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美酒楼。王明点很多菜,老人很高兴,见满桌的佳肴,感叹不已,说三年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不是自己女儿回来,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今天这样喜庆场面。
一家人吃得很开心。今天是元旦节,酒楼的生意很好,服务员说现在来这里吃饭的不再光是干部,多了很多百姓,很多工人,有时过节还忙不过来呢。其实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思想也放开了,个个脸上洋溢着久违地笑容,各行各业百业待兴,工人、农民干劲十足,有使不完的力气,似乎要将曾经失去的,在一夜之间全要补回来。
第八章春天的故事(23)
回到平房里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巧玲在帮妈妈收拾着屋子,王明和琳子也帮不上手,在一旁傻站着。
总算将屋子收拾好,巧玲拉住妈妈说:“妈,我和王明准备结婚,您帮我选个日子吧!”
“好呀,王明这孩子我看行,要是你爸爸在家里,一定很高兴地,日子嘛,就过完年吧,我看就正月初八吧!”
“妈,我想到供销社去一趟,找找政工股,问一下您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工作?您这样下去,我不放心您。”
“我的事,你不用担心,该是怎样就怎样,像我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我一个人。你不要担心我,过完节,我也打算去县社去问问,你还是回去吧,准备你结婚的事。”
“妈,您要振作起来,现在不是以前了,我们场很多知青,还有一些在文革期间受迫害的,被冤枉的,都已经平反了,再说那是我爸的事,跟您没有关系,您还要生活下去,不能就这样折磨自己。”
“我知道,我是在赎罪。我也是党培养的干部,是是非非我分得清。你和王明,还有琳子好好工作,你们现在是早上八点的太阳,国家还要你们建设呢?我呢,你们就不要担心。组织上一定会处理好我的事,天不早了,你们回宋埠去吧。”
“妈,我想留下来陪您。”
“不用,妈也不是小孩,自己会照顾自己的。你们走吧!”
巧玲知道妈妈的性格,也是说一不二的,多年的领导工作,造就她独特的个性,以前巧玲小的时候,巧玲就很怕妈妈,只要她一严肃起来,巧玲的两条小腿就发软,如今巧玲长大了,她还是那样强硬。
巧玲不得不听从妈妈的安排,和王明、琳子依依不舍离开了妈妈临时的家。
在回来的路上,巧玲一直闷闷不乐,一言不发,两眼看着车窗外。来时高兴的琳子也像是被传染一样,低着头也一言不发。唯独王明情绪稍微好点,如果他也这样,眼前两个女人不就成了泪人。
从宋埠车站出来,巧玲依然走在前面,仍然闷闷不乐。王明和琳子见巧玲不开心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王明递眼色给琳子,要她去安慰巧玲。琳子很不情愿地摇摇头,她也不知开口说什么。琳子用手捂住嘴巴,意思是这个时候最好是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慰。王明见琳子不愿意去安慰,自己想去,但是现在自己说什么巧玲也不会听得进去,巧玲的心中全是自己的妈妈。的确,天底下的儿女,哪有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谁都想自己的爸妈生活幸福。王明想到自己的爸妈,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吃尽苦头,连享一天的福都没有享到,就匆匆离开人世,自己却成了一个孤儿,在这世界里,除了爸妈,现在只有巧玲和琳子是自己的亲人,再也没有其他至亲的亲人。实实在在地生活还在延续,还得照样好好地生活下去,哪怕前方的路荆棘丛生,还得照样走下去。
王明和琳子还是选择沉默,跟在巧玲的身后。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冬天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刺骨的北风无情地吹着,估计离下雪也不远。三人走得很快,再翻过一座山岗,就可以看到生产队。在山岗上,巧玲停住了脚步,等王明和琳子走上前,便说:
“王明我们歇歇吧?”
“好,你走得那么快,我和琳子都赶不上。琳子歇歇再走。”
“王明,我今天有件事,没有和你商量就和我妈说了,你不生我的气吧?”
“什么事?”
“我们结婚的事。”
“这还生气,又不是什么坏事,我以为什么呢?”
“因为你先前不同意,我想让妈妈放心,不让她为我操心,就说了。”
“我还没有向你求婚,你就答应嫁给我,我不是省了很多事。”
“那你现在就补回来,向我求婚。”
“就这里?”
“哥,快向我姐求婚呀!”琳子见气氛已经缓和,很高兴,也附和着姐姐要王明现在就举行求婚仪式。
“还是回去吧,这荒山野岭的,什么也没有,我怎么求婚呀!”王明以为巧玲说着好玩的,就想推托掉。但没有想到巧玲说的是真的,一下子让王明不知如何是好,就找借口想离开山岗。
“我不要什么,只要你,你像电影里那样,跪下说你嫁给我吧!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太俗了点吧?”
“哥,你就跪下吧,我还没见过呢?好玩!”可把琳子可乐坏了,急着要王明照姐姐说的去做。
“我真拿你没办法,好,好,我现在向你求婚,你听着啊,我说了。”
王明真的单腿跪了下来,从地上抓了一把杂草,当作鲜花,对着巧玲说:“亲爱的林巧玲,我王明今天向你求婚,你愿意嫁给我吗?”
“快说呀,姐,快说呀!琳子高兴地拍起巴掌。
巧玲没有想到王明真的跪了下来,还真有模有样的向自己求婚,感动得热泪盈眶,急忙接过王明手中的“鲜花”,连忙说:“我愿意,我愿意!”
“好耶,好耶!”
巧玲将王明拉起,帮他拍拍腿上的杂草,又迅速在王明的脸上亲了一口。三个人开怀地大笑起来,三人手挽手地向山下走去。
第八章春天的故事(24)
回来以后,巧玲对王明和琳子说:“今天的事,只能我们三个人知道,特别是我家里的事,不能说出去。这场里还没有人知道我的家庭情况,特别不能让你们队的队长知道,他一知道,就全场都知道了。”
“姐,我知道,家事不能外传,你家的事就是我们家的事,姐,你放心吧!”
“巧玲,其实也没有什么,现在是什么时候呀,现在不再是文革时期,三中全会的精神你又不是不知道,干嘛,自己吓自己,再说,现在是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果树都承包给个人了,谁还有那心思造谣生事,生活该是怎样就怎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只是说说,前几年不是一队的张家林,将自己家有远房亲戚在新加坡的事,说出来了,不是去学习班学习了三个月,还差点去批斗,要是再往前几年,一定像你们队的朱大贵一样,天天批斗,月月游行。我是怕,这政策变化太快,说不定又会搞什么运动,这不又成了批斗的借口。王明还是小心点,我害怕这样的事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不会,我有这个预测能力。别担心,天也不早了,你们也辛苦了,你们早点睡吧,我已经很疲劳,我得走了。”
“哥,你也早点睡吧!明早早点来吃早饭,我给你包菜包子吃。”
“好,要早点,你姐还要去上班呢?”
“知道。”
晚上气温明显降了很多,几乎是零度。黑黑的夜空已经飘起零零落落地雪花,这是入冬以来第一场雪。
队里的工人们早早地都睡下了,屋外一片寂静,只有簌簌地雪花在空中飞扬。
巧玲和琳子也因为天冷就偎在床上。琳子在给王明和巧玲做布鞋,是给他们结婚准备的。琳子平时已经纳了很多双鞋底,什么志同道合、亲密战友、亲密爱人、鸳鸯戏水,足足有三十多双,琳子说要做八十双,才有八字。巧玲为琳子的精神已经感动得好几回了,同样是女人,自己对针线活一点都不会,琳子只要是能看到的,她都能绣出来,而且是活灵活现。
巧玲没有什么特长,就是会织毛衣,她能织出很多种花样,穿起来很合身,很保暖。王明在这两个女人中生活,已经感到很幸福,很温暖,自己孤零零地生活了这么多年,这股暖流的确温暖了他的心,他发誓要好好对待她们。
巧玲已经睡下了,琳子还一个人在做鞋。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琳子的手已经冻得连顶顶针都有点困难,只得将手伸进被窝里,暖和暖和,再继续做。在她的心里,她也深深感到王明和巧玲真的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亲人还亲,自己没有什么回报哥姐,她想只有用自己最真挚的爱来回报他们,才是最好的回报。
第八章春天的故事(25)
1981年1月13日,腊月初八。
雪已经下了十多天,零零散散的,早晚冷得似榨刺。巧玲每天都要回到场部医务室上班,由于天气冷,场里感冒的工人特别多,多半是老年人和小孩,光是打针一上午就要打十几人,有时还忙不过来,不得不叫罗医生来帮忙。
医务室就在场部的旁边,离场部办公室只有十步之遥。场长见医务室的病人比平时多了很多,就专门过来找罗医生,了解具体情况。
“老罗,在忙啊?”罗医生正在给一个小孩打针,见场长来了,就回答说:“是呀,都忙不过来。场长有事吗?”
“我来看看,为什么这么多人生病?”
“你坐一下,我打完针,就来。”罗医生正在慢慢地给孩子推针,那孩子已经是眼泪鼻滴一把流,哭声像是杀人的惊叫着。孩子的父母也在一旁安慰着孩子,两父母的表情比孩子还难受,特别是孩子的妈妈已经哭了起来。整个医务室哭声一片,气氛相当紧张。
罗医生好不容易忙完,一边走一边搓着冻僵的手,对场长说:“场长,这是流感,天气突然冷,一不小心没有注意保暖的话,很容易感冒,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那我们场的药品购吗?”
“有点紧张,现在只是打打小针,有几个身体虚的老人,一定要挂葡萄糖,他们身体太虚了。场长,你不来,我也打算晚一点去找你,你看着药品的事,要急于解决啊。”
“好,我马上安排办公室去买。你把要用的药品开好单,一会儿我让人来拿。今天,一定解决这个问题。这天灾下雪,老人不能来打针的,你和林巧玲自己安排下,上门去给他们打针,要尽快治好他们的病,不能再传染给其他的人。有什么特殊情况要及时向场部汇报。”
“好,我们尽力,有了药品就好说了。我等下将药单写出来,你让人来拿吧。”罗医生又急忙去给病人打针。
场长在下午的时候召开了场委会,主要是冬季御寒的专题会。现在场部的经济较以往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场部的积蓄很多,这也是工人们的贡献所得,多年来也没有考虑给工人们一些福利,如今天寒地冻,正是给工人们温暖的时候。场长的建议是场部买些木炭回来,分给工人们起暖。场长的建议得到全体委员们的赞成,在他们的记忆中,除每年分鱼分肉分油分花生以外,还是第一次为了起暖而分木炭。场长的思想已经完全放开了,他的心目中始终装有工人们,工人们心中也有他。这也是他在果园执政这么多年的结果,大家在心底里很感激他。虽说在文革期间,他也批斗了一些工人,但工人们没有一个怪罪他,只是恨自己生的时代错了,再说这股风潮,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王明一直在队里闲着没有事可做,天一直在下雪,出门也不方便。巧玲说,结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什么都没有准备,自己又没有时间招呼办,再说自己也不知道要办哪些东西。没有办法王明就去问队长老婆,要他帮帮出出主意,给自己起个头。
王明就一个人去找队长老婆。队长家的大门虚掩着,王明敲了敲,没有人回应,就推开门走了进去。堂屋里很冷清,没有生火,王明估计队长和他老婆会在里屋。就向里屋走去,当他要推开门的时候,王明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男的不知谁,肯定不是队长,声音很小,分辨不出,女的就肯定是队长老婆。王明不知道里面发生什么,又不好就这样莽撞进去,就贴近门缝往里一看,王明大为失色,他不敢多看,就又轻轻巧巧地离开了队长的家。
第八章春天的故事(26)
王明屏住呼吸快步走出了队长的家,左右一看,屋外一个人也没有,没有人看见王明到过队长的家。王明缩着脑袋,迅速回到自己的房里。
刚才的一幕,确实让王明大吃一惊,民兵连长怎么和队长老婆搞在一起呢?刚才,民兵连长将队长老婆压在床上,手伸进她的衣服里乱摸,队长老婆快活地在床上扭来扭去。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堂屋有人,都是四十多岁的人,还有这种爱好,辛亏队长去场部开会,要是被队长看到了,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呢?
王明联想到平时,队长老婆看他的眼神,很特别,火辣辣的。有时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她总喜欢在王明身上摸来摸去,好像是在拍他身上的灰尘似的。王明很尊敬她和队长,也没有多想,今天看来,她是很渴望男人,可能是队长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在队里偶尔会听到关于队长和他老婆的一些“新闻”,多半是队长应付不了老婆日夜的饥渴。这个女人是不择时间,只要自己需要,总要拉着队长往家里去,活动活动筋骨。队长的腰似乎永远伸不直,背已经有点驼,但他依然身体很强壮。
王明似乎明白队里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怪不得巧玲很担心她家的事传出去,会给大家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一再强调不要说出去,现在王明明白了。表面上大家都有一张尊贵的面孔,撕开面孔,真实的面目就会完全暴露出来。最复杂的是人,最简单的也是人。
王明还是不明白队长,有时对待人很好,有时对待人很凶,很难摸透他的为人处世。他也组织批斗过队里的人,也保护过队里的人,像自己队长就是一直保护着,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处处给予帮助,在果园这么多年,一次也没有遭批斗过,上学习班就更不用说,自己有时也很反叛,但队长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对待陈秀、张菊花,似乎有很特别的关系,王明回想起以前,队长在这两个女人之间,有很特别的关系,但也很难说清楚,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只有队长自己知道。
王明告诫自己今天这件事,自己一定要保密,要是说出去了,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那将会涉及到两个家庭,只有将这件事埋在自己的心里,让他慢慢地烂掉,那样才安全。
正当王明苦思冥想的时候,琳子进来了。她见王明仰躺在床上,纵身一跳,扑在王明的身上,吓得王明猛地一抬头,正好与琳子的脑袋相遇,嘣一声响,两人的脑袋相互碰撞。两人都各自握住自己的头,揉着被撞的地方。琳子整个人骑在王明的身上,痛得她干脆趴在王明的身上,压得王明很难受。王明顾不上头痛,推开琳子的身体,可琳子就是不让他推,头也不揉,紧紧地抱着王明,用自己的嘴唇直接堵住王明的嘴。
慌乱之中,王明还是推开了琳子,琳子在一旁傻笑,王明狠狠地瞪了琳子一眼,琳子高兴地说:“哥,你的嘴好香呀!”
“琳子,你这是干嘛?我是你哥,你忘了?”王明很生气地说。
“我知道啊,妹妹亲哥有错吗?”
“唉,琳子,你这样下去,哥怎么管得了你,你爸临终说的话,你忘记啦?”
“没有,哥,我心里只是很不平,算了不说,我以后不会的。你早点去吃饭,我走了,等会姐就下班了,我要去做饭。”说完,琳子又一阵风似的离开了王明的房子。
王明使劲地拍拍自己的脑袋,今天是遇上什么啦,怎么尽是遇上这样尴尬的事。这个琳子也是的,偏偏这个时候来糊弄一翻,这让王明很担心这个迟来的妹妹,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她一时冲动起来,不知会干出什么事来?何况自己现在有巧玲,要是让她知道了,这种局面是很难收场的。
近段巧玲总是回来很晚,主要是医务室的病人很多,一回来就说自己的手抬不起来,很累。王明和琳子没有让她做更多的事,连洗衣服都是琳子一个人代劳,巧玲说自己很过意不去,自己一个人上班,两个人来照顾。王明安慰她,你是我们这个家庭里唯一的干部,领国家工资的人,应该特别照顾。
队里的工人对王明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很是羡慕,又年轻,又能干。琳子一个人管理两股果树,巧玲又在场部上班,王明过完年就要去读书,而且是领干部的工资,说不定以后王明是场部领导的接班人呢。队里的工人也处处给他们关心和照顾,这也使王明很感激他们。
第八章春天的故事(27)
1月28日,转眼到了过小年。
雪一直没有停,水库的水已经抽得差不多,今年和往年一样,先捉公鱼,后捉私鱼。王明和其他的工人一样,早早就准备了渔网。琳子还到宋埠去买了两瓶白酒,说是给王明起暖的。水是抽得差不多,但水库四周结着厚厚地冰,女人是不敢下库的。冰天雪地,打着赤脚,踩着厚厚地冰,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巧玲本来不想王明下库的,但场部今年规定年轻的必须下库,超过五十岁的一律不准下库,主要是流行感冒一直在果园里肆扰,场长不想因为捉鱼,让更多的人生病。队里只有几个年轻的,王明在这个时候不站出来,队里有很多人不服的。无论巧玲怎么说,王明还是决定下库。在这个家庭里,王明是唯一的男人,义不容辞要挑起这个担子。
1月29日,场部决定今天捉鱼。也许是老天开恩,太阳露出脸了。这让全场的工人们更信心百倍,有眼光的日子心情就好了很多,白白的太阳照在雪地上,非常刺眼,屋顶上的冰凌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已经开始在溶化,滴滴答答的,路上的雪野开始在溶化,使得路上的泥泞深深地。队长看路不好走,就安排几个工人背了几捆草,沿着队里出入的主要路上,铺上了一层杂草。其他的工人看在修路,也纷纷过来帮忙。很快通往水库的路上全铺上了草,走在上面不会再有泥,等下捉鱼,场部的领导都要来,因为二队离水库最近,自然成了领导们歇歇脚的地方。以前陈秀没走之前,都在她家里歇脚,如今他们一家都回山东了,酒房那里就再没有住人,房子已经荒芜了。但场长说今年的现场办公地点就设在水库边,由二队提供茶水和中午的午饭。所以队长一大早就忙过不停,最起码要解决的就是这条路的畅通问题。
虽说现在已经将果树都承包给个人,但大家还是服从队长的领导,凡是集体利益的事,只要队长一安排,大家都很积极地配合,并能认真地完成任务。其实这也是很难得的,吃大锅饭,做私人的事,没有固定的工资,集体的事还能主动地去做,实在是难得。
今年水库的鱼很多,全场工人的脸上个个洋溢着开心地笑容。场长说今年是承包的第一年,每户的鱼要多分点,以后集体捉鱼,集体分鱼的规定一定要延续下去。要体现果园场的特色,保证不说大家多吃多占。听了场长的一番话,工人们的嘴更是合不拢,也就没有顾得上寒冷,心里热乎乎地。
王明、巧玲、琳子三人都分得很多鱼,三人加起来足足有五十多斤。三个人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将鱼收拾干净。王明说用三十斤做肉糕,其他的腌起来,开春再吃。巧玲说初八就是结婚的日子,要不要多留点,到时招呼队里的人。王明说到时再到宋埠去买点,反正请场部领导和队里工人们吃饭,也要买很多菜,到时一起买吧。琳子说哥这是大婚,要好好办一次酒席,好好庆祝一番。
王明计划在年底将自己的屋子?
阅读果园飘香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