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你说他的结构能力很强,可是他的结构有时好像就是随意地发展出来的。
王:有的很难啊,你发展出来以后,最后怎么能有力地结束。
艾:反正金庸也是很神的,你看了他的书非得一口气把它看下去。而且绝对看得不累。
王:金庸在海外评价其高无比,人们都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泰斗,谁也压不倒他,谁的才气也大不过他。
艾:你说你们是什么时候看的金庸,67年?70年?
王:大概接近于70年代,1970年左右。有人从海外带进来。
艾?:72年,允许华侨来去自由,从香港过去,在那以前,海关是关着的。
王:那可能,当时是有一个人,他家有海外关系,带进来的。
艾:是个什么样的版本?书皮封面都有,是吧?
王:版本?书皮,好像有。不过也很破,不知有几百人看过了。当时,我记得跟他们讲金庸的故事,都很不容易,前因后果的,这么多人物,这么多发展。这是一个大结构能力。我是说小波,他的长处在小空间能力。
艾:他的作品可以细读,每一段。每一句。因为他写了很多遍。
王:他炼过句,自己琢磨过,自己吟咏过。好像,有点音韵。其实,现代汉语有格律的,不过是没有人强调这个东西。绝对是有格律。有的句子,念了出来别扭无比。有的呢,稍微改动一两个字,就成为很顺当的一个句子。有的句子,念起来呢,就漂亮了。小波的有些段落,他有时就像那种情况——你看金庸,金庸写一个侠客,侠客出来,他打了一个劈空掌,一道力压过去;然后,他手伸出来了,人还没有接近对方的时候,已经三道内力,在空中一波一波地砸过去,打到敌人身上。我觉得现代汉语的写法也应该达到那样,一波一波的内力。
因为实际上,真正的艺术,好像都是相通的。文学,它和音乐相通,和美术相通,和舞蹈相通。
艾:小波还知道一些很俗的故事,俗语,什么笑话等。比如那篇《引证弗洛伊德》,里面把弗洛伊德比作止痰丸。说有首古诗:昨夜北风寒,老天大吐痰,一轮红日出,便是止痰丸。
王:这是咏雪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我们家有一本古代笑话集。还有呢,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小波记得好多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txt电子
成长岁月/艾晓明(10)
艾:他会用这种特别俗的东西讲特别雅的事。有时候用雅的事讲俗的东西。倒来倒去,倒得很好笑。
三、饥饿、冒傻气、书外“文革”
王:困难时期,那时候妈妈浮肿,姥姥也浮肿,脸肿。
说养小球藻,蛋白质达百分之三十几,其营养价值比大米白面还高。培养,有容器就行。放上水,肥料,然后呢,提供藻种,让它长。那时我爸爸挺信这个。
宋:他不是信,还不是看孩子饿得没办法。
王:没有肥料,就是童子尿。所以我们小时候,我跟小波商量好了,绝对不吃王晨光的尿。我们俩一口也没吃。
艾:不过那东西怎么吃啊?
宋:还不是煮煮就那么吃。
艾:就跟喝汤一样啊?
宋:那不是说有营养吗?
王?:实在没办法了,那时候,好多高招呢。米饭,双蒸,三蒸。
宋:你没看见小波在《光明日报》发表的,1997年1月3日,《写给新的一年》?
艾:我还没看。
宋:他就是讽刺,鸡血疗
阅读王小波十年祭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