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家以宏伟的场景、立体的场面调度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对话导演着一出历史大戏,引导我们进入两千年前那个神秘而又瑰丽的长梦,惊心动魄、光怪陆离。
那么,电影家想通过这个长梦让我们和他一起体验什么?影片故事和史料记载的古罗马史实是什么关系?两千年的瑰梦醒来,喷气式和电脑时代的后人该怎样理解金戈铁马的先人?历史是今人创造的。先人的政治在今天看来真的就是一场游戏,一出戏剧?
一个人能够得到什么?如果他得到全世界,他也就失去了灵魂。
这是影片的片首语,选自《马可福音》。电影家选择这样一句古老箴言作为片首语,显然意在以一段古史演绎现代人对人类古老欲求的现代理解。
影片贯穿始终的基本冲突是人和神、权欲和本能欲求的冲突。一切欲求都受制于权欲,一切欲求都打上了政治的烙印。
由于影片在表现卡里古拉的荒淫与暴虐时几乎把逼真的照相特性发挥到极致,由于《阁楼》的全班当红艳星参与了影片演出,许多人常常轻率地认为《卡里古拉》是一部性电影,而台、港碟片制造商对片名不负责任的蹩脚翻译(《罗马帝国艳情史》,正确译名应该是《卡里古拉》)又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这种误解。这是对影片主旨的一种曲解。
不错,影片的确表现了卡里古拉兄妹的乱伦,这当然很容易让人产生性的联想。然而如果我们稍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联系卡里古拉兄妹的基础首先是生、死、权、利,其次才是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卡里古拉篡位成功,他们兄妹可以为所欲为之后,朱西安反而因为政见不同而死去,也无法解释毫无人性的卡里古拉何以对妹妹之死那样痛心疾首。他们的欲望首先是政治欲望,他们的乱伦首先是政治的乱伦。
同样,人们似乎也可以把风骚女子安娅和卡里古拉的苟且和暧昧理解为性。然而我们同样不应该忽略安娅的丈夫马可是罗马帝国的王室卫队长,她的情人卡里古拉是罗马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她一人连着罗马帝国两个要害人物。马可甘愿把妻子送给卡里古拉王子作性玩偶,而安娅也欣然愿往,不是因为卡里古拉有什么性魅力——这个猴子一样的暴君根本就毫无魅力而言。马可夫妇是被王子——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的威势所震慑——这是以性为媒介的政治结合。是政治交易捎带而来的性交易。
还有,提比略和卡里古拉的关系:提比略杀死卡里古拉兄妹的父母,然后养大他们的儿女,收为义子,并赋予罗马王子名份;卡里古拉杀死养祖父提比略和提比略的亲孙子,也就是他的弟弟加美拉斯,却放过他从心里讨厌的叔叔克劳狄……这似乎也可以归结为血缘和性,然而这却是地道的政治。提比略说得清楚:我们家族没有兄弟。兄弟会自相残杀,父子也会相残。这是命运。
影片的性关系图其实是一幅赤裸裸的权欲图:妹妹朱西拉(政治助手)——哥哥卡里古拉(王子、帝国元首)——姘妇安娅(阴谋中介)——朋友马可(王室卫队长)。
而提比略和卡里古拉的亲情关系图更是一幅权欲、情仇图:养祖父(罗马帝国元首、杀父仇人)——养孙(篡位者、家族弑杀者)——兄弟(潜在泄密者)——叔叔(罪恶挡箭牌)。
情欲、亲情都成了政治的筹码——当人类赤裸着的时候呈现给历史的不只是原始的创造力和勃发的生命力,还有丑恶。
电影家就在这种权和欲的冲突中,在看似形而下的现实中进行着形而上的、关于人和神的思索。
也许有人会说《卡里古拉》毕竟让我们看到了性。
这也没错。然而如果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确有着古罗马因为淫乱而亡国的传说,如果我们认为这种传说有着一定的道理,而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类神话竟然会毁于人类本来应该是延续生命的本能行为,那么我们还能说这种揭示仅止于性吗?
当一个人宣称自己是人上人,是神,并且真的以为拥有神的权威,从而想在人的本能欲望以及更大的社会欲望上都为所欲为时,他就走到了自己和历史的反面,他就只能以小丑的形象被历史和良知所嘲弄了。
影片中的卡里古拉就是这样一个自以为神的丑类。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卡里古拉在刀光剑影的血腥中死去,头朝下,死不瞑目……
不知道卡里古拉在垂死的目光中看见了什么?也许看见了中国的秦始皇——他曾经想做万世的统治者,结果一世尚未结束就死在出巡路上;也许他看见了德国的希特勒——他曾经想统治全人类,结果最后只有一个情妇陪着他服毒自尽;也许……也许垂死的卡里古拉看见了天下一切想以神的名义摧残和扭曲正义、善良和美好的丑类,然而他注定不会看见上帝与公正。他害怕,一切丑类都没有勇气面对最后的审判。这大概也是许多堂庙香火旺盛的另类解释吧?
《卡里古拉》的故事有史可依。公元14—54年罗马帝国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确有过提比略、卡里古拉和克劳狄三个皇帝。这个王朝后来在第四任皇帝臭名昭著的尼禄手里灭亡;提比略治内的确加强了元首顾问会议的权力,也的确鼓励告密;《卡里古拉》和史实不尽一致的地方是:提比略是屋大维的养子;克劳狄不傻;近卫军集中于罗马是克劳狄治内的事;军队左右政局,废黜皇帝也在克劳狄与尼禄治内。
《卡里古拉》不是那种忘记了史书也是人写的,对官方史籍亦步亦趋完全丧失主体性的作品,也不是那种因为无力对历史做出独到的人文关怀而把胡说当戏说的作品。这是历史题材影片创作典型欧美式的“大不真实小真实”。大不真实为了凸显现代人对历史必需的、独有的人文关怀,因为历史是今人的历史,不是印刷的历史,不是统治者的历史。小真实为了使现代人对历史的再认识更立体,更可感。历史不是平面,不是断面,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今人看到的巨流曾经是先人的今天。
《卡里古拉》再现了古罗马的辉煌和古罗马的奢靡,凸显了现代人对一个由先人创造的古老神话的深切思索。卡里古拉形象揭示了西方历史一切荒淫无道的暴君性格,和现代人从老祖宗那里继承下来并深藏于潜意识层的某种本能欲望。
历史是一部大戏;古罗马帝国是一部大戏;《卡里古拉》也是一部大戏——一部因为充分发挥电影的逼真照相特性,表现人类欲望冲突而在某种程度上被误解的大戏。
汀托·贝拉斯在本片体现出的主要风格要素:
1。场面调度显示极其深厚的戏剧功底以及运用电影语言的纯熟。
2。表演臻于极致。
3。震撼的视觉效果。
4。追问人类根本问题。
'小说'沉默(上)
火车在原野上飞驰,伊斯特和安娜静静地坐在包厢里,天气很热,她们谁也不想说话。只有小约翰对身边的事物有些好奇,不能安分地呆着。
“伊斯特,那纸上写的是什么?”约翰问的是一些奇怪的外国文字。
“不知道。”伊斯特笑笑。
姐姐伊斯特总是穿得很保守,衣服颜色也很老气。
阅读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