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阅读_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次,口苦即可解除。

口苦兼有饮食失常、肠中滞积时,可再加上山楂二十克,麦芽二十克,

炒鸡内金十五克。

对迟眠或夜间说话较多,唇舌干燥患者,则改加金石斛十五克,京元参

十五克,小生地十五克,口苦才能消除。

方25冬瓜皮、米仁、马蹄通草茶。

制用:感冒引起的口苦发热,如在热退后,眼白略黄,小便深浓如赭石

色,初起如含深浓黄色,稍久,变成黄色水液,那就是小便中已有浓厚的胆

汁色素,这时要用冬瓜米仁汤给患者饮用。

冬瓜皮五十克,米仁二十五克,共煎成汁液,利尿祛湿的作用很强,连

饮四至五天,马蹄通草茶也可同时服用。

如果有黄疸,约须十至三十天时间始得痊愈。

方26薄荷二克,茶叶五克。

制用:以沸水冲泡,频服。

功效:辛凉解表。用治风热外感,头痛目赤,食滞腹胀。

方27生大蒜一瓣。

制用:将蒜瓣含于口中,咽下生津液,大蒜含至无味时吐掉。连续三瓣

即可奏效。

功效: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治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症。

方28木芙蓉叶九十克,厚朴九克。

制用:共加水煎二次,每次至少煎半个小时,合并两次药汁并用微火浓

缩成五百毫升。每次服五十毫升,每日服四次,直至全部服完,如仍未痊愈,

可照上法继续服药至痊愈,儿童剂量酌减。

方29芥菜五百克,豆腐半块,老姜九克,咸橄榄四个。

制用:芥菜切成适当长度,豆腐切为二至四块,老姜切片,咸橄榄与一

杯半水,共放入锅内煮。煮好后滤出残渣,趁热喝下,盖被休息,出汗即愈。

功效:食用芥菜,对肺、支气管有止咳化痰的功能;豆腐能恢复肠、胃

的正常功能;咸橄榄对止咳也有效果。可治日久不愈的感冒。

方30荔枝肉三十克,黄酒适量。

制用:用酒将荔枝肉温煮,趁热顿服。

功效:通神益气,消散滞气。用治气虚感冒。

方31西瓜、蕃茄各适量。

制用:西瓜取瓤,去籽,用纱布绞汁液;蕃茄先用沸水烫。去皮、去籽,

也用纱布绞汁液。二汁合并,代茶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化湿,治夏季感冒,发热、口渴、烦躁、小便赤

热,以及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

【偏方】

方1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制法: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

汗出而愈。

功效:辛温解表,消痰解毒。用治风寒袭表引起的伤风感冒症。

方2鸡蛋一个,冰糖三十克。制法: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

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功效:养阴滋燥,清肺止咳。用治感冒,

流清涕,咳嗽发冷。方3萝卜、甘蔗各五百克,金银花十克,竹叶五克,白

糖适量。制法:萝卜与甘蔗切块,加水于砂锅内,下金银花、竹叶共煎,饮

服时加白糖。可当茶饮,每日数次。功效:消积化热,润燥止痛。用治感冒

发热,咽喉疼痛及鼻干等症。方4临睡时,以热水洗腿足,再用葱头汤,乘

热眼下,身上多盖衣被等物,汗出,自愈。方5加密列花四钱,洋产接骨木

花二钱,煎汤,分二日,乘温眼。

【秘方】

方1防风九克,细辛三克,苍术九克,白芷九克,川芎九克,黄芩九克,

羌活六克,生地十八克。

服法:水煎服。

主治及疗效:主治流感、感冒,均一剂而愈。

方2山栀十五克,豆豉一撮,石膏(研)二十一克,炙甘草六克,生姜

二片。

服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感冒五六日,或十数日之久,身热不除,发热汗出,心中烦

燥,或反恶寒,或结胸不眠,知饥不能食。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性食物。

方3人中白六十克,黄柏(盐拌炒褐色)、生甘草、青黛各十五克。

服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六克,童子小便调服。

功效:主治阴虚火盛及五心烦热等症。一妇女,年四十,夜间发热,早

晨退,五心烦热,无休止时,半年后求予治。六脉皆数,伏而且牢,浮取全

不应,予与东垣升阳散火汤,四帖而热减半,胸中觉清快胜前。再与二帖,

热悉退。后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少佐以炒干姜,服二十余帖全安。

方4双花三十克,连翘三十克,芥穗十八克,薄荷十八克,黄芩三十克,

川贝十五克,石葛蒲十八克,藿香十八克,神曲十二克,白蔻十二克,木通

十五克,滑石三十克,大黄三十克,菊花三十克。

制法:共为粗末。

服法:一般用药十五至十八克,重者不超过三十克,将药放在盖碗内,

用开水冲入盖好,浸至适口时温服,一日二付(小儿酌减)。

功效:主治流感、感冒。一般一付即愈,重者不过三付。

【食疗】

1。有利于防治感冒的食物有:生姜、葱白、菊花、豆豉、香菜、大蒜等。

2。黄豆三十克,干香菜三克,加水煎服。

3。鸡蛋一枚,葡萄酒适量。将鸡蛋打入葡萄酒内同煮,蛋熟趁热顿服,

治感冒引起的咽痛效佳。

4。三白汤:白萝卜五百克,白菜根三百克,连须葱白一百克,水煎服,

可供五人一日量。

5。荆芥豉酒:豆豉二百五十克,荆芥十克。用酒七百五十毫升同豆豉、

荆芥煎五至七沸,去渣,收贮备用。随量稍热饮之。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

汗。

6。生姜炒米粥:生姜三十克,炒米五十克。将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与炒

米同煮成粥,用食盐、花生油少许调味服食,姜片可食可不食。具有温中祛

寒,止呕化痰,健脾开胃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食

欲不振等。

7。蔓青子粥:蔓青子一百克,粳米二百五十克,白糖适量,水二千毫升。

将蔓青子碾碎,加水二千毫升,搅拌,压滤取汁,同淘洗净的粳米同煮粥,

药汁少再加水,以文火慢熬至汁稠粘时,加入白糖拌匀后停火起锅食用。血

虚有火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主治风热感冒,头痛,齿痛,目赤睛痛,昏

暗多泪,湿痹拘挛等。

8。神仙粥:糯米五十克,生姜五大片,河水一千毫升,带须葱头七至八

个,醋半小盅。将葱头洗净拍破,与淘洗净的糯米、姜同加入河水煮粥,煮

至米烂,加入醋,即可起锅。喜食甜者可加糖服食。具有开胃养肝,补中益

气,解肌散寒,消积解毒的功效。主治由感冒初起而致头痛发热。

9。石膏豆豉粥:生石膏六十克、葛根二十五克,淡豆豉一点五克,荆芥

五克,麻黄一点五克,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粳米一百克。将生石膏、葛根、

淡豆豉、荆芥、麻黄、生姜片等洗净,加清水煎煮取汁去渣,澄清沉淀,将

淘洗净的粳米加清水煮沸后,加入药汁,葱白煮成粥。此粥主治高热不退,

肺热喘急,头痛,烦燥,失眠,无汗,口渴咽干等病症。吃后汗出热退则停

服。凡病人出汗,恶风寒怕冷,应忌食之。

10。白胡椒热汤面:白胡椒末、葱白适量。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

胡椒面拌匀,乘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主治风寒袭表引起的伤风感冒

症,具有辛温解表,消痰解毒之功效。

11。鸭蛋清饮:鸭蛋清二个,葱白四段,红糖五十克。先将葱白及红糖,

用两茶杯水煮一至二沸,倒入盛鸭蛋清的碗中,搅匀,分两次热服。忌食酸

辣等刺激性食物。主治感冒咳嗽、音哑、咽喉肿痛等。

12。食盐煨猪心:新鲜猪心一个,食盐适量。将新鲜猪心洗净,待水稍干

后,放铁锅内加少量水,用食盐覆盖,以文火煨一小时,然后抖去食盐,取

熟猪心服吃。每天食一至二次。一般二次可显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和支气

管炎咳嗽。

13。鸡蛋白糖:鲜鸡蛋二个,白糖十五克,香油数滴。将鸡蛋打破,三味

共搅匀,空腹服食,一次食尽。清咽润喉,主治感冒嗓子疼痛。

14。乌梅红糖汤:乌梅四个,红糖一百克,用水一碗煮汤,每日二次。主

治伤风感冒,发热不退。

15。黄芪瘦肉方:黄芪五十克,猪瘦肉适量,共炖服食。有增强抵抗力的

功效,能预防感冒。

16。当归生姜羊肉汤:精羊肉一百至二百克,生姜六十克,葱白十克,当

归十五克。先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兑汤两碗(约一千毫升),加其它味料,

煮三十分钟,加食盐适量煮熟食。补虚温中,活血祛寒。主治风寒感冒(主

要症状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全身酸疼,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白而稀,

舌苔薄白,脉浮)。本方对经常感冒的患者、妇女产后感冒风寒者也适用。

17。葱白大蒜粥:葱白十根、大蒜三头、粘米适量。将粘米煮粥两碗,粥

将熟时,放入葱蒜,再煮数沸即可。趁热一次吃完,盖上被使其全身发汗。

有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伤风头痛。

18。白菜根白糖汤:白菜根(疙瘩)一个。将白菜根洗净,切片,加水一

碗煎好,后加白糖,日服二次。清热解毒。主治流行感冒,热多寒少症。

19。干白菜根汤:干白菜根一块,红糖五十克,姜三片。加水两碗,共煎

汤,日服三次。具有清热利尿,解表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症。

20。大白萝卜汁: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

治中风。具有化痰热、散瘀血、消积滞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火症头痛、

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症。

【茶疗方】

1。鲜茶叶十五克,生姜五片,鲜枇杷叶三张。两次煎服,日服一剂。

2。绿茶五克,生姜五至八片(如无生姜、绿茶,可改用豆豉十克),葱

白四至六根,用热开水泡服,每日一至二剂。治风寒感冒。

3。绿茶一克,钩藤、蜂蜜各十五克。钩藤加水五百毫升,煮沸三分钟,

去渣,加入绿茶与蜂蜜即可。日服一剂,分三次,温服。治流行性感冒。

4。茶叶,葱白、胡桃、姜片和绿豆各等份,水煎服。治感冒发热。

5。茶叶五克,薄荷二克。以沸水冲泡,频服。治风热感冒。

6。绿茶叶九克装入稀布袋内,绿豆二十克,洗净,捣碎。一起放入锅内,

加水三百毫刑。用文火煎煮至一百五十毫升,去茶叶包后,加糖适量,一次

或分次服完。治风热感冒或流感。7。茶叶六克,荆芥、苏叶和生姜各十克,

红糖三十克。先加水五百毫升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约十五

至二十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二次,可随量服用。治风寒感冒。

8。茶叶五克,生芝麻三十克,生姜五克。将生芝麻放入口中嚼食,并用

热姜茶汤一碗冲服,服后盖被发汗。治外感初起感冒。

注:或以红糖十五克,茶叶五克与芝麻酱适量调匀,以沸水冲泡,然服

亦可。

9。紫苏叶九克,羌活九克,茶叶九克,共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每日一剂。治风寒感冒、无汗、肢体酸痛。

10。茶叶十五克,核桃仁二十克,葱白二十克,生姜二十克。将核桃仁、

葱白、生姜一起捣烂,同茶叶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一碗半煎煮,去渣一次

服下,卧床盖被避风。适用感冒发烧,头痛无汗症。

11。茶叶六克,银花二十克,白糖五十克。水煎服。每日一次,连服二至

三日。治风热型感冒。

12。多喝茶有利防治感冒。茶叶含有少量咖啡因,可提神醒脑,还含有维

生素c、p、b1、b2,可分解油腻,帮助消化,茶碱又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

强心利尿,还能消食除痰。茶叶对预防和治疗感冒及人体多种疾病有好处。

所以,感冒时,应多喝茶。

【药茶疗法】

1。紫苏叶茶:将紫苏叶晒干揉碎成粗末,每次用十六克左右,放入茶杯

中,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选按:本品辛温,《药品化义》载:“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

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凡属

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据研究,本品含挥发油,能扩张皮肤血管,

刺激汗腺神经而有发汗解热作用。故本方适用于感冒风寒初期。

方源:《上海常用中草药》

2。姜苏红糖茶:生姜、紫苏叶各三克,红糖十五克,放入杯中,沸水冲

泡,盖焖十分钟后代茶频饮。

功用:疏风解表,理气和中。

选按:生姜红糖茶是人们习用的治疗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的茶方,具

有辛温解表散寒功效,加紫苏叶,发散风寒,效力更著。3。芫荽茶:芫荽草

(切碎)十克、薄荷六克、生姜五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用:发散风寒。选按:芫荽又称胡荽、香菜。性味辛、温,有温通发

散功效。《医林纂要》载其“发汗如葱,但专得气分。”配以生姜、薄荷,

发散风寒效果更佳。故本方适用风寒感冒轻症。

4。葱豉茶1葱白七根,豆豉十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得汗

为度。

功用:发汗解表,适用于感冒风寒初起。

选按: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经蒸罨加工而成。《本草纲目》

载“黑豆性乎,作豉则温。即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

5。葱豉茶2葱白三根,淡豆豉十五克,荆芥五克,薄荷三十叶,栀子五

枚,石膏六十克(打碎),茶末十克。水煎代茶频饮。宜温服。

功用:辛温解表。运用于外感风寒,壮热头痛等症。

选按:方中葱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配伍淡豆豉、荆芥,其效尤著。

薄荷、石膏、栀子,疏风清热泻火。

6。苏羌茶:紫苏叶、羌活、茶叶各九克,共制粗末,每日一付,沸水冲

泡,代茶频饮。

功用:辛温解表。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痛等症。

选按:紫苏,羌活为辛温解表药,有发散风寒作用,羌活亦能祛风胜湿。

7,午时茶:苍术、柴胡、前胡、防风、羌活、桔皮、山楂、连翘,神曲、

藿香、白芷、枳实、川芎、甘草各三十克,厚朴、桔梗、麦芽、紫苏叶各四

十五克,红茶五百克。将上药制成粗末,另用生姜打汁,将姜汁、面粉打浆

和药,压制成块。每块二十克。成人每用一块,放入茶杯中,沸水泡服。

功用:祛风散寒、消食和胃。

选按:本方适用于风寒感冒,寒湿阻滞,食积内停。症见恶寒发热,胸

闷恶心,不思饮食,或食积吐泻,水土不服。服药时宜热饮,覆被取汗。

8,天中茶:制川补、制半夏、杏仁(去皮)、炒菜菔子、陈皮各九十克,

荆芥、槟榔、香薷、干姜、炒车前子、羌活、薄荷、炒枳实、柴胡大腹皮、

炒青皮、炒白芥子,猪等、防风、前胡、炒白芍、独活、炒苏子、土藿香、

桔梗、藁本、木通、柴苏、泽泻、炒苍白术各六十克,炒麦芽、炒神曲、炒

山楂、茯苓各一百二十克,白芷、甘草、炒草果仁、秦艽、川芎各三十克,

红茶叶三百克。上药除大腹皮外,余药共研粗末,将大腹皮煎汁,过滤去渣,

取汁拌入药粉内,晒或烘干,用纱布袋分装(每袋九克)备用。每次用一袋,

沸水冲泡,焖五至十分钟,当茶饮。日二次。

功用:疏散风寒、健脾和胃。

选按:本方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肢酸、胸闷呕恶,腹痛便

泻等。

9。薄荷茶:薄荷叶三十片,生姜二片,人参五克,石膏三十克,麻黄二

克,上药共制粗末水煎滤汁代茶饮。

功用:辛凉解表。运用于体虚或老年人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

肿痛、咳嗽不爽等。

选按:薄荷性味辛凉,《本草纲目》载“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热,

专于清风散热。”据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少量薄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

作用,间接传导至末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肌体

散热增加,故有发汗解热作用,伍以石膏,麻黄重在宣泄郁热,党参益气补

虚,故本方适用于体虚或年老者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

不爽等。

10。桑菊茶:桑叶一千克,黄菊花五百克,枇杷叶五百克,上药制成粗末,

用纱布袋分装,每袋十至十五克。每次一袋,沸水冲泡代茶饮。功用:疏风

情热解表。

选按:桑叶、菊花均为辛凉解表药,有抗菌消炎作用。故本方适用于风

热感冒初起。

11。六叶茶:黄皮叶粉、芒果叶粉、紫苏叶粉、薄荷叶粉、大叶龙胆草、

岗梅根、桑叶粉、地胆头粉各五百克,甘草、茅根、菊花、如意花根各二百

五十克。将大叶龙胆草、甘草、茅根、菊花煎水二次,浓缩后,将岗梅根,

如意根研成粉与其他诸药粉混和,加米粉适量作粘合剂,压制成茶块,每块

九克,晒干即成。每次一块,一日二次,白开水泡服。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消滞。

选按:方中桑叶、菊花、薄荷、黄皮叶均有辛凉解表功效。岗梅叶清热

解毒,《岭南采药录》载:“清热毒,煎凉茶多用之。”芒果叶《陆川本草》

云:“行气疏滞,去痧积。”故本方适用于外感风热兼气滞腹胀痛,症见发

热重、微恶风寒、咽喉肿痛、胸闷呕恶、腹痛腹胀等。

12。三鲜茶1鲜藿香、鲜苏叶、鲜薄荷各十至十五克,开水冲洗后继用开

水泡,代茶频饮。

功用:疏风情热解表。

选按:本方不仅能清热,疏风解表,而且具有芳香化浊的功能。平素当

茶饮,可以预防感冒。本方适用于外感风热,发热重、微恶风寒,咽喉肿痛,

胸闷呕恶,舌红苔薄或腻等。

13。水翁花茶:水翁花五至十克,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用:清暑解表。

选按: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气微香味苦性寒,《广东中药》

载:“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故本方适用于夏季感冒,症见恶

寒发热头痛,食滞不化等。

14。大青叶茶:大青叶十五克,切碎,沸水冲泡,代茶饮。连用三至五天。

功用:清热、凉血、解表。

选按:本品经药理研究证明含靛红烷b、靛甙等,有解热、抗炎、降低

阅读医治小常识-奇方妙术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