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秀之地,冲天雾锁之巅,自古而今都是隐逸遁世之所,何也?身处清泉秀林之中,心随云游禽逸,日久天长能得山林之神韵,身健体康,心如清澈如镜深涧水,胸阔似深广之悠悠碧空,性如云卷花落之飘然。人若无忧,命乃悠长,千古至理。
玄青大陆乃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星球,始于上古,延绵至今,其有悠久岁月,亦有无尽神秘,一言难尽矣。
大陆之广阔如无尽之星空,莫知其涯。其东方偏南有连绵大山,山峰一座接一座,上入云霄,与九天相溶,与星辰相会,与日月相交。群山如林,高低交错,回环旋绕,却有痕迹,无知者若入其内,则迷而不得出,故曰,迷仙。
古老相传,迷仙山脉乃是上古仙人修道之所,至于虚实,不得而知;但历来江湖高人皆归隐其间,文人骚客亦有迷恋其山水者,与其中结庐而居,悠然自得。
迷仙山脉虽纵横无边际,但从高空俯瞰,总也有轨迹可循,唯一可惜的是,山巅长年累月云雾环绕,难以尽窥其貌。
迷仙山脉北部靠近大陆,于那山林峰丛之间有几座奇特的山脉,从侧面看,这几座山峰恰恰组成一个勺子模样,岂不正应那北斗七星么?天枢、天璇、天机、天权对应的四座山峰形似斗勺,玉衡、开阳、摇光对应的山峰似柄似尾,柄是斗柄,尾是熊尾,既合北斗星又合大熊星。
那开阳星峰暗影处,似隐非隐还有两座形状较小的山峰,却和开阳阴阳双星之数。这处特殊之处名叫斗谷,并不是寻常人能够发现得了的,其中暗藏玄机。
谷底一片平坦,放眼望去不见得有多开阔,若真个身处其中又是个不见首尾,端是奇妙。
满谷的生机勃勃,灵草遍布,灵药遍地,灵禽漫天弥地,好一处仙境桃源。草地中央一个十三四岁的俊俏少年郎,双手枕在脑后,眯着眼,翘着二郎腿,正在享受着温煦阳光的抚慰。
也不知时间过得几许,那少年突然翻身而起,身形矫健灵活,只是双脚在地下轻轻一触,整个人已经踏踏实实地站了起来。
少年一遍踏步向右边的竹屋走去,一边嘴里喊道:“师傅,你起来了吗?这都什么时候了。”
看那神情似是颇为不满,也不知这其中究竟又有何故事。
原来这小小少年名叫刘启亮,今年刚刚十五岁,却是从小便跟着他师傅斗药仙玄云子生活在一起。
玄云子乃是一代高明修行者,隐居的斗谷也是宗门内的一处密地,寻常在外行走以斗药仙为人所知,在玄青大陆几乎是人尽皆知,可惜人人只知其是江湖中人,却不知其真正的身份乃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修道者。
自从玄云子收得刘启亮为徒之后,其在江湖中的形迹渐不为人所得,即便出去也是带着刘启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早已抛却了往日的身份。
现下的修道者自认高人一筹,凡俗人等在他们眼里不过一蝼蚁,何足道哉?是以,凡人界几乎再无修道者的身影,即使偶尔过来收徒,也是飘忽来去不为世人所知。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修真者与凡人是两类人,生活方式不同,却也反映了等级的划分,修真者的先天条件不是凡人可比的,自然就有高人一等的心态;另一方面,修真者,特别是初入门的低阶修真者若与凡人久居很容易迷失自我,失了修道的根基。
修真界就是修真者的集聚地,那里门派林立,然而,事有两面,脱离了凡人生活的修真者固然省了许多麻烦,却失去了红尘炼心筑基的机会,特别是丹道的兴起,更是使得绝大多说的修真者忽略了根基的焙炼。
一粒普通的丹药下去,直接的洗筋伐髓,长则二三年,短则十天半月就能进入心动甚至金丹期。却不知自上古以来灵药何其多也,为什么前辈修真偏偏还要把先天、筑基、辟谷心动加在修真的境界上呢?
暂且按下不表。
却说自从玄云子收了刘启亮为徒之后,要么带着他游山玩水,体悟天地自然之道,总是为刘启亮讲解细析个中奥妙,要么融入凡尘品味人间百态。刘启亮天生聪慧,年龄虽小但见得多,听得多,想得多,再加上岁月时长,渐渐也得了些许明悟,只不过这些终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悟的,体会虽有却不深刻。
玄云子除了将高深晦涩的道家玄理用简朴平凡的自然风景,人文地理,日月变换解析给刘启亮之外,闲暇时日里总是将一些修真界的故事给他的宝贝徒弟听。
特别是最近,玄云子说得都是一些上古的辛密,巫妖仙佛魔的故事听的刘启亮是热血沸腾,可惜玄云子将故事是分时间的。
而且,最近刘启亮的功法正处于关键时刻,每天的修炼更是不得放松,紧练慢练,每天都要七八次之多,早晨日晖升起,正午骄阳艳丽,傍晚红霞满天,子夜月辉皎洁,都是紧练,每次一个时辰,慢练每次都是跟在紧练之后,看似闲庭信步,实则体悟温养,故不得闲。
何况玄云子自己也有修行的时间,如此一来,刘启亮要听故事可得忙里抽闲了。
今日正午的修行结束,刘启亮就亟不可待的喊了起来。原来,玄云子突然间闲了下来,就在竹屋里假寐,这才有刘启亮先前的大喊大叫。
玄云子一直闭着的眼睛,微微一眯,旋即睁开,一道精亮光芒一闪而逝,笑呵呵的朝双脚刚跨过门槛的刘启亮轻喝道,“小崽子,叫的挺好听的吗,比得上百乐鸟的歌声了。”
刘启亮听到这句话,也不以为意,笑嘻嘻的回了一句“师傅,你这句话说得真有水平,童子音、少年喉可是这天下间最质朴、最纯净的声音了。”
“少贫嘴”玄云子笑骂了一句,同时招呼道,“来来,乖徒儿,坐我身边来”。
“是,师傅”刘启亮上前紧走几步,坐在玄云子躺椅旁的一个位子旁。
回头看了玄云子一眼,刘启亮欣喜道,“师傅,今儿个你准备给徒儿讲个什么故事呢”
伸手摸摸刘启亮的脑袋,玄云子轻叹一声,悠悠道“古语有言:顺成人,逆成仙。修真者的道路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一条荆棘坎坷,泣血悲凉的沧桑路,看似风光无限,岁月不侵,实在步步凶险,稍有不慎,便是个魂飞魄散的结局。”
刘启亮这些年来所经历的比起哪些凡间的老人犹有过之,亲眼所见的凄惨之事同样不在少数;平时听的玄云子所讲亦有悲壮苍凉的故事,然而却都没有玄云子这一句话带给他的震撼来的这么强烈。
这也许就是玄云子修道一生的感悟吧?!
像是缅怀,像是回忆,抑或是感慨吧,良久玄云子又是轻声一叹。
“师傅”,轻声喊了一声,刘启亮虽然心灵触动也很深,但他毕竟年纪还小,没有切身感受过世上的不如意,只在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很快反应过来。
玄云子豁然一笑,颇是欣慰,刘启亮留下的这粒种子,不但是对过去体悟的一种升华,更是今后修行的方向――体悟天心。
轻轻点了点头,玄云子笑道“小徒儿,难得你能体会得出为师的意思,好,今儿师傅就和你讲讲昊天大帝的故事。”
巫妖大战之后,两族两败俱伤,昊天应天命统摄天下,为三界至尊,自鸿钧以下皆当俯首听命。
然混元圣人为万劫不灭之体,身份尊贵,素有圣人之下皆蝼蚁之称,昊天以为自己乃鸿钧册封,视圣人于众生同,妄想颐指气使,岂不可笑?
可怜昊天反而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玩弄于股掌,气愤不过,竟是处心积虑想要报复反抗,终究落得个威严尽失,为天下群修之笑柄。
刘启亮听完后,沉默不语,暗想,“莫说是昊天大帝,换得谁来,骤然威临天下,得享至尊,哪有不踌躇满志,得意忘形的。”心中默叹,复想到“那巫妖的下场说白了还不是圣人的手笔,可怜昊天也实在是小人得志,竟以为有洪钧老祖撑腰就肆无忌惮起来,可悲,可怜!”
圣人万万劫不死不灭,别说昊天,纵使鸿钧老祖亦不过能稍做惩罚而已,昊天硬要以卵击石岂不是自讨苦吃?
退出竹屋,刘启亮一人又慢慢咀嚼思绪,因为他知道对普通人而言故事中包含的是智慧,在修真者而言,其中蕴含的却有道的信息。
阅读天筋大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