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奔雷仙境。
刘启亮关闭了洞口的石门,来到了里间的闭关室内。
挥手布下一层禁制,刘启亮盘膝坐下,默默地思量着。
和云裳文月莹自从共赴云雨之后,刘启亮就一直与他们在一起,通过一丝血脉的联系,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新生命的孕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胎儿经年的温润到新生命的降生,以及新生命的茁壮成长,刘启亮都一一的感悟着,那是一种欣慰,那是一种关爱,那是一种期待,那是一种感动,那是一首生命之乐章,那是一缕道之奥义。
刘启亮的境界在短短的四五年内,一直坚实迅猛的突破到了聚神(元婴)后期大圆满,触摸到了养神(出窍)的门槛,这固然得益于他五年来的用心感悟,但若没有金乌城的对生命“感动”的顿悟,那一晚对“天地之乐章”的“自然入道”,也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
而且,同样的境界不同的人领悟的也不同,也有优劣之分。比如,同样是三层楼,有的是残砖破瓦,有的是幽香古木,有的是钢筋水泥,有的金碧辉煌,有的高贵典雅,有的简单朴素。
刘启亮悟的到底是好是坏,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对于他所修炼的天筋神功,他所诠释的是最完美的,体悟的是最完整的,最细腻的,他的天筋神变只要再经过几番雕琢打磨很快就能赶上甚至超越他师父玄云子。
现在即使刘启亮一口气冲到聚神期也可以毫无阻碍,几乎不会留下什么瑕疵,不过,胎儿都有一个孕育的自然成熟的过程,只要有足够的能量,一样可以很快的迈入聚神期,刘启亮秉着道法自然的原则还是决定慢慢来的比较好。
在身周洒下数百颗晶石,刘启亮暗暗叹了口气,天筋神功固然神奇,可是这消耗的能量也实在是太多了,若是有个大门派还好说,这天玄门每一代总共就那么多人,每一脉就更少了,只有不到十人,修炼所需的资源还不得自己去辛苦的找寻。
虽说每一脉都很富裕,但那是相对来说的,按照这么修练下去,刘启亮都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穷的连颗灵石都用不起,更别说晶石了。
别看这数以百计的晶石大部分都是一品的,二品的很少,修真界的大门派,甚至中等门派不会在乎,可这近千块低品的晶石,一般的小门派还是会心疼的。再说刘启亮这也只是冲击灵识期,以后的修炼冲关就更是惊人了。
凝神守意,刘启亮全身心的运转天筋神功,渐渐地灵台一片空明。
刘启亮下丹田里,此刻正在接受来自于全身上下各处筋脉里真元的回注,就像是一条条小溪,一条条大江大河,沿着各自的渠道,回归大海的怀抱一样,是欢快的,是激动地,一路的勇往直前,高歌猛进。
终于,丹田由于源流的注入,水位迅猛的上涨,平静的海面不断地掀起一波波浪潮,圈起一个个浪头,溅起一朵朵浪花,声势庞大,宛如龙吟虎啸,在天地间不住的回荡缭绕,久久不绝,震人心神。
突然,从不知名的地方垂下一条直通下腹丹田的通道,顿时汹涌的海面平静了下来,与此同时,海水不断地通过那条垂下的通道,进入另一片新的天地,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刘启亮胸口檀中穴忽然涌进滚滚的精纯真元,真元进入檀中穴之后,就四处流动,似乎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新的环境。
直等到不再有真元流出,刘启亮才法诀一转,静静等待着新的变化出现。
时间悄悄地流逝,刘启亮中丹田的真元之海里,慢慢的升起一丝丝雾气,这些雾气色彩各异,只有发丝粗细,一指来长,一段段的从真元之海中脱离而出,并不断地在正中央汇聚,宛如一个火花不断流窜雷球,煞是好看。
这是分布在刘启亮身体周围的晶石纷纷激射出一道道流水浓雾般的灵气汇入他的身体,经筋脉炼化后,大部分分解成各种不同的属性隐入筋脉里,一部分被肌肉骨骼化成的小颗粒吸收,剩余的全都输送到中丹田的真元之海中,不断地补充着因凝聚丹田之海上方的圆球而消耗的真元。
圆球一刻不停的吸纳着来自下方丹田之海的能量补充壮大着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圆球越来越大,由弹珠大小涨至鹅蛋大小,在变成拳头大小,西瓜大小,脸盆大小,车轮大小,才停止了下来,直如早晨的东方,从大海中徐徐的升起的一轮红日,光芒充斥,弥天席地,眩人眼目。
刘启亮终于正式的进入了灵识期,不过这才刚刚突破,还需继续巩固,一旦车轮大的圆球完全稳定下来,就算完全的巩固灵识初期的境界,以后圆球每缩小一分,刘启亮就会进步一分,等哪天圆球缩小到弹珠大小,就是刘启亮进入聚神期之时。
刘启亮的灵识期和其他修真者的金丹期有很大的不同。
金丹期的修真者是将液态的真元凝固成固体,然后慢慢温养孕育元婴;刘启亮的灵识期形成的大圆球真元全都以一小段一小段的丝线状态存在,虽是圆形,却不是圆,就算最后圆球缩小到弹珠大小,也是一样。如果能拿出来用放大的装置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球形的内部全都是由一根根纤细的短小彩色丝线。
金丹期的修真者金丹周围环绕的是火焰状的真元,又称为丹火;刘启亮的灵识期,丹田中央的圆球周围同样能产生类似丹火的火焰,不过威力却要超出一筹,足以媲美其他元婴期修真者的三昧真火了。
这样一来,刘启亮以后炼丹就无需再借助阵法,直接用丹火就可以了,不过,丹火一般不能持久,特别是修为越低,维持的时间越短,因此,炼丹师很少直接用自己的体内火焰炼丹的,炼器也是一样,都会借助器鼎之力。
这也不是说一定要借助外物,直接用体内的真火也行,只是那样消耗的真元也会很大,不如借力来的轻松。
日升月沉,朝暮更替,十五年快如流水,眨眼而逝。
刘启亮中丹田里的圆球大大缩小了一圈,只有脸盆大小了,这也意味着刘启亮快要到灵识中期了。
刘启亮站起身,看了看化为了一堆粉尘的晶石碎屑,张手一吸,粉尘聚成一团漂浮在眼前,接着刘启亮掌心冒出一捧火焰,火焰初时只有拳头大小,被刘启亮轻轻一抛之后迅速化为一大团,将眼前的粉尘包裹焚烧殆尽。
随着细微的一声爆裂响,眼前粉尘火焰全都消散一空。
满意一笑,刘启亮跨步而出。
轰隆隆一声响后,奔雷仙境的面目再次展现在刘启亮眼前,不过还没等他好好欣赏一番眼前的美景,就被一声清脆的叫声惊醒。
“爹爹!爹爹!你终于出来了!”远处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少年,一边快步走来,一边脆生喊叫,正是刘启亮十五年没见的儿子刘立。后面跟着的是女儿刘彤,侄儿刘旭,侄女刘婷,以及文月莹云裳伍媚黄壤四人,却不见其他人。
心中念头一转,刘启亮就知道恐怕外面已经乱了起来,长辈们怕这些小儿辈在外面出什么意外,这才让他们各自的母亲陪着到内院来了。不过,也由此可知,外面确实乱的厉害,否则也不会连自己家的外院也待不了了。
刘启亮还不至于太担心外面的形势,刘家作为悠久的八大家族之一又岂是好相与的,无论是谁想要为难刘家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眼看着儿子已经来到了近前,刘启亮温和的摸摸他的头,微笑道,“立儿可是长大了,这些年想不想爹爹啊。”
“嗯,想,不但孩儿想爹爹,妹妹也想,妈妈和二娘也想。”刘立在刘启亮这位父亲面前完全是一副孩童心思。
刘启亮迎上走过来的众人,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女儿,当先向洞内的大厅走去,外边可不是说话的地方。
何况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得清的,还是坐下慢慢的说,才能说得清楚明白。
坐在大厅里,众人先是相互说了些问候的话,刘启亮也问了子侄几人的修炼情况,都还不错,十几年时间四个小家伙都是先天三品的修为了,在玄青大陆绝对可算是神速了。
刘启亮灵识扫了一下,发觉云裳等人都在先天六品,进步也很大,问了问,知道这些年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大的进步,或许是因为外面的形势所迫,有了压力,这修炼也有动力,刘启亮的母亲,炼骨四品;父亲,炼骨大圆满了,出乎了刘启亮的意料;奶奶,炼魄五品;爷爷也是高歌猛进,也于三年前进入了炼魄大圆满。
接下来刘启亮才问外面的形势如何了,没想到这一问却与他所料的大相径庭。
阅读天筋大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