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主动出击_晚唐风流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二节 主动出击(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高冲心中感激,知是李明有意树立他的权威,让他展露胸中才学,以慑服众人,方便他日后运筹调度。

高冲来到地图的正座前,对着李明庄重地一拱手,然后拿起象征着权利的指挥棒举在半空中,略一沉吟,道:“此次我们主动出击,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伏击契丹等蛮族的补给运输队,取之武器,马匹装备自己,钱粮物资为我所用。记着,这次为游记战和伏击战为主,不可与敌太过纠缠。严明全力侦察敌情,及时掌握敌军动向。一旦择定目标,即遣斥侯回来飞报。动手时,用山匪的身份出现,切记不能暴露辽东军。”

众将领拱手应声道:“遵参谋长将令”

李明看着指挥若定的高冲,冲着他肯定的点点头。

高冲接着命令道:“步兵两个营拆分为三个营,就是把延津溃兵打散,重新编入三个步兵营中。这次出发是张亮步兵一营,我兼任的步兵二营,张大力的骑兵营,严明的侦察营,张雄步兵三营留守山城,继续训练,配合杨总管全力固守山城。”

高冲的部属也和李明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稳健路线,基本上吻合!李明补充道:“契丹等部族军队在延津抢掠了我们不少百姓,其中有不少是我们士兵的家属,我们要想办法营救回来,不过我们的力量有限,能救多少我们救多少吧!随手把敌人抢到财物和粮食夺回来!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有了粮食和人口,我们才能发展壮大。下面让严营长介绍一下敌军情况吧!”

严明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不免紧张地深吸一口气,严肃的说道:“我就介绍侦查到的情况吧!契丹等蛮族一般都是秋季九月出来抢掠物资人口,以备过冬之用!但是去年冬天北地遭遇雪灾,所以今年春天就开始抢掠了,草原上生存的压力,让他们放弃了彼此的矛盾和世仇,空前的联合在一起哦,气势汹汹的扑来,渤海和幽州方面的边军仓促应对,开始固守城池!

参加抢掠的蛮族军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西路:燕云和幽州一带主要面对奚族和契丹等族,契丹和室韦等部族向前抢掠渤海国一带!还有就是一路,契丹为主,参杂着一些室韦人,沿着辽水南下,主要目标是新城州,辽城州等地,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一路,延津城的失陷也是他们的杰作。还有一路是室韦人为主的,目标是渤海国的扶余府和长岭府一带。三路总兵力不足十万。

山城一条官道向北途经新兴县(今铁岭县),通往延津州,目前活跃在延津州、南苏州一直到渤海国的长岭府,主要是室韦几部族联军。向西一百多里就是辽水,途经延津州属县城铜山县(今中固镇)之后,就是辽水平原了,活跃在新城州和安利州一带的主要是奚族和契丹联军,还有少部分的室韦军队。

三月中旬,草原联军开始攻打延津郡城,不善于攻城他们,在一个叫周良的汉人秀才帮忙下,居然在三月二十日左右攻陷该城!全部人口和物资被掠夺到延津郡城北部一百多里,有个叫金山县城的地方去了,两路部族军队也把抢掠来的物资和人口也存放在此地。同时这里也是草原部族抢掠行动的补给中心!”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大吃一惊,以往百姓们都认为草原部族军队不善于攻城,所以在契丹人来临之后纷纷向郡城内躲避,这次倒好,一勺烩了!这个周良的出现,让草原人掌握了攻占坚城的能力,这个消息也让参加过延津城之战的前唐军高冲等人,也震惊不止!原先都认为刺史公子贪生怕死,军事上瞎指挥有关,没有想一点。

李明也对这个消息感兴趣的是,说明契丹代表的草原有了攻取城池的能力,在以后的作战中应该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不然会吃大亏的。想到这里,看着高冲询问道:“高参谋长,你把延津失守的经过说一下,好吗?”

高冲看了看王彦童,还有刚投靠自己的叫王飞的中年校尉,脸色也开始阴沉起来,声音低沉的缓缓说出不堪回忆的一幕,原来契丹等部族大军一举渡过辽水,闪击了只有两千人镇守的金山县城,之后兵分两路,其中一路洗劫了延津东面西丰县,西面的庆云县城,两面夹击延津城。

此时的延津一片混乱,刺史不知去向,刺史一系的校尉王飞主张突围(就是投靠李明的那位),难怪高冲看他时的眼神,充满无奈和恨意。主张守城的萧云山校尉带领不到三千兵卒,坚守延津城。

四面围城的契丹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撤去西门围困,这时刺史公子带人突围而去,结果契丹骑兵突至,尾随溃兵杀入城内,箫校尉奋力杀敌,最后不幸落入敌手,以后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

王飞看到高冲的眼神,心里一究,心想完了,当时没有留意到这个小小的八品校尉,现在成了匪窝的二把手,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怎么办?

李明一直盯着王飞,看着他脸上阴晴不定,眼睛咕噜转个不停,知道此人可能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主,留这种人在身边,说不定自己就成为刺史公子第二!

王飞抬头看看李明,发现李明也在注视着自己,心里一惊,只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解释道:“统领大人,参谋长,当时我并不是主张弃百姓于不顾,出城而去,中间主要是刺史对小人有再造之恩,为了保护少主?不得已而为之!”

李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解释,然后把眼神转向杨林,杨林仇恨的目光一闪即失,李明表示认同的点了一下头。为了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开口说:“今天不是讨论延津之战案例的时候,下面的行动怎么打?我想听听各位的建议?”

王飞见李明给自己解了围,感激的看着李明,于是建议道:“我的意见是西出铜山,兼并辽水东岸众多小的部族,壮大自己。然后于官道附近埋伏,伺机伏击契丹兵的补给队,这样也能获得我们急需的钱财和粮食,反正他们也是抢来的!”

李明听着有几分道理,不过还不明白为什么不选择山地,反而在平原上呢?思索了一会,疑问道:“我军擅长山地作战,却选择利于敌军骑兵的平原呢?”

也许是对他不佳的印象,也是还沉陷到延津之败的悲痛中,高冲对王飞的建议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冷哼了一声,便低头思索起来。

王飞也看到了高冲对自己的态度,心想如果不取得李明的信任,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看来得拿出自己的毕生本事了,开口说:“正所谓战争一正一奇,契丹部族不善于山地作战,一定会在山地特别小心,我们一定会得不到什么便宜。相反,辽水平原,一马平川,利于骑兵作战,就是唐军也会忌惮三分,所以契丹部族一定会特别大意。这是其一”,

自己心里暗想道,一旦到了辽水,自己就可以伺机逃回营州,自己一个堂堂六品校尉,怎么可能在一个小小的山城当土匪呢?只要给刺史大人好好解释,公子被杀的责任全部推到李明的头上,自己是冒死回来送信的!说不定让自己带兵追剿这些匪徒,呵呵,苏倩儿这个小娘子倒是嬉皮嫩肉的!嘻嘻……!

杨林追问道:“其二呢?”

王飞这才回过神来,接着说道:“我军步兵居多,转移不便,辽水东岸居住着十几个大小部族,兼并其中一些部族,获取马匹和武器,如全部骑兵,可一日奔袭千里,契丹人就是发现我们,我们脱身相对较易!这是其二”

李明听了之后,表示认同他的关键,这类人打仗不一定勇猛,要是凡事留有后腿之路,他可算是专家级的。王飞看着李明对自己的建议表示认同,更加卖力的说道:“其三,这些部族战力抽去十之有八,对我们的威胁不大,但是他们治下的奴隶可是扩充兵源的理想之地。”

高冲对李明点点头,表示认同王飞的意见,于是李明总结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原则是不能在山城附近动手,这样太容易暴露山城的情况,因为我们现在毕竟还比较弱小,我们需要喘息时间,这个喘息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我们必须避开山城,所以选择一个较远、而且比较容易打伏击的地方,这样就能筹集足够的钱粮和物资,还能营救百姓。”

严明站起来说:“统领大人,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此地是新城州返回必经之地,补给队人数一般不会太多,得手后还比较容易逃脱!”这样把地形和撤退路线大概描述出来!

阅读晚唐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