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西江地区,横跨西江南北两岸。
它地处两广(广东、广西)水路交通之要冲,沿江而下,可出广州及三角洲;逆流而上,直通广西重镇梧州。
境内江河纵横,山岳连绵起伏。
广州解放后,部分国民党残兵败将流窜至此,与当地封建势力和惯匪勾结起来,为匪作乱,成为两广交通运输安全的一大隐患。
封川县的土匪武装暴乱,是西江地区规模最大、代价最为惨重的一次血腥屠杀!
1950年初,广东西江地区共辖9个县,其中发生暴乱的有封川(今属封开县,封开县即由原封川县和开建县合并而成)、云浮、郁南、新兴、高要5个县。暴乱中,被暴徒杀害的我地方干部、部队指战员共有160人。其中,封川县被杀害的地方干部、部队指战员60人,革命群众53人,被抢粮仓4座,损失公粮谷50000多公斤,被抢的枪支弹药一大批。
这宗不仅在西江地区、广东省,甚至在全国都有着极坏影响的惨案,使一些当年的亲历者都为之汗颜。
为消除匪患,稳定西江局势,1949年11月底,中共西江地委书记兼西江军分区政治委员梁嘉专程赶到广州向叶剑英、邓华汇报工作。
由于西江军分区所属部队尚未集中整编,一时难以集中兵力进剿土匪,请求上级派兵增援,立即得到了叶剑英、邓华的支持。
梁嘉同志详尽地向叶剑英、邓华同志汇报了西江地区的匪情。
叶剑英同志指出,封川暴乱是西江###黑潮的序幕,一个个血案可能接二连三而来,要百倍提高警惕。
据了解,西江地区股匪共有18股,约6000余人。
较大的股匪是活动于云浮西山地区的“广州绥靖公署西江指挥部总指挥”叶肇统率的股匪,约1500余人。
剿匪雄师再度出击。
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
1。祸起萧墙
1949年11月23日,我南下大军打败了驻在封川县城和江口圩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封川全境。
同年11月27日,封川县成立了人民治安委员会和支前指挥部。
设立这些机构目的是恢复社会秩序,筹集粮食支援前线。
12月7日,封川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为赵本仁、副县长何涛。
根据上级指示,原绥贺支队六团部分队伍整编为封川县大队,分3个中队,指战员共200多人。另外又组建了1个公安队,人数约有60人,隶属县公安局领导。
封川县人民政府建立伊始,主要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剿匪肃特;二是征粮征税,动员全县人民支援前线。
当时的封川县边境地方,土匪十分猖獗,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分子也四处活动进行破坏。
因此,剿匪肃特是当务之急。
征收公粮,支援前线则是刚成立的封川县人民政府的中心任务。
1949年12月16日,省、地征粮工作队30多人到达封川县。
19日,成立了封川县征粮委员会。22日,封川县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动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下乡征收公粮。
县人民政府决定除留下少量工作人员处理机关日常事务外,其余同志于23日一律下乡征粮。县大队和公安队的同志也分赴各区、乡配合征粮,保护征粮工作队。
从此,封川县首次“征粮支前”的工作便在全县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1950年2月初,原驻在封川县的南下大军已纷纷开往前线,准备解放海南岛,只留下一二二师三六六团一个连约40人驻在三区杏花圩协助剿匪。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2)
1950年2月17日,是封川县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节后不久便发生了震惊全省的封川县反革命武装暴乱。
这次武装暴乱,首先是从一区的修泰乡开始的,紧接着,二区、三区也相继发生了暴乱。
修泰乡人民政府设在平岗圩,乡干部只有五人,乡长刘尚镇。当时,县大队有一个中队驻在那里协助征粮,粮仓就设在凤村小学校里。
修泰乡武装暴乱的幕后策划者叫莫佐南。
莫是修泰乡大地主、商会会长。大革命时期,他就勾结桂系的军队镇压平凤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杀害农会干部和积极分子60多人。大革命失败后,他一贯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是平凤地区的“土皇帝”。
(bsp;修泰乡的武装暴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反革命活动。莫佐南于1949年12月22日在都城镇中山路12号福民商店楼上召开了第一次秘密会议。
会上,莫佐南煽动说:“现在共产党征粮这么重,如此苛刻,将来更不堪设想,大家要想办法才行。在共产党这张网里,我们就是网里的鱼,迟早也会死在他们手里。”
这次秘密会议的参与者决定立即筹集粮食、枪支、子弹,于春节期间进行武装暴乱。
1950年2月3日,莫佐南又在凤村圩德和楼召开了第二次秘密会议。这次会议增加了修泰乡的地主、恶霸、保甲长等十多人。
会议通过了组织武装暴乱的具体事项,成立了所谓的“封川县修泰乡人民###救国委员会”。
“修泰乡人民###救国委员会”主任刘名腾,是修泰乡凤村人,52岁,1931年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军队副官、上尉连长、修泰乡长,深受莫佐南赏识。
黄秉权,34岁,1940年在重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受训,历任国民党地政整理处?
阅读广东大荡匪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