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
──自大和自负是孪生兄弟,但却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不自量力,一是因为自恃与自诩。
以詹通通的战力,他绝对是有理由自大和自负的。
他听说过铁手的威名。
他早已跃跃欲试。
到底他的朝天腿强,还是铁手的横贯手劲?
他有自信能把铁手一脚踢下山去。
可是他踢了一脚。
铁手硬接了一脚。
他发现对方的手不是手。
至少不是人的手。
人的手不会那么硬,那么定,那么强大,那么佛法无边。
那就像是神的手,天的掌,他一脚踢过去,是可石裂山崩,但这一脚力道却如泥牛入海,消散不见了!
一点声息也无。
完全不构成伤害。
──这到底是什么内力?
──这双是什么魔手,竟可以硬接自己一脚,还宛若无事!
不。
不止一脚。
而是六脚。
再下来的连环五脚,依然踢向铁手脸门。
攻击仍在一处。
脚脚角度、劲道都不同。
但铁手只一招:
倒提双手,拳眼向天,双锋贯眉,硬抵六脚。
他竟一口气硬接了六脚。
每挨一脚,他就前跨一步。
不徐。
不疾。
不快也不慢。
──就像安步当车,昂然迈步。
他前行无惧。
无碍。
──仿似直行终有路,不必计枯荣!
詹朝天这次才真正感到震怖:
──这“四大名捕”的老二铁手竟比传说中的武功更强:
至少强出超乎意料之外!
──然而他只是“四大名捕”的其中之一!
其中一人而已!
纵横…第七回千里恩怨一线牵
铁手以一双铁般的手硬接了詹通通六脚。
詹通通仍在攻。
铁手仍在守。
看来两人都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没吃亏。
不。
还是有分别的。
而且已分出了胜负。
分别就在:
铁手仍在进,
进了六步。
詹通通却在退。
退了六次。
詹通通是何许人物,他身经百战,对敌无算,一招失利,已然觉察。
这次已是极大的例外。
他得要在攻出第六脚,才惊觉自己表面上是占了上风,其实已给对方进迫了六步。
六大步。
他守在这儿.等候铁手的到来,原有两大目的。
一,要秤一秤铁手的斤两,杀一杀他的锐气──没有“天王”的命令,就不许他上山一步。
他挫对方越甚,对方就越会可能接受“天王”的安排、臣服于“天王”的威望之下。
所以他这一关不能失。
二,顺此藉口将铁手击败,最好将之击杀。──要知道“一线王”近日窜起,虽可在武林、朝廷呼风唤雨,但声威始终仍略逊于诸葛先生,就连刑部另一炙手可热的人物:“捕神”刘独峰和他手上的六大弟子,名声也远不及诸葛小花与四大名捕。
如果“天王一党”欲雄霸天下,要将诸葛实力并吞,取而代之,自己就首先得要胜上这一场,要是自己双腿把铁手踢了下山,日后再在腿功上力挫追命,那么,诸葛先生的爱将“四大名捕”既比不上查叫天的“四大神将”(“战将”是詹通通自己,“诡将”是余乐乐,“天将”和“主将”则分别是陈贵人与李财神),别人自然也会认为诸葛小花的势力远不如“叫天王”的了。
这种层次的“雄霸天下”不是普通武林上无谓的名位之争,谁要是有这种实力,自然就会受朝廷(从天子到太傅、相爷乃至地方上咤叱风云的“小朝廷”如朱勔父子)的重视,争相靠拢招揽,自然就有好处无穷了。
所以他这一战只是开始,不可有失。
也不得有误。
可是他一上来,就失了六着。
退了六步。
他本该是寸步不移。
但铁手依然上山。
前行。
势莫能当。
詹通通心在下沉。
脚却飞踢。
双飞踢。
左飞踢右太阳穴和后玉枕穴。
右急取前咽喉及左颧骨脸门。
──他攻的都是铁手的死穴。
也是要害。
他下手已不再容情。
甚至出脚已拼尽全力。
他不得不如此。
──既然连攻六脚仍给铁手抢登了六步,他再踢下去恐怕也讨不了好。所以他踢出了他仗以成名的:“朝天四脚”。
他四脚迸蹴,铁手突然大吼了一声。
他这次不是跨步。
而是猛冲。
他猛冲过去,一下子跟詹通通之间完全没有了/失去了/断绝了距离。
詹通通要出脚,但脚才抬起,铁手已到了他脸前,几乎是鼻
阅读四大名捕战天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