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米,有时候树枝上还挂满番薯。
豆子的红色敞篷跑车停在树下,我们与阿飘挥手道别。分手时我补上一句:“祝贺你iq过关!”
“去死吧!”豆子替她说。
目送阿飘进了家门,豆子扔给我一个钱夹。鳄鱼皮的,我捏了一下,鼓鼓的。
“是法郎吧。”我说。
“你跟踪我。”豆子有点得意。
“法国人鼻子大,英国人眼距窄,以前我专门研究过。”
深圳的夜空不寂寞。尤其是岗厦,凌晨两点了,还像赶庙会一样,路边的小店灯光耀眼,麻将声稀哩哗啦响,发廊里浪声谑语,喝醉酒的人当街骂娘。
我和豆子一路鸣笛,好久才从这鬼地方脱开身。路上的人根本不理会你,瞪着眼往车上撞。
我们没敢从滨河路走,那天晚上从红树林窜出的摩托车,吓得我想起来脚都发软。从那以后,我特别留意摩托车,越留意越觉得蹊跷。深圳以前没有摩托仔,都是骑单车载客的“单车佬”也不知从何时起,摩托车取而代之,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新景观,像幽灵一般在大街小巷游逛。
回到蛇口已是凌晨三点钟。今晚也不知发什么臆症,到处灯火通明。山坡上,七爷的宅院也不例外,亮如白昼。
豆子在上坡的时候,嘎地刹住了车,道:“回不去了!”这会儿还亮着灯,肯定是家里出事了。这是她的逻辑。
俗话说,做贼心虚,一点也不假。七爷在传授作贼心法时,强调过一句话:危险的征兆就是不合常规。
现在,我俩的鼻子嗅到“不合常规”的味道。
“怎么办?!”豆子像孩子一样望着我。和今晚的星光相比,她的眼神闪烁的是惊慌。
“怎么办?”
我用指头挠挠鼻尖,慢慢地说:“咱们是不是蛾子?”
“什么蛾子?”豆子不解。
“就是专往灯上扑的飞蛾?”
“关蛾子什么事!”豆子急了。
我本来想学楚留香,含蓄地表达一个男人的观点,可惜遇到个这样的。于是,我直截了当地说:“傻瓜,警察捂咱们这会儿还开灯!”
豆子一乐:“有道理。”脚一踩油门,红色小跑车嗖地窜上坡。
其实我也是瞎猜,心里并没多少底。她一踩油门,吓了我一跳:“干嘛干嘛!”
“你真聪明。”她无比羡慕地夸赞道。
为了不辜负她的夸奖,我心一横,硬着头皮往前冲。为了保险起见,抬手把她偷的法国青年的皮夹子甩到草丛中。
“扔什么?”
“你男朋友。”
说话的功夫,我们回到了家。我猜得不错,果然家里不是闹警察。作贼作到七爷的份上,公安局都有通气的,要是他们存心找麻烦,早就有信递出来了。
家里不是闹警察是闹小偷。这是看门的老刘告诉我的。真新鲜,“偷王”家里闹小偷。
这几个小偷是有来历的。他们是川西的蓝氏三兄弟。
蓝氏三兄弟自幼练了一手绝活。主要是扒窃。老大是个胖子,做掩护;老二是个矮子,专攻扒术;老三不高不矮,擅长递活。三个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
据说有一次,他们在从重庆发往上海的194次列车上行窃,刚一得手,空中飞来一条手铐,将蓝老二和蓝老三锁在一起。
飞铐这活儿只有一个人会,就是警方的反扒专家张小眯。他们被张小眯盯上了。
蓝氏三兄弟大喊冤枉,说擒贼擒王,捉贼捉赃,他们是好人。
张小眯冷笑一声说,他们是好人,天底下就没坏人了。当场搜身。
却也奇怪,明明看到蓝老二把钱包递给老三,搜遍全身,竟然找不到赃物。
张小眯闹了个大红脸。按当时的规定,没有赃物无法定罪,他只好放了蓝氏兄弟。
却说张小眯确实厉害,不但有一手飞铐绝技,而且擅长攻心术。放走蓝氏兄弟,并不放过他们。
通过道上的眼线,他打听到蓝氏兄弟的老家,知道他们虽是扒手,却事母甚孝,于是专程去拜访。
蓝老太太偏瘫多年,苦无良医良药。张小眯二话不说,多方打听,寻到一位隐居在川的满清御医。银针刺穴,拔罐按摩,足足用了三个月,打通老太太的七经八脉,使她重新站了起来。
蓝氏三兄弟感激不尽,在张小眯的劝说下,金盆洗手,在家乡开了个杂货店谋生。
后来张小眯被“民国盗宗”的传人邓祥民枪杀,蓝氏兄弟又不善营商,于是重出江湖。
不过,蓝氏兄弟重出江湖再不扒窃,因为他们曾在张小眯面前立过誓。
那么,他们干什么?反扒!
这三个活宝想出个歪主意,以“反扒”为生。怎么叫反扒呢?就是黑吃黑,专盯小偷的梢。人家得手以后,他们冲上前拳打脚踢,问人家是公了还是私了。公了就是扭送公安机关,私了是五五分账。
小偷都怕公安局,自然私了。这是个既没风险,又一本万利的活。尝到甜头后,他们乐此不倦。
起初他们不出四川地界,后来结下的仇怨越来越多,就全国各地游荡。到深圳以后,听说这儿有个偷王,人称“七爷”,心想深圳人有钱,要是把七爷拿下,一辈子就吃喝无忧了。再加上别人一教唆,于是就有了这次深夜造访。
蓝氏兄弟的行踪早有人盯着,要么敢做偷王?他们偷偷摸摸溜进七爷的宅院,还没等站稳脚跟,四下里灯火通明,十多个人一涌而上,将他们按住。
阅读偶是深圳一个贼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