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实在太晚,两人也没顾得上尝尝味道,便收拾了厨房回屋睡了。
第二天果然如夏大姐所说一般十分忙碌,陈氏带着两个女儿腌了腊肉,又灌了腊肠,还杀了几只鸡鸭,通通腌制了准备做成腊味。
隔了几日,陈氏看腌制得都差不多了,便让儿子上山砍了些柏树枝回来,在院子里起了灶,把腌制的肉类都熏了一遍。
腊月二十那天,陈氏雇了车让大儿带了家里准备的年礼,去镇上给赵家送去。赵家之前也打发过人来说,也是这几天就要来送年礼,陈氏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家先把年礼送过去为好,免得先得了赵家的礼物,自己还要想着怎么还礼,毕竟两家的经济能力不一样,先下手为强更保险。
给赵家的年礼陈氏准备了一篮子腊肠、四块腊肉,还有腊鸭腊鸡各两只,为了怕礼物太过寒酸,陈氏又给赵家女眷每人准备了一块香皂和一盒口脂,还专门去订了木盒包装。
现在夏晓晴的冷制皂和口脂,已经成了夏家送礼的必备物品,把夏晓晴心疼坏了,杏仁油都快见底了。
夏大郎带了弟弟二郎,坐了张把式的车到了镇上,张把式把他俩送到赵府门前,还帮他们叫了门。
赵家守门的小厮听闻二少爷的岳家派人来送年礼,赶紧请夏大郎和夏二郎进门,又叫人去给家里的夫人禀报。
赵家老夫人和媳妇、大孙媳妇闲着无事,正一起坐在花厅里摸牌,听丫鬟进来禀报,忙让人收了牌局,由媳妇扶着亲自去大堂接待了夏家兄弟,又交代了下人去铺子上请二少爷回来。
“老夫人好。”夏大郎看见一个满头银发、长相慈祥的老妇人由人扶着进了屋,知道这应该就是赵家的老夫人,忙拉着弟弟起身,向赵老夫人问好。
“你们坐,别拘束,就跟自个家一样。”赵老夫人打量起夏家两兄弟来,两人都穿着灰色的布衣,五官也长得相似,都长得白净清秀,眼神也透着干净单纯,赵老夫人是越看越喜欢,忙要丫鬟去库里去了两块玉挂件当见面礼,赵夫人看婆母都给了见面礼,也让丫鬟去了两套文房当成见面礼。
夏大郎接了礼物带着弟弟给两位夫人道了谢,又说明了来意,并把母亲写的礼单交给了赵夫人。赵夫人接了礼单转手便交给了婆母,有婆母在还轮不到她做主,赵老夫人接了礼单看了。“亲家真是太客气了,本该是我们先给你们送年礼过去的,没想到让你们赶了先。”
“老夫人,我们都是亲戚,谁家先送都是一样的,我娘说了您是长辈,该是我们先过来孝敬的。”夏大郎的话极为讨喜,让赵家老夫人听了很是高兴。
“好好,既然来了,就在家里多玩会儿,我已经叫人去铺子请了你们姐夫回来,你们还没见过吧。”赵老夫人想了想,又说道,“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下午让你们姐夫领着你们上镇上逛逛,这几天镇上办年货的人多也热闹,你们年轻人应该感兴趣的。”
夏大郎本来想送完年礼就带着弟弟去雪溪斋看父亲,也顺便帮父亲拿些行李回去,没想到赵老夫人留他们下来,长辈的话也不好推辞,外加他也很好奇未来姐夫的模样品行,于是便应下了,坐在大堂里陪着两位夫人说话,等准姐夫回来。
赵青枫在铺子里得了信,知道是未来妻舅来送年礼,让他回去作陪,心里是万分不愿意。在铺子里磨磨蹭蹭好一会儿,都快临近中午了,才领着小厮墨书回家。
这时赵家已经摆了饭,就等着赵青枫一回来便开饭,可是一等再等也不见赵青枫回来,赵夫人在心里暗暗生气,面上还强扯着笑脸。“娘,我们还是先用餐吧,可能是铺子上忙,青枫一时赶不回来。”
第九十六章买礼物
“不等了,我们先吃吧。”赵老夫人哪会不知道孙儿的心思,也不多追究了,对着夏大郎、夏二郎和颜悦色地说道,“孩子们也饿了吧,来,快吃吧。”
夏大郎看赵家长辈动了筷子后,才跟着吃了起来,夏二郎也是如此。
饭菜都吃了一大半时,赵青枫才姗姗来迟地回来。
“老夫人,二少爷回来了。”绿衣丫鬟站在门边看见少爷回来,赶紧给屋里的夫人禀报。
“奶奶,孙儿回来晚了。”赵青枫心口不一地陪着罪,又带着笑脸径直地跟眼前的两位少年打起了招呼,“想必这两位就是夏家的两位公子吧,真是对不住了,回来晚了,让你们就等了。”
圆脸带着和气的笑容,话听着也诚恳,眼神正直五官端正,这未来姐夫看着倒是不错,夏大郎细细打量后,觉得颇为满意,忙前去行礼问好,又让弟弟去行了礼,一来二往气氛倒还热闹。
赵夫人见状吩咐丫鬟下去让厨子再添了几个菜,又招呼着儿子坐下吃饭。
吃完饭后,赵夫人陪伴着赵老夫人回房休歇,赵青枫便带着夏家两兄弟去了自己书房喝茶。
“赵大哥,这些书都是你的吗?”夏二郎看着满满一柜子的书,觉得手痒,便抽了一本出来看,发现竟是画谱。“这画谱画得真好。”
“二弟,快放回去,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夏大郎轻声斥道。
“不碍事,他喜欢就让他看吧。”赵青枫也不在意,反而挺喜欢夏家二郎的活泼性子。“鸣瑞,过来坐下喝杯茶吧。”
夏大郎也正想多了解一下未来姐夫,便坐过去同赵青枫喝起茶聊起天来。
赵青枫本事生意人,和谁都能聊上几句,外加又读过书,和夏大郎说起话来倒也十分投机。夏二郎也是一个自来熟,也坐在一旁不时搭些话。
从诗词歌赋聊到书画,又聊到市井见闻、乡下趣事……三人聊得高兴,整整聊了一个多时辰,因为对未来妻舅的好感,赵青枫对婚事的不情愿也消了几分。
下午,赵青枫得了赵老夫人的吩咐,也不去铺子上工了,只领着未来妻舅上街玩耍。
临近过年,镇上比平时热闹许多,街道两边的屋檐下都挂满了大红的灯笼,一番热闹红火的景象。
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上面堆满了应景的年货,香蜡纸烛、鞭炮、年画、红纸春联、布匹彩缎、干果杂货、零嘴糖果……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哥,我们用娘给的钱,给家里的人买些礼物回去吧。”夏二郎从后面拉了拉大哥的衣袖,小声地说道。
阅读脱贫致富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