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牛放下所背的东西后,李明对大夫说:“大夫,你先给大娘看病吧,需要什么药材就找严衡去要吧!一定要把大娘的病看好,明白吗?”,大夫放下药箱,低头说:“是,李。。。”,李明赶紧打岔到:“是李兄弟吧,不要客气了,去看病吧”。大夫顿时明白李明的意思,连声说::“好,好,李兄弟,你放心吧”。
李明走到老婆婆的身边,低声说:“大娘,打扰半天了,我们就先走了,改天再来看望你!”,老婆婆起身挽留到:“没有打扰了,粥没有喝上一口,还要你们破费给我这个老太婆请大夫!要不小莹他爹回来,再请你们到家里做客!”
李明笑着说:“一定,大叔回来,我一定登门拜访,尝尝山上的野味!我们先走了!”说完,李明拉着杨二牛走出小莹的家。,远处的小瑛眼脸愁容的低头回来。
过了一会,老婆婆看到半口袋粮食,赶紧说:“小莹,快去追两位的小哥,他们的东西落在这里了”。“好的”小莹推开房门要追出去。大夫摆手道:“姑娘,不要追了,这是李大人给你们送来的,我也是严衡大人吩咐过来的!”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我们家没有这样亲朋好友呀!”“还有哪位李大人,就是占据山城不到一个月的李明!好人呀!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了,算是开了眼界了!”小莹低声嘀咕道,他就是李明呀!想着李明谦逊,帅气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涟淇。
之后的时间里,李明以同样的说辞为理由,又拜访几户人家,现状同小莹家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说家家没有余粮,几乎是靠辽东军发放粮食勉强度日。如果这一点保命粮食一但也断了,结下的情况不是各自逃命就是等着饿死!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李明愿意看到的!除了粮食问题,药材,装备等等问题,还有环视周围的虎视眈眈的大小山匪。
郁闷的李明被路边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酒楼传出来的吵闹声吸引住,于是好奇地走了进去,店小二见一个长相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后面跟着一名带刀的士兵,不敢怠慢,热情的上前来嘘寒问暖迎进店内,安排在一处僻静的隔断里面,满面堆笑着招呼着李明。
晚饭将至,酒肆内陆续着走进不少人,大概是劳累之余,叫上两盘小菜,佐酒两杯,去去一天的疲劳而已。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在推杯换盏之余闲聊的话题大部分集中在李明和契丹人的身上。
李明对面桌前的一位年轻人引起了自己的注意,此人书生打扮,一张修长秀气的脸庞,长脸庞上有一双聪明机灵、却略带忧郁的眼睛。桌上的酒菜也很是简单,桌上的酒菜浊酒一壶,小菜一碟。当人们谈论到契丹人的暴行时,此人摇头叹息道:“奸宦当道,民岂有不苦之理也”,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定律一样。人们谈及李明的义举时,此人感慨道:“人心虽善,不过一安家翁也!”
李明听后,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明白书生所讲安家翁的意思,就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之行为。端起酒杯来到书生的面前,疑惑道:“要学鸿鹄击长空,莫效燕雀恋檐下,先生怎知李首领没用鸿鹄之志呢?常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李明深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没错,“男儿本自重横行”,但那也得“天子非常赐颜色”呀!最好是那机会,那职务,那乌纱帽不用自己去求,去考,是人主恭恭敬敬给你送来,八抬轿子请你出山。诸葛亮享受的就是这种待遇。他就是刘备“请”出山的,还请了三回,实实在在给足了面子。如果对方有诸葛孔明之才,自己难道就不能做一次刘备吗?
“你。。。。”被李明比作燕雀的书生气恼地放下酒杯,微顿一下续道:“契丹之蛮族牧马于我大唐辽东之地,如入无人之境,百姓惨遭蹂躏之苦,李首领反而在僻静山城种地盖房,此行为难道不是安家翁之为吗?”
李明微微一笑道:“先生之言有点偏颇了,何况此景象也非一日一年了,李首领不也整日枕戈厉马,以期一日雷霆一击吗?”
书生摇头道:“非也,非也,李首领此行为中规中矩,太过保守了,天下乱象频生,此时不高举民族之义旗,驱逐契丹等蛮族势力,广播仁义,令四方英杰相投,此行为虽为激进,常言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说完端起酒杯,亦犹未尽的小饮了一口,然后紧紧地盯着李明,等待着下文。
李明摇头心想到,广播仁义呢?现在的问题已经够头痛的,要吃没吃,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仁义能当饭吃吗?饿你三天看看是否仁义还挂到嘴边,正所谓仁义道德是饭后挂在嘴边的装饰品而已。无奈道:“先生有所不知,实不相瞒,在下就是李明!”,书生似乎早已经料到似的,微笑地站起身来,鞠躬施礼道:“学生已经料到了,刚才唐突,请李首领见谅!”其实以前的书生想问题有时也太简单了,以为靠着民族大义,振臂一挥,就众义士纷纷来投,然后就所向披靡了!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军队要训练,人要吃饭,人要住房,人要看病吧,没有基地成吗?难道自己学李自成不成,到处吃大户,如果真的那样,地处偏弊的辽东,有多少大户让李明去吃,难道真的不成去打契丹人的秋风。
李明起身搀扶道:“先生请坐,我本无怪罪之意,我们继续把酒言欢,论天下之事如何?”,心想道:“丫挺的,拽什么呀!什么见谅呀!毫无道歉的意思,先看看有无真本事,否则老子把你咔嚓了然后喂狼。。。。。”。
书生微微一愣道:“那学生就洗耳恭听了!”,李明露出凝重之色道:“先生有所不知,短期来看,我们只是练好这支小队伍,乘机壮大,延津百业萧条,民不聊生,此地又没有出海口,没有办法接收外来援助和人口物资补给。所以必须立足此地,发展壮大自己,然后。。。。。所有的一切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前面没有做好,只能是空想而已。”
目光灼灼的对视半晌,书生忽的咧嘴一笑,直言无忌的道:“李首领所言,学生倒是有不同的见解,不知。。。”李明好奇道:“先生有什么见解,李明求教了!”,说着站起身来,亲手端起酒壶,把已经空的酒杯斟满。书生没有起身谦让,反而微微点了一下头。随即转过头,自己再次的看了看书生,心中暗暗一凛:这个书生绝对不会是普通人,看来今天我第一次出来,就碰到大隐了,要是自己能得到他的帮助,自己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手忙脚乱了,不过也要看看他是不是能为我所用,如果不是,就怪不得我李明心狠手辣了,不能得到这样的高人的帮助,那就绝对不能让别人得到他,否则一定会成为我的劲敌。
阅读晚唐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