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振兴奋地道:“我马上就去试试。”转身欲走。
齐小远道:“不要急。黑火药配方搞出了吗?还有新型铠甲?”
凌振高兴地道:“按哥哥指点,己配制出新火药配方,威力强大,现在正加紧研制‘木柄手榴弹’、‘地雷’,还有‘掷弹筒。’至于铠甲,己用新法煅制了十几件,全部移交给军器司了。汤隆己征调了不少铁匠,正在加紧打制。不过……”
齐小远道:“什么?”
凌振为难地道:“小弟这里也需大批铁匠……”
齐小远明白了,造铠甲与火器皆需铁匠,双方任务有了冲突。他果断地道:“我会通知汤隆,立即停工,全力支援你。”
凌振甚为感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造手榴弹这三种武器,自然是齐小远的意思了。武器的内外构造图,齐小远早己画给了凌振,原理也告诉他了。但对凌振来说,这仍然是个异常艰巨的任务,手榴弹试验了几百次,还炸死过几十人,就是不成功。关键是雷管难制,弹体没法缩小。
齐小远设计的手榴弹是德制m18型,一战和二战时德军所装备的,由拉环、拉火绳、拉火管、硫磺、雷管等零部件组成。
手榴弹原理是将一小团拉毛铜丝和玻璃粉装在一根钢管内,铜丝一头接着火绳、另一头通导火索和硫磺,利用玻璃粉与铜丝磨擦生火法,点燃导火索和硫磺。投掷时只要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即可。
但雷管的制作有管壳、加强帽、装药等部分,装于手榴弹内,等于是两种武器合并。尽管齐小远己省略了不少安全工序,技术上还是非常困难。
掷弹筒的问题是弹筒材料和弹药材料很难制造。宋代的炼钢工艺是所谓“团钢”和“灌钢”,皆是液体渗碳制钢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凌振的炮就是用此钢铸成。但用来制手榴弹和掷弹筒,显然还不合要求。
齐小远离山时曾告诉凌振“预冷淬火”、“生铁淋口”和“淬黄火”、“淬白火”等工艺。这都是明清及民国发明的炼钢法,二十一世纪时民间仍在延用。凌振简直惊呆了,视“宋江”哥哥为天人。
不过理论是一回事,实践起来又是一回事。比如当时根本没有发明焊接技术,只好采用锻接粘合法制造弹筒,这种弹筒耐受不住高温。
弹药原料则是用坩埚土平炉冶炼出的白口生铁为主,但是铁质极脆,容易碎裂。凌振正研究用焖火技术解决问题。但总得来说,进度很慢。
凌振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见齐小远神色郁闷,便道:“启禀哥哥,地雷己制造成功。”
齐小远大喜:“是吗?快领我去看。”
到了火器司仓库,果然看见木架上排放着一百多个地雷,有足球或蓝球大小,铁雷有二十多个,石雷、陶雷一百多个。
地雷的制作,相对简单些。这武器在明代便己发明,最普通的是石雷,把石头雕凿成圆形,石中凿深坑,装药压实,然后用纸浆泥密封住深坑口,中间留有小空隙以便插入细竹筒或苇管,管中导出引线,埋于地下,需要时点燃引线即可引爆。
铁雷则用生铁铸成圆形,装进数升火药。再用硬木片塞住药口,把三根引线装入一支长竹竿内,埋于地下,将竹竿一头露于我方,等敌人进入雷区时,点燃引信。
地雷的发火装置则有踏发、绊发、拉发、点发等。这些凌振也己研究出来。
齐小远笑道:“好,不错。试验过吗?”
下载
凌振道:“试过两次,因为哥哥说过要保密,因此是在水荡里试验,也没告知军师哥哥。”
齐小远对随从道:“请卢员外、军师、众兄弟都来看。”
不多久,卢俊义、吴用和众头领陆续到来,按号令立于火器司所在的山坡上。就看见凌振抱着一个铁疙瘩走到千步外的山坡下,掘坑埋了起来,然后手上牵着一根长绳,走了回来,众人均感摸不着头脑。
这时凌振把两指伸入口中,发出尖利的唿哨。便有一个军汉手持马鞭、疯狂纵马从斜刺里驰出,向山坡下狂奔而去。离地雷三百步远时,凌振大喝道:“下马。”
那军汉飞身跳了下来,抽刀狠刺战马臀部,随即便伏于一块山石后。那战马鲜血长流,收不住脚,径往山下奔去,看看到了埋雷处,凌振一拉长绳,蓦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火光闪处,尘土飞扬,那战马哀鸣着扑倒。
众头领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惊得几乎立足不稳,面无人色。过了好一会儿,烟雾散去,便见那战马肚子破开,肚肠流了一地。
“这就是凌振凌贤弟研制的地雷,众兄弟都看见了吧!”齐小远很满意众人的震惊神态,大声道,“天佑梁山,得到如此神兵利器。从今起不啻如虎添翼。凌兄弟功劳大不大?”
众头领齐声道:“大啊!”
李逵道:“这鸟雷可着实吓俺一跳!还是凌大哥厉害!”
吴用道:“恭喜凌贤弟。这地雷若布于我梁山各处要隘,便有千军万马,也休想踏入一步。小生竟一直不知凌贤弟的火器作用,有点怠慢了。惭愧之极。自今日起,吴用全力支持凌贤弟。要人有人,要物有物。”
凌振道:“多谢军师哥哥。”
吴用又道:“若水路也能埋这地雷,梁山就真个固若金汤了。”
凌振眼睛一亮,拧眉苦思这水中地雷的制法。
齐小远心中一跳:“就是水雷呀。吴用真厉害,竟能从地雷联想到水雷。老子怎么就没想起来呢?明朝就己有了水雷了,漂雷叫什么‘水底龙王炮’,触发雷叫‘水底鸣雷’。”
当即笑道:“凌贤弟,水雷的构造,过两天我会画图给你。”
下载
凌振欣喜道:“小弟想明天就要看图。”
阅读回到梁山当老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