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婶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用刀切成一块块菱形,装上两小碗,端到他们面前,深情地接着说:“您们走了,婶子我真舍不得呀。您们有机会一定要来看大家啊!……别忘了花溪村啊!”说着说着眼泪就要落下,连忙提起衣襟习惯地擦着。
志耕捧着香甜的千层糕,听着桂花婶的叮嘱,眼泪夺眶而出,哽咽地说:“大婶,这麽多年来都是您在照顾着我。我……我怎能忘了您的恩,怎麽能忘了花溪村对我的大恩大德呢……。”
曾在洪水中被知青和乡亲们救出的老表们,也挤到二人的面前。小姑娘阿玉捧着自家做的芝麻酥、饴糖、姜糖和冻米糕,嚷着要含章哥和志耕姐姐品尝。
望着乡亲们的盛情和真挚的情感,二人品尝着可口的点心浓浓之情从嘴里甜到心里,任由激动的泪水长流。
耕山队老队长也挤到二人面前,打开用红布包好的两件小礼物笑着说:“耕山队是你们知青最早落脚的地方。我们这些老汉在山上挖老树根时,挖得两根红豆杉树根的小玩意儿,一个像你一个像她。送给你们做个念想吧。”
接着,曾水泉神秘地告诉他俩,今晚我们花溪村的青年们将为你们准备一个最精彩的节目。准八点你们就可以看得到。
正说着,只见水电站平湖上响起一声炮响,只见漆黑的天空顿时闪现一束束礼花。几十根小礼花炮杖随着火光直冲上天,美丽的火花在天空上绚丽地绽放。众人惊喜不已,含章问曾水泉,这礼花炮是从哪里弄来的。
水泉快乐地说:“我们村里有一位长年在外头跑单帮的,专门做土特产的投机倒把二盘商。前两年,到处都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他呀被公社斗的厉害,可就是不死心。总是悄悄地贩运一些茶叶、笋干、香菇之类的土特产到上海一带偷偷地卖。
今年以来,好像这市场开放了许多。于是,这家伙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这里贩土特产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又贩回布料啊、香皂啊等等一些工业品到我们县里倒腾。这不,这家伙还开始搞些鞭炮花炮之类的东西来。听说你们要走了,他也十分地敬重你们,说你们为家乡做了这麽多的好事,他就把这次贩来的礼花炮全都拿来放,表示对你们的敬意”。
五神庙前的篝火把天照了个通红通红。庙里的神像们个个都瞪圆了法眼,惊诧这世道真的是变了。冷落了许多年的庙宇,突然之间热闹非凡,连天都是红彤彤的。五位古大夫神灵加上刚刚被人们请进庙堂的吴可小神灵似乎在大声地喊着:国泰民安,万民欢乐。
……
第二天,含章和志耕起了一个大早,忙着打点行李。不到八点,就听见村口锣鼓喧天。祝支书已带着大队的两套班子领导拥进他们各自的房间,帮助提拿行李。两人早被小伙姑娘们簇拥着来到村口。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送别,弄得二人实在是无以言表。
老支书说:“含章志耕啊,今天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要以最古老的礼节欢送你们二位上大学。这不,桂花婶的丈夫赶做了两顶彩轿。妇女们用红布扎了大红花、红顶幔子。乡亲们要抬着你们到五里亭……你们就别推辞了,这可是大家的一份心愿呐。……过去,做官做得好,老百姓要送‘万民伞’。今天,你俩没有做官,但是你们就已经为我们村老百姓做了惊天动地的功德大事儿。我们农村人有的是力气,你们考上状元也应该坐坐彩轿啊。哈哈哈!……来来来!别耽误了班车。”说着与众人一起推攘着把二人送入彩轿。
“等等。”一个微弱的女人的声音在轿边响起,志耕顺着声音一看,原来是邱德彪夫妇俩已经挤到轿旁。德彪夫妇各人的手上捧着一大碗正冒着热气的汤面,上面放着两只煎得焦黄焦黄的荷包蛋和些许葱花。
德彪老婆眼里噙着泪花,对志耕和含章说:“含章兄弟、志耕妹子,您们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人。感谢的话说不完,我们没有什么好送的,做了两碗汤面,请您们吃了热乎乎地好奔前程。”说着二人就跪下。
含章志耕连忙躬身扶起她夫妇俩,志耕感动地说:“德彪嫂子,您千万别这样。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你看,德彪兄弟不是早就认错了吗!……德彪兄弟,请您记住我的一句话,老婆是家里的根和宝,一定要对嫂子好哟。……我会回来的哟,看您有没有欺负嫂子哟。”
德彪不住地点头说:“不会的,不会的……。我只有一个请求,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本勤叔能否答应?”
邱德彪眼瞟着老支书,几乎是哀求又不敢抬头。
老支书心平气和地问:“什么事?你就说吧,他们还要到公社去赶班车呢。”
“能……能不能让我也抬一抬轿子送他们二位。这样的话,我的心会好受一点。”邱德彪鼓起勇气说出他的愿望。
老支书笑了起来:“彪子,你现在肯用力气赚饭吃,是好事嘛。你想抬轿子,不知志耕她同意不同意哟?”
志耕大度地说:“德彪大哥一身有的是好力气,往大道上走,我放心让他抬!”
乡亲们为德彪夫妇的觉悟,为志耕的宽容之心而叫好鼓掌。老支书高兴地高声喊道:“乡亲们!打起鼓放起鞭炮来,欢送我们的好知青上大学啰!”
阿胜一声高喊:“起轿啰!”
祝精光飞舞着鲜艳的红旗,走在欢送队伍的最前面,带领着一群孩子高声朗诵着:
花溪自古出圣贤,忠孝信义响云天。
……。
孩子们跟着祝精光一句一句地朗诵着:如今花溪出新人,知青吃苦做贡献。
办好夜校修电站,家家户户不夜天。
如今新人上大学,我抬彩轿送君行。
新人新人勿忘我,学好本领把国建。
……。
在村头小学的高坪操场上,桂花婶搀扶着革命老妈妈。老妈妈搭着手远望送行的人群,努力寻找着就要远行的亲人。口中喃喃地说:“好孙女,好含章,……你们慢慢走啊!一定要回来看奶奶啊!……”
阅读樱花飞渡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