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_国殇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7章(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林蔚也是满肚子怨气:“辞修,他不走我也没法子啊!再三请示,可他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现在还有哪些没走?”陈诚脑子一转,紧问道。

“没有了,只有徐永昌部长没走。”“那么好吧,我来请徐部

长转陈。”陈诚说完挂了电话。

陈诚到底是蒋介石亲信,左右相随多年,深知老头子的秉性。

这时左右亲信请他撤离,他是不会走的。但那些居要职,又非亲信的人,像军令部长徐永昌来出面说情,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说穿了,是一个面子问题,也显示蒋介石的从容不迫。

果然,徐永昌出面,马到成功,蒋介石终于答应撤离。

24日入夜,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踏上了去机场的夜路。

飞机摇晃着冲入漆黑一团的夜空。宋美龄长舒一口气,把头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但蒋介石却伸长脖子,望向窗外,灯火管制下的武汉三镇,已是一片黑暗,只有零落的几盏孤灯和偶尔落入市区的炮弹映出的团团火球,显示着这座大都市尚未僵死的生命。

武汉城郊,炮声隆隆,火光闪烁。他知道这是守城部队在同日军进行最后的血战,他也知道这炮火很快就将熄灭,夜色大地还将恢复死一般的沉寂。

他面目呆滞,口中喃喃道:“完了。武汉终于结束了。”

但事情并没完。不知是蒋介石太舍不得武汉,还是仓促起飞机员受惊,一直为他服务从未出过错的专机机组一出武汉就发现飞机鬼使差似地迷了航。黑沉沉的夜空上下左右一个样,什么也辨不清。飞机乱转了一气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再乱飞下去燃油耗尽,无疑将钻进地狱之门。

机长依复恩无奈地向蒋介石请示:返回武汉。蒋介石再次确认别无办法时,也只能点头同意。

飞机又循着原路向回飞去。

武汉机场上,一队中国工兵正卖力地在破坏设施,跑道甚至被炸毁一截。再晚回来一会儿,蒋介石确确实实要留在武汉了。

好险!蒋介石步出舱门,枯瘦的手上竟是湿漉漉的。

10月25日凌晨4时,蒋介石的座机迎着秋风,重又冲上已透出熹微的天空。

此刻,汉口戴家山,已出现了稻叶第6师团佐野支队第23联队日军士兵幽灵般的身影。

25日夜,汉口沦陷!

26日凌晨,波田支队率先从宾阳门突入武昌!

27日午后,汉阳也飘起了炫目的太阳旗。“君之代”的国歌声

终于在武汉三镇上空疯狂地奏响。

后记

完稿多日,作者仍被一股股激动、感慨、悲壮、遗憾的情愫包围着,撞击着,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及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从“九?一八”至武汉失守,灭是中国抗战最为复杂、最为艰难、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为嚣张、绥靖逆流甚嚣尘上的时期。这一时期,全世界只有古老贫弱的中国在孤独而顽强地抗击着法西斯日军的侵略。每想到此,我们眼前便总会浮现出一个虚弱的老者,艰难而无助地背负着世界正义和公道的形象。为此,我曾激动,也感叹!

当数年后纳粹不到6个月便征服世界军事强国法兰西,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扫东南亚英美诸国军队时,西方列强的军政要员们才真正从自己的惨败中,认识到中国抗战的伟大和非凡意义。中国毕竟顶住了上百万精锐日军的疯狂进攻而没有屈服,他们仍然在战斗。

世界史学界有些人总是极力贬低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这让人不解,更让人觉得遗憾。还是那位身残志坚、坐在轮椅上关心世界命运的美利坚总统说得好:“想想吧!如果把中国内地上百万的日本人放出来,那该是个什么样的灾难。”

在这里,我无须为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再述赘言。但8年抗战中,倒在御侮疆场上的380万中国军人,却时时让人肃然起敬。他们靠手中寡劣的武器装备,抗击着猖狂无比的现代化强敌,他们是在用生命、热血捍卫国格,保种保族,他们描绘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瑰丽的画卷,他们的死,让人觉得悲壮。

遗憾的是,笔者囿于资料,加之文笔所限,虽淌出洋洋60万言,仍有言犹未?

阅读国殇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