太后膝下承欢,太后的生活中就几乎只剩下了萨伊堪一个,乍然听说萨伊堪也大了,就快要留不住了,心里那叫一个舍不得。更何况,太后之前还听皇帝说起过翁牛特部的仓津是个好的,那时没多想,然而现在想想,萨伊堪似乎是跟仓津差不多年纪的,哪里还冷静得了,恨不能现在就把萨伊堪藏得深深的,谁也找不着。
于是,老太太一晚上辗转反侧,老泪纵横。
结果,也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第二天一早,就说自己身体不大舒坦,要去泡汤泉去了。
说实在的,她说这些话,还不就是为了带着萨伊堪逃开。
太后年纪大了,俗话说“老小孩儿”,太后就已经在这种状态之中了。小孩子有时候会选择自欺欺人,太后也一样,把自己躲在了乌龟壳里,以为看不见就是不存在了。其实她也不能带着萨伊堪跑到天涯海角一辈子不回来,可她就是扭不过这个劲儿来。固执地相信把萨伊堪带走了,离得远远儿的,就没人能抢走了。
德宛猜出了她的想法,也顿时觉得难受起来了。眼睁睁看着别的妃嫔们哭天抹泪儿劝着太后回心转意,她却半个字都吐不出来。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甚至觉得现在敲开老太太躲着的乌龟壳,是不是太残忍了。
况且老人总是有些拗脾气的,硬要阻止她做的,她就偏要做,尤其这种时候,拦她的人只怕都要被她当敌人了。倒不如放手不管,也许过一段时间,人家反倒自己先想通了呢。
不过,后宫诸位妃子也不是简单就能说通的,既然病了,就先看太医才是正理儿呀,于是传了一拨又一拨的太医来给老太太瞧病。太医们能说什么,难道要说太后她老人家根本没病吗那还不如自己动手把自个儿脑袋摘下来得了。没奈何,只能含含糊糊说了些思虑过多,火气过大的症候来,太后的身子自然也就不大可能在他们的手下变得健康起来。
太后的脾气终究是谁也拗不过的,就连太子都没能把她留住。老太太还是带了萨伊堪匆匆忙忙的走了。太子没办法,只得匆匆写了一封信叫人快马加鞭送到御前去了。
择婿
当康熙回宫的时候,是带着太后她老人家和萨伊堪一起回来的。看看太后满脸的喜悦,至少德宛可以确定,萨伊堪不必远嫁蒙古这个设定已经可以很快从假设变为现实了。
果然,第二天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人家就单独留下了德宛,婆媳两个一起研究萨伊堪未来的额驸人选。
太后对孙女婿的要求很简单:住在京城,出身名门,年龄相近,相貌堂堂,懂规矩会处事。不过,说起来简单,挑起来却绝对不那么简单。老太太实在是个挑剔到极点的人,嫌这个不俊,嫌那个家风不好的,好容易找一个各方面都还差不多的吧,她还嫌人家学问不够优秀。听得德宛那叫一个头大,话说,这是给萨伊堪挑额驸,不是在挑状元郎吧,再说您老人家向来不喜汉学,这时候又嫌人家汉学不好,这纯粹是在找碴呢吧。
于是,选婿活动就在太后一连串的不满意和康熙不停提供朝中俊彦资料的过程中持续着,直到最后德宛和康熙都快要累趴下了,太后才终于选定了一个:佟国纲的孙子,原任銮仪使闲,看看孩子,陪陪婆婆,很是惬意。
当康熙回来的时候,虽然面上含笑,但大家都觉得自打康熙出现,本来就不高的气温似乎又降了些。
果然,从第二天起就有人遭了殃。
康熙下了一道旨意把贵人贾氏降为了常在,过了不久康熙原本还算是宠幸的一个太监也突然间失了宠,然后就消失在宫城之中,仿佛从来都没有过这么个人一样。没几天,康熙又下令严禁太监与各宫女子认亲戚、叔伯、姐妹,违者置于重典。
这命令一下,倒是让整个后宫既放下了心又悬起了心。
放心是因为总算知道这段时间康熙心情不豫的原因是什么了,总算不必整日里提心吊胆了。而悬心是因为太监与宫女认亲戚是常事儿,哪个宫里都有的,主子们也素来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尤其有的主子最喜欢跟乾清宫的太监宫女套近乎,万一皇帝动了真格儿,撸上一边,准能查出不少猫腻的。
不过,好在康熙似乎并不打算太过较真儿,也没有波及太过,不过处置了几个杀鸡儆猴罢了。可是后宫却是因为康熙此举突然间消停了下来。当然这消停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不过让德宛惊讶的是,居然连太子也安静下来了,而且他的安静,似乎正是从敬嫔变成敬贵人以后才开始的。
大家都消停了,德宛就更加深居简出了,本来她目前追求的就是低调再低调。现在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也都进了阿哥所,等小女儿出嫁以后,德宛这里就只剩下弘晖能伴着了,可弘晖还要分出时间学习和陪伴太后,虽然难免孤独了点儿,却也不似从前那样招人眼了。
许是因为将要嫁人的缘故,噶卢岱时不时就会焦躁不安起来。德宛心疼女儿,只能偶尔带着她出来走走散心。
不过既然出来走动,难免遇到不想见到的人。
“这个时候,怕是书房该是休息了,儿臣想送些糕点给弟弟们。”噶卢岱笑吟吟的,看起来似乎心情好多了。
“去吧,别呆久了耽误他们用功。额娘就在那个亭子里等你。”不远处正有一个亭子。
“是,儿臣晓得的。”噶卢岱说完就带了一串儿粽子离开了。
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德宛叹口气,这就是皇宫,连出来走走都要带着一群人看着守着,这样的阵仗,真是让人无语。所以,她才不喜欢出来走动嘛,太麻烦了。
“公主,前面似乎是袁贵人。”探春眼尖,先发现了前面的人。
噶卢岱四下一看,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对着袁贵人,她知道现在自己很难给她好声气,真是不想看到这个女人。
懿静公主袁贵人看到噶卢岱也有些错愕。虽然噶卢岱一副没看到她的模样,可袁贵人毕竟品级低微,只能忍受着噶卢岱的无视行了颔首礼。
“是袁贵人呀。”似乎才被宫女们请安的声音惊醒,噶卢岱终于施舍给袁贵人一个眼神儿,“悫靖妹妹最近还好吗似乎总不见她呢。”
袁贵人一滞,赔笑道:“悫靖最近很好,怕是有些不好意思吧。”
其实悫靖究竟怎样她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悫靖是荣妃养着的,自己哪里插得上手,就连看她几眼都没什么机会。况且虽然都在备嫁,但有个懿静公主在前,悫靖倒是被冷落了。
“是这样呀。那袁贵人想来是要去看悫靖妹妹去了,本宫就不打扰袁贵人了。”
袁贵人看着懿静公主远去的身影,白着脸说了一声“回吧。”
风急浪高
时间就这样快一阵儿慢一阵儿的过去了。
噶卢岱和悫靖先后都嫁了出去,康熙也看罗马教廷死活不顺眼了,六阿哥的新欢姜佳氏连着夭折了两个儿子,四十五年宫里又多了个二十阿哥,四阿哥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又得了个小阿哥,四十六年康熙南巡又带回来三个年轻的妹妹。
日子实在是无聊,德宛每日只能兴致勃勃的看和嫔和王氏这两个旧爱和这三个新欢的闹腾了。
四阿哥依然跟在太子爷后面做他的忠臣直臣,倒是让那些大儒们觉得很顺眼。不过他的表情却是越来越少了。据说在外面的时候甚至常常是面无表情,让那些有心讨好他的大臣都不敢上前了。十四阿哥说起四阿哥的威严的时候,真是两眼冒光。
至于六阿哥,德宛已经放羊吃草了。当然,这是因为六阿哥虽然跟八阿哥他们交好,却并未跟着他们一起去交结百官,不过是跟着十阿哥一起犯浑罢了,显然还不是八爷党主力,充其量在外围晃悠两圈。现在六、十两个阿哥也得了响亮的外号——“混世魔王”和“十霸王”。用六阿哥的话说,不管咋地,好歹爷现在也是“王”了。
好吧,就当他是王吧。
然而,现在,康熙四十七年,从年初德宛就开始惴惴不安了起来,再也没有了前两年看戏的逍遥劲头。
康熙四十七年,多么汹涌澎湃的一年呀。
德宛看着六、十三、十四、十六、十七五个阿哥,都长这么大了,可在她眼中却还是那样小小的一团儿。
马上,他们就要跟着他们的皇阿玛去塞外了。德宛也想过,要不要想什么借口让他们躲开这一次。可惜,这几个家伙听到能出去都兴奋的脸泛红光,恨不能立时就出发,德宛完全拿他们没办法,总不能给他们下药吧。
德宛无法,只能跟他们几个嘱咐了又嘱咐,什么晚上好好在自己帐子里待着啦,好奇心别太重啦,说的人不烦,听的人都想逃了。
这次同去的依然有王氏,也许是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要一同去,所以这几天她格外的容光焕发。
德宛在宫里呆了这么长时间,似乎心也不若从前柔软了。即使明知道王氏的幼子命不长了,却依然没什么感触。许是因为宫里死掉的孩子太多了吧。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开了,幸好四阿哥还是留了下来的。四阿哥公务繁忙,六阿哥却几乎是闲人一个,便时不时来陪德宛说说话。
然而德宛却还是止不住的慌张,她实在担心那四个小子会不会受到什么牵连。
康熙一行人的消息源源不断传来,听得德宛那叫一个诧异。
多数消息都是关于太子的,比如说太子暴戾,恣意打骂宗室大臣乃至兵丁,甚至还有太子鞭挞平郡王讷尔苏的实况转播。在比如说,擅自截留蒙古贡品,还有放纵奶爸凌普敲诈下属之类。
随着这些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康熙对此的态度:“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这样的话一出,后宫诸人都未曾料到。虽然都知道康熙已经渐渐对太子不满了,可是却也仍是以袒护为主的,更不要说是这样严厉的话语了。
其实德宛对太子恶行的真实性是持怀疑态度的。当然,因为康熙的猜忌,太子近些年确实有很多失当之处,可这也大都是康熙逼出来的。而且,虽然太子有些荒唐了,可这绝对不代表他是傻子,在康熙面前他还是很能装样子的。所以德宛根本不相信,和康熙距离如此之近的时候,太子敢做这些绝对会触怒康熙的事情。
而最清楚这些事情来龙去脉的大约就是康熙了吧,这个耳目遍地都是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么他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预示了什么
德宛这时候终于承认康熙说的对了,自己真的是个笨蛋呀。
消息一拨拨的传来,大家的心思不活动才有鬼。至少惠妃、宜妃和荣妃这三个的腰杆子就挺得很直,尤其是惠妃,连贵妃都不敢夺其锋芒。而有惠妃在前面顶着,宜妃和荣妃的得意就几乎显不大出来了。
当然,德宛看着惠妃的时候,头脑里出现的一句话就是:天欲令其亡,必先使其狂。怪不得大阿哥后来那样狂妄呢,原来根子在这里。
八月的时候,德宛想着,时间怕是快到了。而和她一样情绪低落的还有十阿哥。甚至德宛还听说这小子居然和八阿哥、九两个有了龃龉。后来,十阿哥回府之后,据说还狠狠砸了一通东西,里面也传出什么怒骂生,隐隐能听到“十一”“十八”之类的字眼。
到底是怎么回事德宛总觉得不对劲儿,可却没有时间去思量了。
她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消息传了回来,德宛不用看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看了也不过是更加印证了而已。
十八阿哥病重,四阿哥被康熙叫走了。
再接着,布尔哈苏台行宫,太子被废了。而和太子亲近的一些人都被天子之怒波及送了性命,十三阿哥也失去了自由。
一时间,京城混乱了起来,从宫外到宫内谣言满天飞,比如说十八阿哥是无意中发现了太子丑事才被灭口的,比如说十三阿哥两面三刀。三、四、五几个阿哥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德宛管不了别的宫,但自己的宫还是管得了的,当即命令大家都乖乖的闭嘴,谁敢再胡乱传话,一旦发现了当下打死。
许是德宛平日里的菩萨形象塑造的太过成功,果真有个小太监被踢出来当了出头鸟,也最快速度变成了死鸟。
九月份,康熙终于带着儿子和臣子们回到了京城。
德宛见到康熙的时候,真是吓了一跳。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还是被康熙的模样惊着了。走之前英姿勃发,看着如同三十出头的康熙,现在豁然间老了十岁,精神也不济了,身体也消瘦了不少,就连鬓边的白发都多了不少。看来,康熙的打击真是受大发了。
康熙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对废太子的处置:把他拘在了上驷院旁专门安设的毡帷里,又命直郡王和四贝勒一起看守他。
而十三阿哥的事情,德宛也实在是一头雾水。问了同去的几个孩子,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有六阿哥神思不属。
等其他兄弟离开以后,六阿哥单独和德宛说了一阵子的话。
“额娘,儿子怀疑十三弟和十八弟的事情恐怕和十一弟有关。”
“噢你如何得知”
“那日,儿子正和十一弟在一起到外面骑马,无意中听见十三弟告诉十四弟那几日傍晚不要到湖边去。后来十四弟也私下告诉了儿子,儿子也没太放在心上。可没两天,十八弟就出事了,儿子亲见他神色慌张似乎被吓到了一样回到帐篷里,浑身湿答答的,然后第二天十八弟就生了病。这样,儿子无法不怀疑十一弟。”
阅读清朝穿越之德妃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