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按键盘上方向键←或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enter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可回到本页顶部!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收藏到我的浏览器”功能和”加入书签”功能!五十年代的时候,两人的父辈都是替国民党工作。一个五三年、一个五六年,相继因为搞政治而被香港当局递解出境,如今都在台湾喝茶打牌,过着清闲日子。
只不过,如今两帮的关系已经有些微妙了,各自的属下之间时有摩擦。两个当老大的也不便来往,若不是王梓钧相邀,两人恐怕今年前都不可能在一起打球。
陈恪华身后的跟班仍旧是细佬,后面还跟着个xiao弟。
那xiao弟在得到陈恪华的示意后,从纸袋里拿出一个假发和一些假胡须,说道:“昨天帮里的兄弟看见一个家伙可疑,喝了他一声后就跑。后来我们在厕所追丢,不过在厕所里捡到这些东西。”
纸袋里还有两张画像,是根据几家媒体的工作人员口中表述得来的。
王梓钧要来一支笔,在纸上刷刷地画起来,一张人像素描不到两分钟就画好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导演,素描其实算一种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赵心妍赞叹道:“王先生画工不错啊。”
“一点xiao本事,不值一提。”王梓钧满脸笑意地看着那个画像,却是警方画出的其中一副去掉长头发和胡须之后的样子。
王梓钧脸上一直挂着笑,不过眼神却有些发冷。他对陈恪华和向华炎说道:“两位不必再派人找了,我已经知道是谁在搞鬼!”
“那就好,需要什么帮忙说一声。”向华炎也没多问,拉着赵心妍与陈恪华一起打球去了。
王梓钧将假发和画像都装回纸袋子里,问向华强说:“向大哥最近在忙什么”
“最近啊,无所事事,随便做点生意。”向华强道。
“现在香港的生意很好做啊,向大哥一定生意兴隆啦。”王梓钧笑道。
丁佩说:“强哥倒是想投资电影的,王先生什么时候准备下一部戏要是方便的话,可以一起合作。”
稳赚的钱王梓钧怎么会分给别人他笑着胡扯道:“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找向先生。不过我最近的电影,向大哥应该明白,是上面有出资的,我做不了主。”
“哦,原来如此。”向华强不由得高看了王梓钧一眼。
说笑了几句,王梓钧才问球童道:“在哪里可以用电话”
在球童的指路下,王梓钧开着高尔夫球车来到休息厅,拨通了酒店的电话:“喂,请问昨晚3101的那位林振发先生现在在酒店吗我是他的朋友。”
“您稍等,我帮您查一下。”电话那边传来悦耳的nv声,“非常遗憾,您的朋友今天早上已经退房了。”
“好的,谢谢。”王梓钧挂上电话,脸上还挂着笑容,看不出一点不悦。
王梓钧开着车与陈恪华等人集合,坐在太阳伞下独自喝着饮料。
丁佩走过来问:“王先生不喜欢打高尔夫球”
王梓钧笑道:“高尔夫球太xiao,我更喜欢打篮球、足球。”
“哦,对了,丁xiao姐认识李xiao龙吗”王梓钧问。
丁佩闻言一震,随即笑道:“王先生真是说笑,在香港谁不认识李xiao龙啊。”
王梓钧不知道李xiao龙到底是怎么死的,暴毙还是谋杀不过有几点却是事实,丁佩此时正在和向华强jiao往,同时又是李xiao龙的秘密情人,而明年李xiao龙会死在她的chuang上。
王梓钧和李xiao龙也不过泛泛之jiao,因此也不便多说,只稍微点了一下,希望眼前这个nv人能够收敛。
等向华炎打完几杆回来,王梓钧笑问:“向先生,蓝刚怎么联系”
正文132
134【票房大战·二】
“老板,今天的《言报》到了没有”刘成昨天看了那篇揭幕文章后,对平时根本不起眼的《言报》来了兴趣,想看看今天又登了什么。
老板拿起一份报纸,笑道:“早到了,今天写的是王姓歌手勾结贪官,残害无辜市民的。”
“快来一份。”刘成掏钱说。
等他付了钱,老板又问:“还要不要来一份其他报纸,这几份都有报道王梓钧的。喏,《大公报》、《明报》、《文汇报》……还有昨天没卖完的《新晚报》。”
“都是他的看来是个大人物了。”刘成把五六份报纸一股脑的都买了下来,坐在车上慢慢看。
先是《言报》上的文章,今天报道的内容更加令人指,而且说王姓歌手勾结贪官。不过措辞非常隐晦,关键时候都用的疑问词或不确定语气,这样在打官司的时候,报社可以把自己bsp;现在香港的黑社会非常猖獗,作为普通市民的刘成对黑道人物也是非常的痛恨,连带着也恨上了这位“王姓歌手”。
刘成翻开《明报》,头版头条是《喋血孤城登6香江,两成票房赈济雨灾》。头版上还配有大幅照片,是《喋血孤城》的一副剧照,王梓钧和邓光荣饰演的将士正衣着破烂、浑身硝烟血汗与日军拼杀。
这篇报道让刘成颇为惊讶,要知道《明报》的头版可都是要闻,娱乐电影版在后面。
文章简要介绍了一下影片,又说该片在台湾的票房已经达到了18oo多万新台币,按照香港比台湾票房稍高的惯例(比如去年李龙的《唐山大兄》香港票房3oo港币,折合新台币18oo万元,而台湾票房只有11oo万元。不过由于台湾的经济飞展和人口基数,一两年之内就会过香港票房),《喋血孤城》在香港的票房至少有35o万港币,两成票房就意味着将会捐献7o万港币出来。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要知道,去年香港票房第十位《淘气姑娘》才第八位票房才1o2万港元。
文章又分析了王氏在香港的票房只能分到五成五,也就是说,最后王梓钧只能拿到香港票房的三成五。文章评论道:“王梓钧作为一个台湾人,毅然拿出两成票房捐献香港雨灾,这种精神和为人是值得钦佩的。我们知道,王梓钧不仅是一个歌手、一个商人、一个导演,更是著名的爱国青年,去年在保钓游行中被日本人枪击报复,抢救一天一夜(台当局的宣传之语)之事历历在目。而近日,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增加销量,蓄意影s、讽刺,更有香港地下势力撑腰,其心可诛……”
《明报》的文章可信度可比《言报》高多了,刘成现在心里的天平有些摇摆不定了,不知道哪一篇才是真的。看了一下文章的署名,居然是金庸、倪匡联名。
接着刘成又翻看了其他几份报纸,《大公报》和《文汇报》有些不偏不倚的味道,不过字里行间有一股酸味,都是在讽刺国民党的。这两家都是在香港办的左派报纸,有这种反应很正常。
倒是亦舒写的影评有些看头:“……昨晚看了两部难得一见的影片,一部是邵氏出品的大戏《十四女英豪》,一部是台湾王氏的《喋血孤城》。两部电影都是以宣扬民族精神的爱国影片,不同的是,一个生在宋朝,一个生在民国。
《十四女英豪》里星光熠熠,众女星的出场给影片增加了不少观众,其场面也是港片中少有的宏大,不愧是耗资4oo万港币的大制作。其中人桥飞渡、水淹后军的场面更是堪称经典。不过就剧情来看,《十四女英豪》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说得更苛刻些,它有好几处不堪推敲的地方。这更像是搬上大荧幕的一部演义……
而《喋血孤城》呢极度的贴近历史的真实xing,里面的场景全是实拍,所以看起来更加壮阔。听说导演为了营造出那种硝烟炮火的战争气氛,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与一群退伍老兵在深山中用真炸yao研究爆炸效果,甚至因此受伤。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的良苦用心最后得逞了,昨晚我坐在电影院里,就好像真的置身于三十年前的常德战场,随着剧情地走向或悲或喜或是愤怒……”
看到这里,刘成更mi糊了,不知道王梓钧到底是好是坏。不过听亦舒所说,这两部电影倒是不错,可以空去看看。特别是《喋血孤城》,自己看一场电影,两成的门票都可以捐献给灾民,何乐而不为
再翻开后面的版面,却是王梓钧的律师表的公告:要求《言报》停止对王梓钧的影s、讽刺,并对王梓钧公开道歉,否则三天后将会起诉该家报纸。
刘成一看,觉得有好戏上演了,明天继续关注。
……
阅读台湾娱乐1971(1-640)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