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烤全羊实在是一个很需要时间耐心的吃食,几十个人围着一个号称三百多斤的大羊,看着它烤在架子上,可是,看着流油,闻着香气四溢,就是吃不着。
“苏姐,你饿不?”
宋文珊拍了拍苏雯,问道。
“我们中午的面包都吃完了吧……你还有吃的?我饿死了,快拿出来……”
苏雯听到吃的,马上转头,不再发呆。
“苏姐,你看厨房门口有西红柿,你问老板要几个成不?”宋文珊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塑料棚,里面满满一小盆十来个似乎是刚摘下来的,带着绿叶的西红柿,鲜嫩的,看上去很诱人。
“是哦……你去要啊……”
苏雯推搡这宋文珊。两个人你推我桑,就是都不肯动。
“那是我们的晚饭吧……”
“我现在饿了……”宋文珊揉了揉肚子:“我是真的很饿啊……我的面包都被苏雯吃了。她的酸奶也被我喝光了,现在肚子咕咕叫……”
“谁饿了啊?”
安新亮本来在院子里坐着,看着刘朋几个人打麻将,听到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回头问。
“安哥……安哥你帮个忙,你帮我们要几个西红柿回来吧。我们饿坏了……”
宋文珊俯下身子,在安新亮的耳边低声说。
“我们刚才去买羊的时候,就路过老板家的菜园子,见老板娘在地里摘的……想不想也去地里摘?”
安新亮也低声说道。
“好啊……”宋文珊高兴的说,又压低了声音:“我不认路,你带我们去行不行?一起去玩儿吧……你也饿了吧……”
“成。走!”
安新亮站起身来,神态自若的走出去,宋文珊赶紧拉着苏雯和沈姿:
“我们跟着他,他带我去地里摘西红柿……”
(4)
9月初的坝上草原凉风习习。傍晚的夕阳落在了矮矮的山坡上,照出一片昏黄。山区的路,都是崎岖不平的,高低起伏很大,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坝上的村庄以旅游为主业,家家养了马,差不多都盖成了二层的小楼,招待客人。村口,听着四五辆大巴,牌照都是“京”字。
“村口那边那个就是我们住的那家的菜园子……就是那个地头儿有挂着一件吓鸟的白衣服的那个菜园子。”
安新亮指着远处,告诉她们。
“有西红柿和黄瓜啊……”沈姿的眼睛很好,一眼就望见了。
“你们去摘吧……”
安新亮说道。
“安哥不去么?”
“我都带你们来了,难道还要带你们去偷啊……真是。”安新亮半开玩笑着说。
“安安哥好人做到底,帮我们去摘几个吧……万一有那个中华田园犬在呢?”
宋文珊推了安新亮一下:“拜托拜托了……”
“走……”安新亮叹着气,带着几个女生到菜园子里,三下五除二,摘了七八个或老或嫩的黄瓜,五六个西红柿,四个人手里都塞的满满的。
“要知道,拿个袋子出来就好了……”
宋文珊感叹着。
“你怎么这么贪心啊……这还不够你吃啊。”安新亮笑着打趣宋文珊。
“那边有人浇地呢,我们去洗洗吧……”苏雯指着不远处一个水渠,正好在流水。几个人也不管水渠是不是很脏,就着水洗了洗,然后就坐在水泥的水渠上大快朵颐起来。
“实在是太饿了,我觉得这水果比以往的都好吃很多,新鲜香甜……”
宋文珊由衷的赞扬。
“是真的新鲜水灵啊……”
苏雯咯吱咯吱的吃着。坐在地里,凉风吹过,她的卷发有些蓬乱,看起来样子很是可爱。
“超市里的蔬菜,最早也是昨天晚上摘下来的,早上送到批发市场,然后进超市的,这是最快的。早就不新鲜了,跟现在刚摘的味道比,差很远呢……”安新亮一边吃着黄瓜一边说道:
“我小时候,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住过几年,吃什么都去菜园子里摘,那时候,觉得什么都好吃……”
“你小时候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
宋文珊好奇的问。
对于七十年代的生活,宋文珊只是在历史上看到过,她眼睛发亮,好奇的追问着安新亮的少年时代,像听故事一样,津津有味……
第四十七章乡间小路(2)
(1)
村口菜园的水渠边,安新亮和宋文珊、苏雯几个人在秋风里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小时候的事情。
“那会儿,北京还只有西城、东城,崇文、宣武算是市区。北京市也就是二环吧……我小时候,算是住在现在的三环到四环之间的位置,当时就是大农村。放了学,就三家五家的乱串。我记得我家当时种棒子,有很高的棒子秸秆。我们当时一大乐趣就是在棒子秸秆里面钻来钻去捉迷藏……哪会儿,北京的空气也和现在这里的一样干净,人们也都比较淳朴。”
“现在北京的楼是最高的棒子秸秆,陌生的人来,想不丢了都麻烦……”
宋文珊笑着打趣。
“别说这个了?
阅读宋文珊的花月佳期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