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崛恕?br/>
下载
这么想着,就说:“你找我汇报什么?就是写书的事?”
陈晓南说:“因为书里必须写到你,不能不给你汇报。”
赵凯说:“我的意见是,不要写我,写下面的干部群众,这我支持。”
陈晓南说:“如果不写你,我就不写这本书了。这本书存在的价值,就是因为你,一个市委书记,本来有权支配公路建设款项,一句话几十万几百万就下去了,可你没有,而是个人掏钱,无偿地同村里合资修路,而且以路带动各项工作,使村庄发生巨大变化,这样的市委书记,实在是凤毛鳞角。不是我孤陋寡闻,就是他魏省长也举不出第二个来,所以我建议赵书记,不必要过于谦虚,过于谨慎,该说就要说,该写也要写。比如前天吧,如果我们不说,就挨冤枉批评,何苦呢?”
听了这几句话,赵凯感到心里十分舒服。他在西后庄的所作所为,应该说是他从政以来的一个得意之作。他倒不是以此沽名钓誉。但是,领导者率先垂范总应当引起应有的反响。有反响就说明起到了作用。事实上却是没有什么反响。他认为,这是一种政治上的麻木,对无私精神的蔑视。为此他曾内心隐隐不快,现在面前这个年轻干部,使他的不快一扫而光。但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他没有浅薄地喜形于色,微微摇了摇头说:“还是不写我为好。”
陈晓南说:“赵书记,我觉得你太谨慎了。你的事迹群众赞扬,领导认可,还有啥顾忌的?”
赵凯笑问:“你说的领导是指魏省长?”
陈晓南说:“是呀!他不只是口头上认可,还有亲笔写下的。”说着从包里取出魏字清题写的书名,起身给赵凯递过去。
魏宇清的题词报纸登过不少,赵凯认得这“富裕之路”四字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确是魏宇清手迹。他细细看过之后,就给陈晓南放到茶几上来,见陈晓南没动烟,抽出一支给了他,便向外间喊:“小王!”
秘书王容进来了。
赵凯说:“中午你陪晓南同志在宾馆吃饭。”又对陈晓南:“中午我也陪客人吃饭,还能见面的。”
这时,一位女干部进来请赵凯到会了。
中午,王容陪陈晓南在宾馆餐厅5号小包间用餐。吃到中间,赵凯端酒杯过来了,同陈晓南碰了一下,喝了半杯,陈晓南在饭前就想到几句该说的话,忙趁机说:“赵书记,你从政有三十年了吧?一定还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别人不知道,当然我更不知道。我想等你退休以后,好好回忆一下,写一部传记。如果赵书记不嫌我笔拙,我一定替你写出来。”
赵凯说:“这是后话了,先说眼前吧。”
陈晓南说:“眼前这个任务只要赵书记支持,我有决心有信心完成好。”
赵凯说:“我讲六个字,你记住。少写,淡化,低调。
也就是说,可以写,但涉及到我,篇幅要尽量少;事迹不渲染不夸张,要淡化;提法上切不可过头,宁低勿高。书稿出来后,我想先翻翻,行吧?“
陈晓南说:“没问题,稿子打印出来,首先送您过目。”
赵凯端着杯子又陪客人去了,王容忙同陈晓南碰杯:
“陈书记,祝你成功!”
“谢谢!”
十一
陈晓南从林中回来的当天下午,就找县委书记柳北汇报。柳北对陈晓南的“救驾”十分感激,正考虑采取一种什么得体方式向这位下级表示感谢,正好陈晓南找上门来汇报,他就决定以支持写书的实际行动给以回报。他首先给陈晓南准了两个月假。并当即打电话给镇长郭友,要他在两个月之内全面主持工作。
陈晓南请了两个月的假,就一心一意写书去了。他同王丕中又将章节提纲由粗到细过了一遍,然后分了工,王丕中写前八章,他写后七章,两人各在自家的书房奋战。
为了联系方便,陈晓南出钱,给王丕中家里装了一部电话,这样随时可以研究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度也不慢,两人每天差不多各写四千字,齐头并进,进展顺利。
动笔之后的第三大晚上,王丕中打过电话来,两人交谈了一会儿:
“陈兄怎么样?写进去没有?”
“进去了。我被赵书记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想,即使是一个小乡官,只要像赵书记一样被群众牢牢记在心中,比一个平庸的县官要有价值。你说对不对?”
“很对,官不在大小,看你怎么做,古人有‘小官大做,热官冷做,闲官忙做,俗官雅做’的说法。你讲的就是小官大做了。好,预祝你当个好县官!”
“丕中,我都不想那县官了,真的!我想的是如何把书写好。”
官场的事也真说不清,陈晓南心情迫切地携巨款去求官时,到处碰壁,求而不得。如今不想它了,它却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面前。
县政府一位副县长到龄,补其缺已提到县委的议事日程。作为县委书记的柳北,他当然愿意提拔一位本县干部上去,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县里推上去的人很难批得准,往往会外派一个副县长来。这一回,柳北瞄准了陈晓南。
他救驾有功,又正在为领导写书,有这两张王牌,推荐上去百发百中。于是,柳北利用开会期间,将推荐陈晓南的意见口头向赵凯作了汇报,赵凯答复道:“如果你们认为不错,回去按程序办。”柳北心中有数了,回来在常委会上研究之后,决定在各乡镇书记、县级机关一把手当中搞民主推荐。并把消息悄悄告给陈晓南,陈晓南就骑自行车转了一圈,给各部局的一把手打了招呼,并给乡镇书记们通了电话,要他们关照。加上柳北也作工作,民主推荐进行得很顺利,共推了三人,陈晓南得票第二。县委就取了前三名一起向市委上报,五天以后,市委组织部就派下考察组,对三个人考察了四天,第五天考察组刚刚回到市委,赵凯就催要考察报告,逼得考察组长连夜加班写出来。赵凯接到报告后,立即同分管书记和组织部长碰了一下头,下午就上常委会,陈晓南被顺利通过。第三天,文件就下到县委。县委正式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名,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大会闭幕期间,有任免同级政府副职的权力,因此当天就开会研究决定,任命陈晓南为副县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陈晓南的副县长,如此繁多的手续,复杂的程序,如同进入迷宫一样令人蒙头转向,然而也就是半个月时间,像变魔术一样,使一个乡镇书记转眼就变成了副县长。在工作效率低下的今天,这简直是奇迹。
阅读跑官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