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过年的时候听到这段转述过来的对话,我热泪盈眶呀。
弟弟一直在电话里强调着一句话:“哥,哥哥,你想做什么你就去做,放心、大胆地去做……如果你和嫂子不想在深圳待了,我告诉你,你们什么时候来,我什么时候给你们准备一套楼房!”
“哥,哪怕,你卡里只有一块钱,你花,你开开心心地花,我说过,不论我再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不论我是否单身,我一直随时随地地在你身边。”
我听着好像有点入党申请书一样,理了一下思绪,告诉弟弟,其实,我们兄弟二三十年,你说什么,我都知道,我还不了解你吗?
弟弟继续啰唆着:“哥,我开这个店,老爸是资金支持,你是我的精神支持。可是你知道,精神远比资金支持更强大,我不能没有你!不论什么时候,你都要好好的,为了哥哥,我做什么都可以……”
眼睛蒙胧了。
听到丫头在床上咳嗽,弟弟也听到了:“哥,替我向嫂子问好,好好对嫂子……”
我拿着电话,走到床边,一边跟弟弟说话,一边看着梦中大汗淋漓的丫头。问她吃药了没有,问她喝水了没有。
“没。”
挂了电话,忙着拿水拿药,丫头感冒已经在家待了三天了。
这个时候,我们俩从外面吃饭回来,她看了半天肥皂剧,又在张罗着做大骨山药汤。
txt小说上传分享
那一年,我们一起去了青海(1)
今年春节去的是梅县,前年春节去的是青海。
我一直有个记日记的习惯,虽然不是持续性地记,但一些重大事件都能从电脑里找到痕迹。
对我,对丫头来说,去青海就算是重大事件了。我第一次带一个女人“荣归故里”,丫头第一次千里迢迢偷偷瞒着父母去祖国的大西北,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得补充一句,那年她是第一次坐飞机,从西宁飞到深圳的。想一下,又是一个人生第一次。
我的回忆,就从买火车票开始吧。
一票难求,三票更难求
从深圳没有直达西宁的火车。所以,只能买广州到西宁的车票。在过节高峰期,广州车站每天的吞吐量超过十万人。整个珠三角,甚至珠三角周边地区的客流都汇聚到那一刻的那一个地方了……
我们是电话订票。
那几天,丫头坚持了一周,每一个早晨,我还在梦里的时候,丫头就在打电话。锲而不舍,就那么几天,她已经习惯了眼前放着身份证,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电话的状态。即便到了单位,一有空闲就打电话。
该死的热线一直打了一个礼拜。
当我彻底绝望了的某一个早晨,丫头兴奋地叫了起来:“快,老公,拿纸和笔啊!”
我懒洋洋地回答,“你不是平时就准备好的吗?”
“可谁知道今天就打通了……”
我也兴奋。
可惜,买的票是大年三十出发,初一下午到西宁的。那是人生里第一个在火车上度过的年三十。
三个人,三张坐票,说实在的,买不到卧铺票了。
我一路上很享受,左边或者右边,是丫头或者弟弟,我躺哪儿都成,就是苦了他们俩。或坐或站,36个小时的颠簸……
两小碗面
我带着媳妇回了老家,这件事情对老爸老妈来说可是件大事情。
他们按我的意思做了一锅面片。可是妹夫开车来接我们,他直接把我们三个人拉到了他家。
这一点让我十分不爽,虽然方向盘你掌握,可是新媳妇还没见公婆,怎么见上妹妹妹夫了呢?
这叫盛情难却呀。
我们到他家时,妹妹早知道我的口味,也提前准备了一锅面片。
大年初一啊,谁家没几个可口的菜,可我提前向老妈招呼要吃面片的,妹妹只好照做。我发现桌上少了青海传统的老酸菜,赶紧让妹妹做一份上来,有一份酸菜是后补的。丫头面生,但她对酸菜情有独钟,她吃得开心,我们也看得开心。
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在那个地方吃差不多两小碗的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怪后来妹妹一连好几次地说,看到嫂子能吃那么多面,就连我都吃不了啊,我就不担心了。
我问,你不担心什么呢?
她说,看来已经被你同化了,不担心挨饿呀。
吃了两
阅读丫头,你怎么又睡着了呢(完本)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