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暂时先收起来吧”,沅宛粗略的瞧了一眼那折成兔子耳朵的红色帕子,确定单凭帕子无法推断出这是一块属于男人还是像绵忻那样带兵打仗的男人的物件,“回头再毁了它。”
经历过了重华宫中秋夜宴,如今的交泰殿千秋节宴会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暖香歌舞醉,天家依旧满目繁华。道光的兴致极高,甚至和着曲子打拍子,沅宛却时不时的走神,在心中拆解着那一卷信纸上的四句诗,试图通过只言片语获得更多的信息。
酒过三巡,全妃告罪说身体不适,想要先退席。沅宛回过神来,就听见道光柔声的嘱咐全妃了几句,又派了小蔡子送全妃回去。她淡淡的随着嘱咐了几句,一抬眼,却碰到了太后那锐利的目光。
沅宛一哆嗦,手里的酒杯倾了倾,被道光及时扶住,“怎么了?”
“没什么”,沅宛摇头,心里因为太后探究般的目光实实在在起了一身冷汗。老话说做贼心虚,果然不是唬人的。
全妃离席后,又有几个位分低的嫔妃借口离开。沅宛漫不经心的瞧着歌舞,水袖漫卷间,前一秒还坐在那里笑吟吟的瑾常在也离席了。
沅宛多饮了几杯酒,这会儿觉得脸颊发热,脑袋也有些晕。正要借口更衣出去透口气,却见瑾常在一脸惊慌的跑进殿来,不管不顾的扑到道光身边,一张小脸煞白煞白的。显然是受到了极大地惊吓。
“发生了什么事?”道光皱眉不悦的问道,正要起身的沅宛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瑾常在这是怎么了?”
瑾常在半跪在道光脚下,紧紧攥住道光的龙袍,半响才哆哆嗦嗦的说出了几个字,“御……花……园……全妃……”
难道是闹鬼了不成?沅宛瞧着她的脸色,又听她提起全妃二字,心里隐约知道她的主意,于是笑道:“也不晓得御花园发生了什么,把瑾常在吓成这个样子。听瑾常在的意思,全妃也在那里,不如皇上去瞧一瞧?”
道光有些许的犹豫,大约是听到提起全妃,心中又着实放心不下,于是一点头,“朕去瞧瞧。”
“臣妾陪皇上一起去”,沅宛紧接着站起身,跟上他的脚步。小蔡子和彩燕见状忙带人跟上,余下的嫔妃或好奇或惊讶,也都纷纷跟了上来。一时间,原本歌舞喧嚣的交泰殿变得无比的寂静。
道光一手拥着吓得哆嗦的瑾常在,一手拉着沅宛,踏着月色到了御花园。意外的发现这个时辰的御花园千秋亭烛火大亮,亭外有两列排开的小太监垂手而立,神情很是肃穆。
这情形很是诡异,道光眉头拧得更紧,撇下了瑾常在和沅宛上前了几步。那些小太监见到皇上乍然出现立刻跪下请安,沅宛瞧着其中一个有些面熟,仿佛是寿康宫的人。
“皇额娘在里面?”听得出道光也觉得奇怪。
小太监恭敬的回道:“回皇上的话,太后和全妃娘娘都在千秋亭内。”
“……”道光撇下他大踏步的往千秋亭走去,沅宛紧跟着走了两步,回头吩咐道:“你们候在外面,不必跟着进去了。”
倒不是她不想让她们围观,实在是因为千秋亭地方狭小,若是这么多人都挤了进去……不被闷死才怪。
千秋亭内烛火大盛,映着太后冷冷的面容。沅宛跟着道光进去,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檀香,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异味,叫人忍不住想要呕吐。
早就回宫休息的全妃垂着头跪着,身边跪着一个浑身湿淋淋的男人,沅宛有理由相信,那股难闻的气味就是来自那个男人。
还未来得及请安,倒是太后先开口了,带着一贯的冷峻,“皇上和皇后来得正好”,她指了指跪着的全妃和那个湿淋淋的男人,“这个人,皇上是认得的吧?”
道光皱着眉头上前了两步,跪着的那个人面如土色,“奴才给皇上请安。”
“怎么是你?”道光看清楚了他之后,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直不曾说话的全妃刚要开口,却被太后身边的卫公公抢了个先。卫公公回话向来不喜欢说废话,于是沅宛很快便弄明白了来龙去脉。
说是瑾常在饮多了酒想出来透透气,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御花园。夜色下的御花园十分安静,瑾常在胆子小,听见树叶晃动的声音还以为是暗地里有人,急急忙忙的便往回走。
却在路过假山时不小心听到了假山后的喁喁私语。
她贴着假山听了一会儿,越听越心惊,所幸假山后的人并没有发现她。于是她大惊之后终于反应过来应该去找靠山,便一路跌跌撞撞的回到了交泰殿。
至于太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大约只有太后自己知道。
但这并不是事情的重点。重点是全妃和一个前朝官员身边的心腹,大半夜的躲在御花园假山后面做什么?
、第六十八章
还能做什么,大半夜的在后花园见面;非奸即盗。沅宛忽然就想到了说话爱夹枪带棒的琳贵人;如果她还在的话;一定会毫无顾忌的这么说。
“你听到了什么?”道光皱着眉头转向瑾常在;后者白着一张脸;在听到道光的问话后;轻轻的颤抖了一下。
“回皇上的话;嫔妾听得不大清楚;只听到全妃说起什么‘海运这件事办的顺利;本宫就放心了;阿玛也会放心’,还说什么‘阿玛年纪大了,叫他多去看顾看顾’……”瑾常在沉默良久,终于提起勇气回答了道光的问题。
太后冷笑:“原来传闻说皇上下令实行海运是听了全妃苦口婆心的劝告,这传闻竟然是真的。”
道光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很难看。可笑的是全妃竟然面不改色的道:“太后明鉴,皇上前些日子为了海运一事寝食难安,臣妾的阿玛有一个得意门生从南方归来,于海运一事颇有经验,所以臣妾才把他举荐给了皇上。皇上英明睿智,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臣妾一己之身,实在不敢也不可能左右皇上的判断。苦口婆心劝告之说,臣妾万不敢当。实不瞒太后,自从把阿玛的门生举荐给皇上后,臣妾于海运一事便再无多嘴之处。”
阅读清穿之皇后难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