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在香菊的情绪稳定后说到:“我去我家的废弃猪圈里抱稻草,你们两个在外面等着。
陈建国说完后,就跑回自己家去了,不一会儿就抱着一摞稻草出来了。
他们三个就开始用稻草在那儿连起线来。连好后就在他们三家的家中连接起来,不一会儿就接好,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儿的广播还是不想的,怎么办呢?
他们三个就依次在三家的家门口站着,由一人广播一阵子,由建国开始,依次是香菊,雪梅。
他们就这样玩了好几次,慢慢地也到放署假的时候了,觉得再玩这个也没那么好玩了,因为没有真广播的那种效果。
在署假里,他们三个又开始下河洗澡了,还是那样,三个脱得精光,在河里嘻戏着,互相搓砣着,还是那样的三小无猜。他们那儿又有了打米机,陈建国又萌发了一种新思路。
有一天,陈建国的爸爸要到上街去推米(他们那儿以前是用磨子推,再用碾子碾),他也在纳闷,怎么不到旁边的堰塘湾里去推米碾米呢,他就问到:“爸爸,你怎么到街去推米了呀,怎么不去堰塘湾呢?”
“听说街上学校买了一种新的磨子,推米快得很的,多少也可以推的,所以就去街上推了。”
“那我想去看看,怎么推,行不?”建国在那儿祈求他的爸爸。
“可以呀,等会儿就一起去吧。”陈义华高兴地答到。
于是陈建国就跟在挑着水稻的陈义华后面,一起上街去学校了,听说这个新的推米的东西是学校校办工厂搞的。
陈建国他们还没进那间房子,多远就听到抽水房里发出的同样的声音,轰隆轰隆的声音。
听到那个声音,陈建国站在门外就不敢进去了,还是他爸放好担子后来把他牵进去的,他就在那儿仔细地看着,认真地听着,目不暇接,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了。
直到米打完了,在过风车的时候,那东西才停了下来,这时的陈建国也好像苏醒了过来似的,听到他爸爸在和那师傅交谈,才知道那东西是一种机器,叫什么打米机,在建国这个小孩的心目中,他觉得真好玩。
回家后,他马上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雪梅和香菊,她们两个也想看看这是个什么机器?是什么样的工人师傅造出来的?
他们三个做什么都这样,说做就做,他们马上就上街,到公社中学去看什么的打米机了。
因为学校那个师傅认识雪梅,又看到这个男孩是刚才来的那个,他也就没有阴拦,只是吓他们地说到:“别靠近了哟,看把机器弄坏了,或是机器把你们吃掉了哟。”
他们三个听师傅这么一说,还真不敢靠近打米机,只是隔一尺远的地方看着,想到,珍酌着。看了几分钟,他们就像师傅告辞后回家了,在陈建国的倡议下,又开始做打米机了。
打米机做成了,放进去的石骨子也能从下口中漏出来了,他们三个就高兴地称之为米。还在那儿办起了咖咖架,玩起了小娃子过家家的游戏,一会儿是做饭,一会儿是做菜,一会儿是浇汤;一会儿是各自独立进行,一会儿是三个一起完成;一会儿是照着农村结婚的样子,建国与香菊配对,雪梅忙前忙后,一会儿是建国和雪梅配对,香菊忙前忙后,一会儿是香菊和雪梅配对,建国忙前忙后。
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是一九六六年的阳历七月完了,八月份就到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商量备读
一九六六年的阳历八月份来到了,袁江回家帮忙干农活已经有二十来天了,地里的玉米已经收完了,要等水稻收割了,可水稻收割至少也还有二十来天的,要在八月下旬成熟收割的。他在寻思着能为孩子们出点什么的,因为三个孩子都已经快七岁了,今年按理应该读小学一年级了,可雪梅和香菊的年龄没满七岁,学校能给报名吗?
想到这些,他心里乱七八糟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还是应该给三个孩子先弄一下,让他们进学校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和氛围。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把这件事情给他老婆秦素英说了,秦素英也举双手赞成。
袁江说动就动,他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刘行知家,他想找他说他昨晚想到的两个事情。
袁江跨进刘家的门时,刘行知也起来了,他看到袁江来了,就招呼到:“姨兄,你来了,快坐。”刘行知在招呼的同时也递过一条板凳来。
袁江他虽然在这个湾坐,也就相隔一个坝子,他是无事不登三宝店的,所以也很少到刘家串门的。袁江接过板凳坐了下来,说到:“姨兄,我今天来找你有点事的。”
“姨兄,你也是,我们两姨兄间你还卖什么关子嘛,你有什么事就说嘛。”刘行知随和地说到。
“是关于孩子读书的事,三个孩子只有建国到了年龄,香菊和雪梅都没到七岁的,你说怎么办?”
“这还不好办,要读给校长说一声,不就行了吗?”
“是呀!我想,如果我说,可能校长不会卖账(同意)的,可能只有你出面了,你说的时候把雪梅一起说了,让他们三个一起去读,我也好辅导一些的。”
“没事的,这个小问题就放在我这儿吧。”
“哦,对了,我准备把这三个孩子弄来提早摸一下底,一是让?
阅读黑老大情仇录(上)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