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_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0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为了纪念这位给吐蕃带来一系列改革的汉族公主,吐蕃人把藏历的四月十五日定为“沙喝达瓦节”,即文成公主入逻婆城的日子,每逢这个节日,藏族人民载歌载舞。

品读:西藏女神

关于“和亲”政策,在历史上颇受争议,赞成者说通过这一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化解干戈,功在千秋;针砭者则认为和亲通过女人的牺牲从而摆脱男人应尽的责任,是一种耻辱。

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群臣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咏史》一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可见对于和亲的认识当朝的皇帝还是有矛盾心理的。

烟台大学副校长崔明德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和亲亦称“和戎”、“和蕃”,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之目的所进行的联姻。

对于和亲双方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在酝酿和决定和亲时,都希冀通过和亲避免战争,促进经济繁荣,推动文化交流,唐太宗认为,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

宋代王钦若在详细考察汉唐时期的和亲历史基础上,对和亲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长久之策耳。”

屠寄在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和亲的作用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蒙元时期的和亲使联姻的双方“彼此互为舅甥,休戚相关,安危与共”,而满蒙之间的联姻则“守成约,婚媾无绝,而蒙兀亦不侵不叛”。

事实也确实如此。每次和亲之后,双方的关系都得以改善,战事不断减少,来往更加频繁。这些也使丝绸之路更加畅通无阻,商贸活动更加活跃。

追溯中华民族的进程,看史上为民族团结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文成公主自然会被人记起,这位“和平使者”不仅履行了汉族和吐蕃的和亲,更重要的是履行了和亲的义务,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长期一段时间里唐朝西南边境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这对当时正在发展的唐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文成公主在吐蕃境内安居乐业,在吐蕃境内发展汉族农业、手工业和文化事业,这大大促进了吐蕃族向文明方向的步伐,这些利于吐蕃人民的事业得到赞赏,吐蕃人民也尊称文成公主为“阿姐甲莎”,视为汉族的阿姐。在吐蕃人民的心中,文成公主是两族兄弟情谊的化身。

后人充分肯定了文成公主加强了汉藏两族友谊的功绩,用诗来称诵这位和亲的伟大女性,“文成公主离故乡,中原文明融边疆。古往吐蕃唐沟通,今来追忆弱女芳。”

唐王朝的盛衰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特殊女性。如:长孙皇后、文成公主、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琬儿、杨贵妃,等等。这些女性在男权主义的封建社会里,或者靠自己的贤惠,或者靠自己的才智,或是靠自己的权术,或是靠自己的美貌,不同程度地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地,实属女性之中的佼佼者,在这些女性中,文成公主以“和平使者”的方式占据人们的心。

金枝非玉:升平公主(1)

升平公主旧第

罗隐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常饷髡眨俪喏掮缓檬?br/>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晋剧中有一名剧叫“打金枝”,讲的是唐朝驸马爷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发生争吵,一气之下,郭暧出手痛打了金枝玉叶的升平公主。在帝王时代,打皇帝的女儿可算是太岁头上动土,犯了杀头抄家之罪,甚至要株连九族。然而,郭暧并没获罪,反而使升平公主成了一位温顺贤淑的妻子。

怒打金枝

在古代,皇帝说的话叫金口玉言,皇帝的子女们是金枝玉叶。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如果谁娶了皇帝的女儿做老婆,那可不是什么攀高枝享荣华富贵,有时就是倒了八辈子霉。你不仅要恭恭敬敬地伺候公主,就连说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不知何时就触犯了皇室的禁条戒律,轻则丢官罢职,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去,重则人头落地,甚至祸及九族,亲戚朋友受牵连。

唐代宗时,大功臣郭子仪的幼子郭暧娶升平公主为妻,升平公主是唐代宗与沉后的女儿,深得唐代宗宠爱。在唐代宗东征西讨的时候,因为战乱,沉后失落民间,行踪不明,唐代宗便把对沉后的宠爱转移到升平公主身上。

升平公主原本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绝世的美貌和纯良的天性,但由于父皇的娇宠,她也养成了任性的脾气。而且这时的郭暧与升平公主,都只有13周岁的年龄,13岁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倔强的时候,而这对小夫妻,都出身在顶极的富贵权势之家,各自的脾气就更是好不了。

在最初的新婚

阅读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